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珍言录·内科·温病”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医百科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创建页面,内容为“ ==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清•吴鞠通《温病条辨•卷首•原病篇》) '''解释'''...”)
(没有差异)

2015年6月4日 (四) 23:42的版本

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清•吴鞠通《温病条辨•卷首•原病篇》)

解释 此语系释热病脉尚躁盛,而不得汗致成危证的救治。盖热病阳盛必耗阴津,津液为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故津液亏耗太甚,生机就会衰竭。今热病津液为阳热所伤,津液伤则阳热愈盛。故治热病,需时刻注意津液之存亡。津液未竭,则生机不息,此即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理的真谛所在。但留津液必须得法。若热病之初,可用泄热以护阴;中期实邪内结,可用通下以存阴;若遇阳盛阴伤而不得汗者,便不可用下,但亦不可以径用汗法,惟宜大剂三鲜饮(鲜生地、鲜石斛、鲜沙参)之属滋阴养液,或稍加豆豉以养阴透表,以助胜邪之本,往往可挽垂危于生死之间。

治感证大法,总以始终照管胃中津液为第一奥旨。

治感证大法,总以始终照管胃中津液为第一奥旨。(《医宗己任编》董废翁《西塘感证•下》)

解释 “感证”常统言伤寒、温病。治外感者首当解表,此何以言“总以始终照管胃中津液为第一奥旨”?盖解表乃祛邪外出质法,而照管津液则为发汗达邪的前提条件。温热病津液易伤,存津液为当然之法,而伤寒至化热时,治当与温病同法。尤其至后期更须顾及津液。此因津液为汗之源泉,而汗乃导邪外出之机。董氏对此又作了补充说:“凡风寒所感,邪郁于内,非汗不足以解。原汗乃胃中津液也。故伤寒书中最紧要关头,在存津液三字。至热郁于内,则津液亡矣,何以能助其汗乎?”细味此语,可悟其所谓第一奥旨之意矣。

温病调理,总以甘凉养胃,清撤余邪。

温病调理,总以甘凉养胃,清撤余邪。(清•王旭高《医学刍言•第六章》)

解释 “温病调理”,是指温病后期的调治。盖温病后期,大邪已去,而正气未复,故调治之法,需扶正为重,稍佐祛邪,以期扶正不致恋邪,祛邪又不伤正。然温病之调理,仍当顾及温病之特点。虽为余邪其性仍热,故药宜甘凉以清养胃阴,胃阴复则食欲增,食欲增则正复可待。祛余邪则忌用苦寒,以苦寒有伤胃之弊。若胃气有伤则正复无由。故王氏对“甘凉养胃、清撤余邪”提出用豆卷、川贝、茯苓、扁豆、丹皮、谷芽、橘皮等,既不留邪,又能开胃,深得清灵之妙。

肥人湿多,即病暑者多;瘦人火多,既病热者多。

肥人湿多,即病暑者多;瘦人火多,既病热者多。(清•喻嘉言《医门法律•热湿暑三气门》)

解释 肥人素体多湿盛,暑邪又多挟湿,暑湿之邪郁蒸,不易表散,故病暑者多;瘦人素质多阴津不足,又为多火之躯,易与暑热之气相得,故成热病者多。由此可见,对暑、热病的辩证,辩别体质亦是重要的一环。

伤寒多急下存阴,温病多甘寒养液。

伤寒多急下存阴,温病多甘寒养液。(现代•《岳美中论医集•辩证论治实质探讨(三)》)

解释 不论伤寒、温病,皆须保养津液,但保养之法却有不同。盖伤寒感受寒邪,数日后方可化热,故伤津较缓;温病为温热病毒所伤,最易耗伤津液。伤寒化热多在阳明,若热结肠腑,可用承气通腑急下以存阴;温病之津液不足,惟有甘寒养液,方能补已亡之津。其中虚实之机,不可不察。所以岳氏又说:“存阴是在阳盛的情况下所施,而养液乃在阴亏的情况下面设。”

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故湿热之邪始虽外受,终归脾胃也。

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故湿热之邪始虽外受,终归脾胃也。(清•章虚谷《医门棒喝•二集第七册》)

解释 此语源出《湿热病篇》第一条注释中。旨在揭示湿热病之所以好犯脾胃之由。湿热之邪感人,初起虽在表,但旋即传入脾胃,从此缠绵而难解。所以从湿热病全局上看,脾胃乃其病变之重心。故薛氏自注曰:“湿热证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湿热病之在脾胃,乃该病正局的病变所在,故对正局时之治疗,不要不离清热芳化,在表时当用宣散;若至后期传变则又当随虚实而调之。

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

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清•薛生白《湿热病篇》)

解释 此语分析湿热病有湿重和热重之原理,概言之,实由病人素质所决定。正如章虚谷说:“人身阳气旺即随火化而归阳明,阳气虚则随湿化而归太阴也。”章氏所言“阳气”即薛氏所言之中气。故病在阳明,多属热重于湿;病在太阴,多属湿重于热。治疗上就应辨明湿热之孰轻孰重而分别治之。

暑热伤气,益气而暑自消;暑热伤阴,益阴而暑自退。

暑热伤气,益气而暑自消;暑热伤阴,益阴而暑自退。(清•程杏轩《医述》卷五引《会心录》)

解释 暑热之邪最易耗气伤阴,但素体气阴不足者,又易受暑热之邪而致病。故感暑热之邪者,必伤气阴。而未受暑热之邪时,若能补益气阴,则可起预防暑热之邪侵袭之作用。因此治疗暑病,清暑固为必用,然益气养阴之品亦不可缺。盖气阴充足,可以增强抗暑耐热之力,即不易复为暑热所伤,故曰益气而暑自消,益阴而暑自退。此外,更启示了暑病的预防。若索质气阴不足者,暑季将临之先,适当给予补益气阴,是亦未雨绸缪之计。

暑证不分表里,一味清内,得寒凉而解,苦酸而收,不必用下。

暑证不分表里,一味清内,得寒凉而解,苦酸而收,不必用下。(清•张凤逵《伤暑全书•古今名医暑证汇论》)

解释 此语指出暑证总的治疗原则,一是寒凉清解,一是苦酸收敛。盖受暑热之邪所伤者,元气阴津势必耗散,故治之者先清暑邪,俾邪去而正安,故曰一清内。治以苦酸收敛者,既防津气外失,又能滋生阴津,始克全功。因暑热乃无形之邪,多无里实,故不必用下,若误下则徒使津气更伤。

治伏温病,当步步顾其阴液。

治伏温病,当步步顾其阴液。(清•柳宝诒《温热逢源•伏温从少阴初发证治》)

解释 所谓伏温,即经言“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病。此证由寒邪久伏少阴之中,渐次化热,消烁阴液,每至春阳发生时乘机外发而为温病,故伏温病起于内,初起即有阴液损伤。故治伏温病,切不可因在初期而忽视顾其阴液,应自始至终,步步留心为要。但阴液如何顾护,亦不可只知养阴一法,须在每一治疗步骤中留心。正如夏应堂氏所云:“解表慎用辛温、化湿慎用刚燥、清热慎用苦寒、养阴慎用滋腻,所谓刻刻顾其津液是也。”(《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

斑疹虽忌升提,亦畏内陷。

斑疹虽忌升提,亦畏内陷。(清•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焦篇》)

解释 斑疹为温病热入血分邪入血络的一个主证,治宜清宣凉解,故忌升提。若用柴胡、升麻辛温之品,直升少阳,则热血上壅,元气下竭,使人衄血,甚或昏厥,或呛咳,或昏痉。然亦有斑疹外出不快,而有阳明证内壅特甚,吴氏主以谓胃承气微和之,得通则已。并告诫医者,切不可因有阳明证而用大承气之大泄,大泄则内陷不出,故曰亦畏内陷。

湿与热和,热处湿中,湿居热外,必饮热汤而湿乃开,胸中乃快,与阴寒假热不同。

湿与热和,热处湿中,湿居热外,必饮热汤而湿乃开,胸中乃快,与阴寒假热不同。(清•王旭高《王旭高医案•温邪门胡案》)

解释 湿热病常有口渴得热饮之症,不可因其热饮而误认为寒。盖湿温虽属温病,但其中湿邪又为阴邪,其性粘滞,易于阻闭气机,而热邪亦蒙蔽其内,不易外达。若得热汤,则湿阻暂开,蕴热稍滞,胸中稍畅,故病人喜焉。明此湿热交混之理,宁可做错杂看,而不可做真假论。治之以开通之法,湿化则热泄。正如陈光淞云:“热处湿中,湿蕴热外,湿热交混,遂成蒙蔽,斯时不开,则热无由达。”(《温热论笺正》)

治疫之法,总以“毒”字为提纲。

治疫之法,总以“毒”字为提纲。(清•唐大烈《吴医汇讲》)

解释 疫疠乃感受“怡毒”所致,虽有类六淫症候,但由怡毒形成,故其病机之本不离于“毒”,治“毒”实是治本之计,前任有“怡皆火毒”之说,治疗时大多用清火(热)解读之法。《医述》卷五云:“试观古今治怡之方,何莫莫以解毒为主。”并指出吴又可之专用大黄,张璐玉之酷喜人中黄及童便、葱、豉,叶天士之银花、金汁必通用犀角、黄连、生甘草等味,皆为解毒而设。

白喉以治喉为主,丹痧以透痧为要。

白喉以治喉为主,丹痧以透痧为要。(近代•夏应堂,见《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

解释 丹痧又名烂喉痧,有咽喉腐烂之症,味者常与白喉混淆,盖白喉虽由疫毒时邪所感,乃燥邪伤阴,故有白喉忌表之论,治以养阴清肺汤。报i后之愈,常以白膜脱尽为标志。丹痧虽亦有喉症,然其本乃是外感怡毒火邪,最惧邪毒内陷。故治丹痧,关键在于透发。正如夏氏所说:“治丹痧以透发为主,虽有烂喉,亦当清透,痧得透则邪能外达,邪达则热清,热清则喉症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