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诀
脉学著作。①又名《王叔和脉诀》。托名晋王叔和撰,实为六朝高阳生所著。成书年代不详。此书是在《脉经》基础上编括而成。有脉歌84篇,依次为诊候入式歌、五脏歌、左右手诊脉歌等。论脉24种,首次对脉象进行了分类,划分为七表(浮、芤、滑、实、弦、紧、洪)、八里(微、沉、缓、涩、迟、伏、濡、弱)、九道(长、短、虚、促、结、代、牢、动、细)三组,述脉体状与主病。此24脉删去《脉经》数、散二脉,增加长、短脉,并以牢脉代革脉。后附诊杂病生死候、诊暴病、察色观病生死候、五脏望诊等。末附妇人妊娠相关疾病及小儿生死、外证15候等。此书虽源于《脉经》,然有不同之处(如以右尺属命门,而不属肾等)。此书采用歌诀体裁,便于习诵,在宋元时流传很广,阐注之作甚众。然因托名王叔和,故亦遭后世非议。今存明《医要集览》本。②一名《崔真人脉诀》,1卷。题南宋崔嘉彦(子虚)撰。内容全同元张道中《西原脉诀》,为《西原脉诀》的托名之作。该书在明清广为流传,影响极大。今存《东垣十书》、《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近代有单行本。③脉学著作。1卷。清刘璞(石友)撰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此书前半部取材于李中梓《新著四言脉诀》,后半部取材于李时珍《濒湖脉学》,少有作者见解。今存《医学集要》中。④脉学著作。1卷。为《证治合参》卷2。清叶盛(公于)纂辑于雍正七年(1729年)。此书“悉本《内经》与先贤名论”,分19篇论述脉理。引崔真人(实为元张道中《西原脉诀》)、吴鹤皋、滑伯仁等言论及《医鉴》内容,引文注明出处。末附妇人、小儿脉法。内容存雍正七年刊行之《证治合参》中。⑤脉学著作。1卷。又名《医级脉注》,清董西园(魏如)首刊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分脉学源流、脉形、主病、奇经等15篇论述有关脉学理论。论脉形状22种,依次为浮、沉、芤、牢、迟、代、促、动、革、洪、滑、涩、实、紧、濡、细、微、伏、结、弹、散、虚等。又辨相似脉状10组,依次为洪虚、沉伏、数紧、迟缓、实牢、洪实、革牢、濡弱、细微、结促涩代等。正文为骈体,下以注释,详为阐述,间出新意。如论弹脉则曰:“弹脉之来状如弹击,坚而且劲,阴气伤而胃气损也”,为它书所无。此书为初学启蒙读物,简要易明。内容存乾隆四十二年 (1777年) 《医级》中。⑥脉学著作。1卷。为《医法青篇》卷1。清陈璞(琢之)、陈玠 (健菴)著,成书于嘉庆二十二年 (1817年)。作者“依前贤诸法”,“见其精妙之处,撮其要旨” 而成。又以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为准绳,编为此书。分医家四要 (四诊)、脉之名义、寸关尺之名义、平脉、病脉、总论歌诀等16篇论述脉理。述脉27种,以浮沉迟数滑涩为提纲,统领诸脉。其中浮脉统洪、芤、弦、虚、濡、长、革、散八脉,沉统短、细、实、伏、牢、弱、代七脉,迟统微、缓、结三脉,数统紧、促、动三脉,滑涩二脉分主气、血,无统脉,与他书不同。此书论脉先述脉象,后分左、右寸关尺列出各种病症,使读者一目了然。后有色诊、太素脉论、四时脉象论等。现存嘉庆二十二年 (1817年) 《医法青篇》本。⑦脉学著作。全称《循行部位歌脉部图脉诀歌》,为《纲目万方全书》卷首。清朱铭石 (阁书) 辑。此书遵《医宗金鉴》,有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为十二经循行部位歌,图注结合,述经脉循行。后一部分为脉诀,次第为脉部位歌、脉分主歌、浮沉脉歌等7组予以介绍,述脉29种,撰列浮、沉、濡、弱、芤、伏、牢、革、虚、实、微、散、迟、数、缓、疾、结、促、代、滑、涩、弦、紧、洪、细、大、长、短、动等脉歌。此书采用七言歌诀体裁,后有注文,阐述简明,为初学入门读物。现存《纲目万方全书》中。[1]
- ↑ 余瀛鳌,李经纬 主编.中医文献辞典.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第527-5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