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珍言录·内科·癃闭、淋证”的版本间的差异
52166tangao(讨论 | 贡献) |
52166tangao(讨论 | 贡献) 小 (52166tangao移动页面名医珍言录/内科/癃闭、淋证至名医珍言录·内科·癃闭、淋证) |
(没有差异)
|
2015年7月19日 (日) 08:53的版本
诸淋皆属于热,虽有冷淋,盖千百中之一二也。
诸淋皆属于热,虽有冷淋,盖千百中之一二也。(明·楼英《医学纲目》)
解释 淋者,便溺时滴沥涩痛之谓,历来有热淋、气淋、膏淋、石淋,冷淋,虚淋之分。分类虽多,但其原因不外阴阳乖舛,清浊相干,或膀胱蓄热,水道瘀塞,故曰“皆属于热”。治疗总以清热通利为大法,不可乱投补涩。冷淋必先寒战,小便涩数,窍中肿痛,多由肾虚所致,宜金匮肾气丸,肉苁蓉丸等。冷淋临床不多见。
治淋之法,有通有塞,要当分别。有瘀血积塞住溺管者,宜先通;无瘀积而虚滑者,宜峻补。
治淋之法,有通有塞,要当分别。有瘀血积塞住溺管者,宜先通;无瘀积而虚滑者,宜峻补。(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卷三·淋浊门》徐灵胎评语)
解释 此言淋之治不外通、塞两法。实者宜通,如瘀血塞住溺管,湿热阻于下焦等,叶案中用韭白汁、酒制大黄、生白牵牛子、当归须、桂枝、桃仁、小茴香,怀牛膝、麝香等。徐灵胎谓“此治瘀血为淋之方”。虚者宜塞,多责之肾亏,治宜峻补,叶氏每用鹿茸、菟丝子、补骨脂、韭菜子、覆盆子、胡桃肉、枸杞子、青囊斑龙丸等。可作参考。
淋浊之证,时医好用渗利,殊不知淋浊久不愈者,多属阳虚,而渗利在所当忌。
淋浊之证,时医好用渗利,殊不知淋浊久不愈者,多属阳虚,而渗利在所当忌。(明·孙一奎《赤水玄珠》)
解释 淋浊之证,每责之湿热,故湿热未清,可用清热利湿之剂,而时医不分久暂,但见淋证多用渗利则谬矣。因淋久者每多阳虚,若再用渗利则阳气更伤,故在所当忌讳。
治当审其小便痛与不痛,若小便将行而痛者,气之滞也;行后而痛者,气之陷也。
治当审其小便痛与不痛,若小便将行而痛者,气之滞也;行后而痛者,气之陷也。(明·孙一奎《赤水玄珠》)
解释 淋证有气滞、气虚之分,辩证关键在于辨小便前后之疼痛,若小便欲解而脐下胀痛者,为气滞,并可见脉弦舌瘦苔薄等,治宜选四逆散、丹栀逍遥散之类。若小便后脐下隐痛或尿道涩痛者,则多为气虚,可伴有头晕气短、畏风自汗、或有脱肛,舌嫩胖替,可选补中益气汤。
盖水道之血宜利,精道之血不宜利;涩痛不通者宜利,血滑不痛者不宜利也。
盖水道之血宜利,精道之血不宜利;涩痛不通者宜利,血滑不痛者不宜利也。(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卷三十·血证》)
解释 前从血的来路分,凡尿血者总兼挟瘀血,故宜利;而血精者多责之虚,不可用渗利之品。后从症状辨,涩痛者有湿火瘀热,宜利;不痛者属虚,不宜利。
由精而为浊者,其动在心、肾;由溺而为浊者,其病在膀胱、肝、脾。
由精而为浊者,其动在心、肾;由溺而为浊者,其病在膀胱、肝、脾。(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卷二十九·淋浊》)
解释 由精为浊者,多由心肾不交,相火内扰,败精外溢所致,治宜加味清心饮;由溺而为浊者,多为脾气下溜,水谷不化精微而为湿热,久留膀胱所致,治宜萆薢分清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