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苓散”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医百科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用户名被删除)
(已导入1个版本)
(没有差异)

2015年4月8日 (三) 15:19的版本


目录

“五苓散”在《中国药典》

“五苓散”在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五苓散”在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五苓散”在《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五苓散”在《伤寒论》

《中国药典》:五苓散

处方

茯苓180g 泽泻300g 猪苓180g 肉桂120g 白术(炒)180g


性状

淡黄色的粉末;气微香,味微辛。


炮制

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

温阳化气,利湿行水。用于膀胱化气不利,水湿内聚引起的小便不利,水肿腹胀,呕逆泄泻,渴不思饮。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9g,一日2次。


贮藏

密封,防潮。


摘录

《中国药典》

——————————————————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五苓散

处方

泽泻(二钱半) 肉桂(一两) 赤茯苓(一两半) 猪苓(一两半)

炮制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中暑烦渴,身热头痛,霍乱吐泻,小便赤色,心神恍惚。


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白汤调下,不拘时服。


备注

一方加辰砂,名辰砂五苓散。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五苓散

处方

泽泻(三钱),猪苓、茯苓、白术,各二钱。官桂(去皮.一钱)。


功能主治

治发汗后,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渴欲饮水,脉浮,小便不利者。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五苓散

处方

泽泻二十五两,白术、猪苓(去皮)、赤茯苓(去皮),各十五两。肉桂(去粗皮)十两。


炮制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伤寒、温热病,表里未解,头痛发热,口燥咽干,烦渴饮水,或水入即吐,或小便不利,及汗出表解。烦渴不止者,宜服之。又治霍乱吐利,躁渴引饮。


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热汤调下,不计时候,服讫多饮热汤,有汗出即愈。

又治瘀热在里,身发黄疸,浓煎茵陈蒿汤调下,食前服之。

疸病发渴,及中暑引饮,亦可用水调服之。

小儿加白术末少许服之。如发虚热,加绵黄、人参末少许服之。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伤寒论》:五苓散

别名

猪苓散(《太平圣惠方》卷九)、五苓汤(《宣明论方》卷五)。


处方

猪苓10克(去皮)泽泻15克 白术10克 茯苓10克 桂枝7克(去皮)

制法

上五味,捣为散。


药理作用

利尿作用《中国药学会1962年学术议论文文摘集》1963:327~328,将五苓散(猪苓18克、会泽泻30克、茯苓18克、桂枝12克、白术18克)研末,用50%酒精渗漉制成1:1的酊剂。另再将上述各药分别亦按上法制成1:1的酊剂,观察五苓散及其组成的单味药对大白鼠的利尿作用。结果证明:五苓散及其组成药物在给药后第1小时排尿率,与给药前对比有显着增强,其中以二苓及桂枝的作用最强。对照组药后2次的排尿率则无显着差别。第2小时各组的排尿率增加较少,第3小时则无明显的利尿作用。


功能主治

利水渗湿,温阳化气。治外有表证,内停水湿,头痛发热,烦渴欲饮,或水入即吐,小便不利,水湿内停的水肿,泄泻,小便不利,以及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痰饮,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咳者。现用于肾炎、心性水肿、肝硬化腹水、尿潴留,急性肠炎等属水湿内停者。


用法用量

以白饮和服3克,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备注

方中猪苓、茯苓、泽泻淡渗利湿,白术健脾燥湿,桂枝解表化气。五药相配,使水行气化,表解脾健,则蓄水、痰饮所致诸证自除。


摘录

《伤寒论》





五苓散

《伤寒论》


组成

猪苓十八铢(9g),去皮 泽泻一两六铢(15g) 白术十八铢(9g) 茯苓十八铢(9g) 桂枝半两(6g),去皮


用法

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现代用法:散剂,每服6—l0g;汤剂,水煎服,多饮热水,取微汗,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

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

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小便不利,头痛微热,烦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或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目眩晕;或短气而咳;或水肿、泄泻。舌苔白,脉浮或浮数。


方解

本方主治病症虽多,但其病机均为水湿内盛,膀胱气化不利所致。在《伤寒论》中原治蓄水证,乃由太阳表邪不解,循经传腑,导致膀胱气化不利,而成太阳经腑同病。太阳表邪未解,故头痛微热;膀胱气化失司,故小便不利;水蓄不化,郁遏阳气,气不化津,津液不得上承于口,故渴欲饮水;其人本有水蓄下焦,饮入之水不得输布而上逆,致水入即吐,故此又称“水逆证";水湿内盛,泛溢肌肤,则为水肿;水湿之邪,下注大肠,则为泄泻;水湿稽留肠胃,升降失常,清浊相干,则为霍乱吐泻;水饮停于下焦,水气内动,则脐下动悸;水饮上犯,阻遏清阳,则吐涎沫而头眩;水饮凌肺,肺气不利,则短气而咳。治宜利水渗湿为主,兼以温阳化气之法。方中重用泽泻为君,以其甘淡,直达肾与膀胱,利水渗湿。臣以茯苓、猪苓之淡渗,增强其利水渗湿之力。佐以白术、茯苓健脾以运化水湿。《素问•灵兰秘典论》谓:“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的气化有赖于阳气的蒸腾,故方中又佐以桂枝温阳化气以助利水,解表散邪以祛表邪,《伤寒论》示人服后当饮暖水,以助发汗,使表邪从汗而解。诸药相伍,甘淡渗利为主,佐以温阳化气,使水湿之邪从小便而去。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利水化气之剂。临床应用以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浮或缓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水肿兼有表证者,可与越婢汤合用;水湿壅盛者,可与五皮散合用;泄泻偏于热者,须去桂枝,可加车前子、木通以利水清热。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急慢性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心源性水肿、急性肠炎、尿潴留、脑积水等属水湿内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