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人体解剖学)”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医百科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用户名被删除)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
===第三节 呼吸系统===
  
 +
呼吸系统respiratorysystem是执行机体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由呼吸道和肺二部分组成(图2-28)。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临床上将鼻腔、咽、喉叫上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叫下呼吸道,呼吸道的壁内有骨或软骨支持以保证气流的畅通。肺主要由支气管反复分支及其末端形成的肺泡共同构成,气体进入肺泡内,在此与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内的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进入毛细血管,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组织,供给各器官氧化过程的所需,各器官组织产生的代谢产物,如CO2再经过血液循环运送到肺,然后经呼吸道呼出体外。
 +
 +
[[文件:rentijiepouxue045.gif]]
 +
 +
图2-28 呼吸系统全貌
 +
 +
 +
 +
一、鼻
 +
 +
鼻nose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能净化吸入的空气并调节其温度和湿度,它也是嗅觉器官,还可辅助发音。鼻包括外鼻、鼻腔和鼻旁窦三部分。
 +
 +
1.外鼻
 +
 +
外鼻是指突出于面部的部分,由骨和软骨为支架(图2-29),外面覆以皮肤构成。上端较窄,位于两眼之间叫鼻根,下端高突的部分叫鼻尖,中央的隆起部叫鼻背,鼻尖两侧向外方膨隆的部分叫鼻翼。
 +
 +
鼻尖和鼻翼处的皮肤较厚,富含皮脂腺和汗腺,与深部皮下组织和软骨膜连接紧密,容易发生疖肿,故发炎时,局部肿胀压迫神经末梢,可引起较剧烈疼痛。
 +
 +
2.鼻腔
 +
 +
鼻腔nasal cavity以骨性鼻腔和软骨为基础,表面衬以粘膜和皮肤而构成。鼻腔由鼻中隔分为左、右两腔,前方经鼻孔通外界,后方经鼻后孔通咽腔。每侧鼻腔可分为鼻前庭和固有鼻腔两个部分。
 +
 +
鼻前庭是指由鼻翼所围成的扩大的空间,内面衬以皮肤,生有鼻毛,有滞留吸入尘埃的作用,此外皮肤与软骨膜紧密相贴,所以发生疖肿时,疼痛甚剧。
 +
 +
[[文件:rentijiepouxue046.gif]]
 +
 +
图2-29 外鼻软骨
 +
 +
固有鼻腔是指鼻前庭以后的部分,后借鼻后孔通咽,其形态与骨性鼻腔基本一致,由骨和软骨覆以粘膜而成。每侧鼻腔有上、下、内、外四个壁。上壁(顶)较狭窄,与颅前窝相邻,由鼻骨、额骨、筛骨筛板和蝶骨构成,筛板的筛孔有嗅神经穿过,下壁(底)即口腔顶,由硬腭构成。内侧壁为鼻中隔,由骨性鼻中隔和鼻中隔软骨共同构成,鼻中隔多偏向一侧,偏向左侧者多见。在鼻中隔前下部的粘膜内有丰富的血管吻合丛,约90%的鼻出血(鼻衄)发生于此,临床上叫易出血区。外侧壁(图2-30)上有三个突出的鼻甲,由上而下依次叫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各鼻甲下方的间隙分别叫上鼻道、中鼻道和下鼻道。上鼻甲的后上方的凹窝叫蝶筛隐窝。各鼻甲与鼻中隔之间的间隙叫总鼻道。切除中鼻甲后,在中鼻道中部可见一个凹向上的弧形裂隙叫半月裂孔,裂孔上方的圆枕形隆起叫筛泡。在中、上鼻道和蝶筛隐窝有鼻旁窦开口,下鼻道有鼻泪管开口。
 +
 +
[[文件:rentijiepouxue047.gif]]
 +
 +
图2-30 鼻腔外侧壁(鼻甲切除)
 +
 +
固有鼻腔粘膜按其性质可分为嗅部和呼吸部。嗅部粘膜覆于上鼻甲以上及其相对的鼻中隔部分,呈淡黄色或苍白色,内含嗅细胞,能感受气味的刺激。其余部分覆以粉红色的呼吸部粘膜,粘膜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和粘液腺,上皮有纤毛,可净化空气并提高吸入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
 +
3.鼻旁窦
 +
 +
鼻旁窦由骨性鼻旁窦表面衬以粘膜构成,鼻旁窦粘膜通过各窦开口与鼻腔粘膜相续。鼻旁窦对发音有共鸣作用,也能协助调节吸入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由于鼻腔和鼻旁窦的粘膜相延续,鼻腔炎症可引起鼻旁窦发炎。
 +
 +
四对鼻旁窦中上颌窦最大,位于上颌骨体内,上壁是眶下壁,较薄,当上颌窦炎或肿瘤时,常可破坏骨质侵入眶内;下壁邻近上颌磨牙,紧邻骨质菲薄的牙根,故牙根感染常波及上颌窦;前壁在眶下孔下方处较薄,进行上颌窦手术时即由此处凿开;内侧壁为鼻腔外侧壁,邻近中、下鼻道,在下鼻道前上部骨质较薄,上颌窦穿刺即由此处刺入。上颌窦开口于半月裂孔的后部,由于开口位置较高,所以上颌窦发炎化脓时引流不畅,易造成窦内积脓。额窦开口于半月裂孔前端。筛窦开口于中鼻道和上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
 +
 +
 +
 +
二、喉
 +
 +
喉larynx是呼吸道,也是发声器官,位于颈前部,相当于第4-6颈椎体范围。女性略高于男性、小儿略高于成人。上方以韧带和肌肉系于舌骨,下方续于气管,故吞咽时喉可向上移动。前面覆以皮肤、颈筋膜和舌骨下肌群。后方与咽紧密相连,其后壁即喉咽腔前壁。两侧有颈部血管、神经和甲状腺侧叶。
 +
 +
由于发声机能的分化,喉的结构比较复杂,它是以软骨支架为基础(图2-31),贴附肌肉,内面衬以粘膜构成的。(详细结构见后述)。软骨支架围成喉腔,向上经喉口与咽相通,向下与气管内腔相续。喉腔的中部,有上、下二对自外侧壁突入腔内的粘膜皱襞,下面的一对叫声襞(声带),两侧声襞之间的窄隙叫声门裂,当两侧声襞并拢,由于气流冲击引起声襞振动而发声。
 +
 +
[[文件:rentijiepouxue048.gif]]
 +
 +
图2-31 喉的软骨支架及连接
 +
 +
 +
 +
三、气管和支气管
 +
 +
气管trachea和支气管bronchi均以软骨、肌肉、结缔组织和粘膜构成。软骨为“C”字形的软骨环,缺口向后,各软骨环以韧带连接起来,环后方缺口处由平滑肌和致密结缔组织连接,保持了持续张开状态。管腔衬以粘膜,表面覆盖纤毛上皮,粘膜分泌的粘液可粘附吸入空气中的灰尘颗粒,纤毛不断向咽部摆动将粘液与灰尘排出,以净化吸入的气体。
 +
 +
气管上端平第6颈椎体下缘与喉相连,向下至胸骨角平面分为左、右支气管为止,成人全长约10-13厘米,含15-20个软骨环。分杈处叫气管杈。根据行程,气管可分为颈、胸两段,颈段较浅表,在胸骨颈静脉切迹上方可以摸到。
 +
 +
左、右支气管从气管分出后,斜向下外方进入肺门。两支气管之间的夹角约为65°—85°。左支气管细而长,比较倾斜;右支气管短而粗,较为陡直。因而异物易落入右支气管。
 +
 +
 +
 +
四、肺
 +
 +
肺lungs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位于胸腔内纵隔的两侧,左右各一。
 +
 +
肺上端钝圆叫肺尖,向上经胸廓上口突入颈根部,底位于膈上面,对向肋和肋间隙的面叫肋面,朝向纵隔的面叫内侧面,该面中央的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出入处叫肺门,这些出入肺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在一起叫肺根。左肺由斜裂分为上、下二个肺叶,右肺除斜裂外,还有一水平裂将其分为上、中、下三个肺叶。
 +
 +
肺是以支气管反复分支形成的支气管树为基础构成的。左、右支气管在肺门分成第二级支气管,第二级支气管及其分支所辖的范围构成一个肺叶,每支第二级支气管又分出第三级支气管,每支第三级支气管及其分支所辖的范围构成一个肺段(图2-33),支气管在肺内反复分支可达23-25级,最后形成肺泡(图2-32)。支气管各级分支之间以及肺泡之间都由结缔组织性的间质所填充,血管、淋巴管、神经等随支气管的分支分布在结缔组织内。肺泡之间的间质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是血液和肺泡内气体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肺表面覆被一层光滑的浆膜,即胸膜脏层。
 +
 +
[[文件:rentijiepouxue049.gif]]
 +
 +
图2-32 肺泡模式图
 +
 +
 +
 +
<table><tr><td>[[文件:rentijiepouxue050.gif]] </td><td>[[文件:rentijiepouxue051.gif]] </td><td rowspan="2">(一)右肺
 +
 +
1、尖段支气管
 +
 +
2、后段支气管
 +
 +
3、前段支气管
 +
 +
4、外段支气管
 +
 +
5、内段支气管
 +
 +
6、尖(上)段支气管
 +
 +
7、内侧底段支气管
 +
 +
8、前底段支气管
 +
 +
9、外侧底段支气管
 +
 +
10、后底段支气管</td><td rowspan="2">(二)左肺
 +
 +
1、尖后段支气管
 +
 +
2、尖后段支气管
 +
 +
3、前段支气管
 +
 +
4、上舌段支气管
 +
 +
5、下舌段支气管
 +
 +
6、尖(上)段支气管
 +
 +
7、内前底段支气管
 +
 +
8、内前底段支气管
 +
 +
9、外侧底段支气管
 +
 +
10、后底底段支气管/</td></tr><tr><td>[[文件:rentijiepouxue052.gif]] </td><td>[[文件:rentijiepouxue053.gif]] </td></tr><tr><td colspan="4">图2-33 肺段模式图</td></tr></table>
 +
 +
胎儿降生前,肺无呼吸功能,构造致密,比重大于1(1.045-1.056),入水则下沉。降生后开始呼吸,肺泡内充满空气,呈海绵状,比重小于1(0.345-0.746),故可浮于水中。法医常利用这一点,鉴定胎儿死亡的时间。
 +
 +
肺有二套血管系统:一套是循环于心和肺之间的肺动脉和肺静脉,属肺的机能性血管。肺动脉从右心室发出伴支气管入肺,随支气管反复分支,最后形成毛细血管网包绕在肺泡周围,之后逐渐汇集成肺静脉,流回左心房。另一套是营养性血管叫支气管动、静脉,发自胸主动脉,攀附于支气管壁,随支气管分支而分布,营养肺内支气管的壁、肺血管壁和脏胸膜。
 +
 +
 +
 +
五、胸膜
 +
 +
胸膜是一层光滑的浆膜(图2-34),分别覆被于左、右肺的表面、胸廓内表面、膈上面和纵隔外侧面,贴在肺表面的胸膜叫脏胸膜,贴在胸廓内表面,膈上面和纵隔外侧面的胸膜叫壁胸膜,脏胸膜和壁胸膜在肺根处互相延续,形成左、右侧两个完全封闭的胸膜腔。腔内含少量浆液,其内压低于大气压(负压),由于腔内负压和浆液吸附,使腔、壁胸膜紧紧贴在一起,实际上胸膜腔只是一个潜在性腔。呼吸时,随着胸腔容积的变化,肺容积也在不断改变,从而完成肺和外界的气体交换。外界气体一旦进入胸膜腔(气胸)使脏、壁胸膜分开,则影响呼吸。
 +
 +
[[文件:rentijiepouxue054.gif]]
 +
 +
图2-34 胸膜和胸膜腔示意图

2015年4月19日 (日) 19:42的最新版本

第三节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respiratorysystem是执行机体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由呼吸道和肺二部分组成(图2-28)。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临床上将鼻腔、咽、喉叫上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叫下呼吸道,呼吸道的壁内有骨或软骨支持以保证气流的畅通。肺主要由支气管反复分支及其末端形成的肺泡共同构成,气体进入肺泡内,在此与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内的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进入毛细血管,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组织,供给各器官氧化过程的所需,各器官组织产生的代谢产物,如CO2再经过血液循环运送到肺,然后经呼吸道呼出体外。

文件:Rentijiepouxue045.gif

图2-28 呼吸系统全貌


一、鼻

鼻nose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能净化吸入的空气并调节其温度和湿度,它也是嗅觉器官,还可辅助发音。鼻包括外鼻、鼻腔和鼻旁窦三部分。

1.外鼻

外鼻是指突出于面部的部分,由骨和软骨为支架(图2-29),外面覆以皮肤构成。上端较窄,位于两眼之间叫鼻根,下端高突的部分叫鼻尖,中央的隆起部叫鼻背,鼻尖两侧向外方膨隆的部分叫鼻翼。

鼻尖和鼻翼处的皮肤较厚,富含皮脂腺和汗腺,与深部皮下组织和软骨膜连接紧密,容易发生疖肿,故发炎时,局部肿胀压迫神经末梢,可引起较剧烈疼痛。

2.鼻腔

鼻腔nasal cavity以骨性鼻腔和软骨为基础,表面衬以粘膜和皮肤而构成。鼻腔由鼻中隔分为左、右两腔,前方经鼻孔通外界,后方经鼻后孔通咽腔。每侧鼻腔可分为鼻前庭和固有鼻腔两个部分。

鼻前庭是指由鼻翼所围成的扩大的空间,内面衬以皮肤,生有鼻毛,有滞留吸入尘埃的作用,此外皮肤与软骨膜紧密相贴,所以发生疖肿时,疼痛甚剧。

文件:Rentijiepouxue046.gif

图2-29 外鼻软骨

固有鼻腔是指鼻前庭以后的部分,后借鼻后孔通咽,其形态与骨性鼻腔基本一致,由骨和软骨覆以粘膜而成。每侧鼻腔有上、下、内、外四个壁。上壁(顶)较狭窄,与颅前窝相邻,由鼻骨、额骨、筛骨筛板和蝶骨构成,筛板的筛孔有嗅神经穿过,下壁(底)即口腔顶,由硬腭构成。内侧壁为鼻中隔,由骨性鼻中隔和鼻中隔软骨共同构成,鼻中隔多偏向一侧,偏向左侧者多见。在鼻中隔前下部的粘膜内有丰富的血管吻合丛,约90%的鼻出血(鼻衄)发生于此,临床上叫易出血区。外侧壁(图2-30)上有三个突出的鼻甲,由上而下依次叫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各鼻甲下方的间隙分别叫上鼻道、中鼻道和下鼻道。上鼻甲的后上方的凹窝叫蝶筛隐窝。各鼻甲与鼻中隔之间的间隙叫总鼻道。切除中鼻甲后,在中鼻道中部可见一个凹向上的弧形裂隙叫半月裂孔,裂孔上方的圆枕形隆起叫筛泡。在中、上鼻道和蝶筛隐窝有鼻旁窦开口,下鼻道有鼻泪管开口。

文件:Rentijiepouxue047.gif

图2-30 鼻腔外侧壁(鼻甲切除)

固有鼻腔粘膜按其性质可分为嗅部和呼吸部。嗅部粘膜覆于上鼻甲以上及其相对的鼻中隔部分,呈淡黄色或苍白色,内含嗅细胞,能感受气味的刺激。其余部分覆以粉红色的呼吸部粘膜,粘膜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和粘液腺,上皮有纤毛,可净化空气并提高吸入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3.鼻旁窦

鼻旁窦由骨性鼻旁窦表面衬以粘膜构成,鼻旁窦粘膜通过各窦开口与鼻腔粘膜相续。鼻旁窦对发音有共鸣作用,也能协助调节吸入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由于鼻腔和鼻旁窦的粘膜相延续,鼻腔炎症可引起鼻旁窦发炎。

四对鼻旁窦中上颌窦最大,位于上颌骨体内,上壁是眶下壁,较薄,当上颌窦炎或肿瘤时,常可破坏骨质侵入眶内;下壁邻近上颌磨牙,紧邻骨质菲薄的牙根,故牙根感染常波及上颌窦;前壁在眶下孔下方处较薄,进行上颌窦手术时即由此处凿开;内侧壁为鼻腔外侧壁,邻近中、下鼻道,在下鼻道前上部骨质较薄,上颌窦穿刺即由此处刺入。上颌窦开口于半月裂孔的后部,由于开口位置较高,所以上颌窦发炎化脓时引流不畅,易造成窦内积脓。额窦开口于半月裂孔前端。筛窦开口于中鼻道和上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


二、喉

喉larynx是呼吸道,也是发声器官,位于颈前部,相当于第4-6颈椎体范围。女性略高于男性、小儿略高于成人。上方以韧带和肌肉系于舌骨,下方续于气管,故吞咽时喉可向上移动。前面覆以皮肤、颈筋膜和舌骨下肌群。后方与咽紧密相连,其后壁即喉咽腔前壁。两侧有颈部血管、神经和甲状腺侧叶。

由于发声机能的分化,喉的结构比较复杂,它是以软骨支架为基础(图2-31),贴附肌肉,内面衬以粘膜构成的。(详细结构见后述)。软骨支架围成喉腔,向上经喉口与咽相通,向下与气管内腔相续。喉腔的中部,有上、下二对自外侧壁突入腔内的粘膜皱襞,下面的一对叫声襞(声带),两侧声襞之间的窄隙叫声门裂,当两侧声襞并拢,由于气流冲击引起声襞振动而发声。

文件:Rentijiepouxue048.gif

图2-31 喉的软骨支架及连接


三、气管和支气管

气管trachea和支气管bronchi均以软骨、肌肉、结缔组织和粘膜构成。软骨为“C”字形的软骨环,缺口向后,各软骨环以韧带连接起来,环后方缺口处由平滑肌和致密结缔组织连接,保持了持续张开状态。管腔衬以粘膜,表面覆盖纤毛上皮,粘膜分泌的粘液可粘附吸入空气中的灰尘颗粒,纤毛不断向咽部摆动将粘液与灰尘排出,以净化吸入的气体。

气管上端平第6颈椎体下缘与喉相连,向下至胸骨角平面分为左、右支气管为止,成人全长约10-13厘米,含15-20个软骨环。分杈处叫气管杈。根据行程,气管可分为颈、胸两段,颈段较浅表,在胸骨颈静脉切迹上方可以摸到。

左、右支气管从气管分出后,斜向下外方进入肺门。两支气管之间的夹角约为65°—85°。左支气管细而长,比较倾斜;右支气管短而粗,较为陡直。因而异物易落入右支气管。


四、肺

肺lungs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位于胸腔内纵隔的两侧,左右各一。

肺上端钝圆叫肺尖,向上经胸廓上口突入颈根部,底位于膈上面,对向肋和肋间隙的面叫肋面,朝向纵隔的面叫内侧面,该面中央的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出入处叫肺门,这些出入肺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在一起叫肺根。左肺由斜裂分为上、下二个肺叶,右肺除斜裂外,还有一水平裂将其分为上、中、下三个肺叶。

肺是以支气管反复分支形成的支气管树为基础构成的。左、右支气管在肺门分成第二级支气管,第二级支气管及其分支所辖的范围构成一个肺叶,每支第二级支气管又分出第三级支气管,每支第三级支气管及其分支所辖的范围构成一个肺段(图2-33),支气管在肺内反复分支可达23-25级,最后形成肺泡(图2-32)。支气管各级分支之间以及肺泡之间都由结缔组织性的间质所填充,血管、淋巴管、神经等随支气管的分支分布在结缔组织内。肺泡之间的间质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是血液和肺泡内气体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肺表面覆被一层光滑的浆膜,即胸膜脏层。

文件:Rentijiepouxue049.gif

图2-32 肺泡模式图


文件:Rentijiepouxue050.gif 文件:Rentijiepouxue051.gif (一)右肺

1、尖段支气管

2、后段支气管

3、前段支气管

4、外段支气管

5、内段支气管

6、尖(上)段支气管

7、内侧底段支气管

8、前底段支气管

9、外侧底段支气管

10、后底段支气管
(二)左肺

1、尖后段支气管

2、尖后段支气管

3、前段支气管

4、上舌段支气管

5、下舌段支气管

6、尖(上)段支气管

7、内前底段支气管

8、内前底段支气管

9、外侧底段支气管

10、后底底段支气管/
文件:Rentijiepouxue052.gif 文件:Rentijiepouxue053.gif
图2-33 肺段模式图

胎儿降生前,肺无呼吸功能,构造致密,比重大于1(1.045-1.056),入水则下沉。降生后开始呼吸,肺泡内充满空气,呈海绵状,比重小于1(0.345-0.746),故可浮于水中。法医常利用这一点,鉴定胎儿死亡的时间。

肺有二套血管系统:一套是循环于心和肺之间的肺动脉和肺静脉,属肺的机能性血管。肺动脉从右心室发出伴支气管入肺,随支气管反复分支,最后形成毛细血管网包绕在肺泡周围,之后逐渐汇集成肺静脉,流回左心房。另一套是营养性血管叫支气管动、静脉,发自胸主动脉,攀附于支气管壁,随支气管分支而分布,营养肺内支气管的壁、肺血管壁和脏胸膜。


五、胸膜

胸膜是一层光滑的浆膜(图2-34),分别覆被于左、右肺的表面、胸廓内表面、膈上面和纵隔外侧面,贴在肺表面的胸膜叫脏胸膜,贴在胸廓内表面,膈上面和纵隔外侧面的胸膜叫壁胸膜,脏胸膜和壁胸膜在肺根处互相延续,形成左、右侧两个完全封闭的胸膜腔。腔内含少量浆液,其内压低于大气压(负压),由于腔内负压和浆液吸附,使腔、壁胸膜紧紧贴在一起,实际上胸膜腔只是一个潜在性腔。呼吸时,随着胸腔容积的变化,肺容积也在不断改变,从而完成肺和外界的气体交换。外界气体一旦进入胸膜腔(气胸)使脏、壁胸膜分开,则影响呼吸。

文件:Rentijiepouxue054.gif

图2-34 胸膜和胸膜腔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