查看“Β受体激动药(药理学)”的源代码
←
Β受体激动药(药理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不允许您执行您所请求的操作。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第四节 β受体激动药=== 一、β1,β2受体激动药异丙肾上腺素 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是人工合成品,化学结构是去甲肾上腺素氨基上的一个氢原子被异丙基所取代。是经典的β<sub>1</sub><sub>,</sub>β<sub>2</sub>受体激动剂。 ==体内过程== 口服易在肠粘膜与硫酸结合而失效,气雾剂吸入给药,吸收较快。舌下含药因能舒张局部血管,少量可从粘膜下的舌下静脉丛迅速吸收。吸收后主要在肝及其它组织中被COMT所代谢。异丙肾上腺素较少被MAO代谢,也较少被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所摄取,因此其作用维持时间较肾上腺素略长。 ==药理作用== 对β受体有很强的激动作用,对β<sub>1</sub>和β<sub>2</sub>受体选择性很低。 1.对心脏的作用 具典型的β<sub>1</sub>受体激动作用,表现为正性肌力和正性缩率作用,缩短收缩期和舒张期。与肾上腺素比较,异丙肾上腺素加快心率、加速传导的作用较强,对窦房结有显著兴奋作用,也能引起心律失常,但较少产生心室颤动。 2.对血管和血压的影响对血管有舒张作用,主要是使骨骼肌血管舒张(激动β<sub>2</sub>受体),对肾血管和肠系膜血管舒张作用较弱,对冠状血管也有舒张作用。当静脉滴注每分钟2~10μg,由于心脏兴奋和外周血管舒张,使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略下降(图10-2),此时冠脉流量增加;但如静脉注射给药,则可引起舒张压明显下降,降低了冠状血管的灌注压,冠脉有效血管流量不增加。 3. 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激动β<sub>2</sub>受体,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比肾上腺素略强,也具有抑制组胺等过敏性物质释放的作用。但对支气管粘膜的血管无收缩作用,故消除粘膜水肿的作用不如肾上腺素。久用可产生耐受性。 4. 其他 能增加组织的耗氧量.与肾上腺素比较,其升高血中游离脂肪酸作用相似,而升高血糖作用较弱。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中枢兴奋作用微弱。 ==临床应用== 1.支气管哮喘舌下或喷雾给药,用于控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快而强。 2.房室传导阻滞治疗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采用舌下含药,或静脉滴注给药。 3.心脏骤停适用于心室自身节律缓慢,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或窦房结功能衰竭而并发的心脏骤停,常与去甲肾上腺素或间羟胺合用作心室内注射。 ==不良反应== 常见的是心悸、头晕。用药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心率。在支气管哮喘病人,已具缺氧状态,加以用气雾剂剂量不易掌握,如剂量过大,可致心肌耗氧量增加,易引起心律失常,甚至产生危险的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禁用于冠心病、心肌炎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二、β1受体激动药多巴酚丁胺 临床应用的多巴酚丁胺(dobutamine)是含有右旋多巴酚丁胺和左旋多巴酚丁胺的消旋体。前者阻断α<sub>1</sub>受体,后者激动α<sub>1</sub>受体。两者都激动β受体,但前者激动β受体作用为后者的10倍,消旋多巴酚丁胺的作用是两者的综合表现。由于其对β<sub>1</sub>受体激动作用强于β<sub>2</sub>受体,故此药属于β<sub>1</sub>受体激动药。与异丙肾上腺素比较,本品的正性肌力作用比正性频率作用显着。这可能由于外周阻力变化不大和心脏α<sub>1</sub>受体激动时正性肌力作用的参与。而外周阻力的稳定又可能是因为α<sub>1</sub>受体介导的血管收缩作用与β<sub>2</sub>受体介导的血管舒张作用相抵消所致。 静脉滴注短期治疗心脏手术后或心肌梗塞并发心力衰竭,可增加心输出量。连续应用可产生快速耐受性。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者禁用。 β<sub>2</sub>受体激动药主要用于哮喘的治疗,见第三十章。
返回至
Β受体激动药(药理学)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创建账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捐赠
帮助
项目
完善计划(进行中)
黄帝内经(进行)
新安医学(进行)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