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作用的现代研究


针灸治疗作用的现代研究

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证明,针灸对机体的多个系统及器官功能具有多方面、多途径的调整作用。针灸之所以能够防治疾病,正是基于针灸的调整作用。此外,在机体患病时进行针灸治疗,除了在一般意义上的调整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外,还可增强生理防御功能,即动员机体潜在力量,针对疾病的发病机制,逆转疾病趋向,朝着减轻疾病后果和治愈的方向发展。总之,针灸是通过激发、调整和促进机体的内在因素,从而实现保持或恢复健康的目的。近年来,我国研究者运用现代科研方法和技术对针灸治疗作用机制进行了大量而深入地研究,大体可概括为如下诸方面。

一、针灸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针刺、耳针、艾灸、敷贴、拔罐、激光照射等法对哮喘发作均有较好疗效,可迅速解除呼吸困难,增加通气量和最大通气量。一般以肺俞、天突、膻中、定喘、大椎等为主穴。据13个单位对3,230例哮喘病患者的研究结果。显效以上疗效(包括治愈、临床治愈和显效)为40.2%,总有效率为89.7%。有人取大椎、肺俞、天灾等穴,用化脓灸治疗985例,痊愈505例,显效253例,有效172例,总有效率为94.4%,追访300例,远期总有效率为84.3%。

针灸不仅对呼吸运动的频率和幅度,而且对支气管平滑肌运动、通气量、肺活量、气造阻力、呼吸肌电和隔肌运动等均有一定的调整作用。针刺对呼吸功能的调节作用一般有两种效应,一种是即时性效应,如针刺人迎可立即引起肺通气量增大;另一种是迟缓性效应,针刺后并不立刻引起变化,而是经过多次针刺才逐渐产生效应,一旦效应发生后则不易消失。针刺可使迷走神经紧张度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从而解除支气管痉挛,支气管粘膜血管收缩,渗出减少,致使气道阻力降低,通气功能改善。

二、针灸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针灸对心率、心律、血压及外周血管、冠状动脉、脑血管、内脏血管、左心功能有明显的调整作用。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脑血管病患者血浆亮一脑啡肽祥物质含量,发现针刺内关穴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含量显著降低,而非缺血性脑血管病、关节病等患者的含量则明显升高,健康组则无明显变化。通过CT检查,发现针刺内关等穴能使脑出血患者的出血逐渐吸收,血肿减小乃至消失,血肿减小和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相一致。因而认为,针刺穴位治疗脑出血的机制在于针刺能促进脑出血的吸收。从分子水平探讨针刺对心血管效应形成机制的结果证明,针刺对心肌不缺氧的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者,主要是通过增加,CAMP的含量来加强心编功能;对心肌严重缺血、缺氧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则借助降低CAMP水平来减低心肌耗氧负担。对冠心病患者,针刺可改善微循环、心功能、心肌的兴奋状态,有利于防止严重心律失常和冠心病摔死;并可降低心肌氧耗量,促进冠脉侧支循环,有利于减轻心肌损伤,缩小损伤范围,增强心肌收缩功骷,改善心肌系血功能。

第一节针灸治疗作用的现代研究

针灸可使模型动物缺血性心电图明显改善,降低心率和总外周阻力,增加心输出量、每搏作功和平均动脉压,纠正急性心肌损伤时的低心排出量及高外周阻力的血液动力学紊乱,改善心脏的泵血功能。如用心外膜电图显示心肌缺血性损伤的范围和程度,用氟蓝四唑(N-BT)染色显示心肌坏死范围,可以看出,电针可使心肌梗死范围和坏死区域缩小,损伤程度减轻。针灸的这种效应与心肌氧代谢有关。采用氧电极测氧法检测心肌耗氧量,证明电针“内关”穴后,可使模型动物心肌耗氧量降低。组织化学和电镜观察还显示因结扎缺血而发生病理改变的心肌细胞,特别是其中的线粒体峪结构,即时松结后可逐步恢复。电针“内关”,可促进这一恢复过程。其机制可能是由于电针调整了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功能活动,改善了机体的病理应激反应,促进了心肌的无氧代谢,所以结扎左室支期间或即时松结后予以电针的动物,其心肌缺血性损伤程度较轻,恢复较快。

针灸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表明,对1期、I期的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较好,对症状性高血压病也有一定疗效。据,25个单位针灸治疗2,492例患者统计资料,有效率为71%~98%。研究结果表明,针灸降压的穴位具有相对特异性,如太冲、丰隆、足三里、丘墟、风池等有良好疗效。针刺治疗高血压病患者无论收缩压或舒张压都可有所降低,针后平均动脉压较针前显著降低,血管外周阻力减少,心功能改善。疗程结束后血清胆固醇及其与磷脂的比值也有显著下降,说明针刺治疗有全面调整高血压病患者的心血管功能和脂质代谢,改善血液粘滞性,改善血液动力学,调节神经递质等作用。

针灸治疗休克过程中对机体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对失血性休克动物,针灸可提高心输出量,降低外周阻力;提高血氧含量,增强氧的利用;活跃肝糖原的分解,改善组织的能源供应,从而纠正休克并缓解休克引起的后果。在外科手术前针刺,可防止或减轻手术时的血压下降。针刺升压作用较强的穴位有素液、涌泉、水沟、十宣、合谷、内关、足三里、百会。针刺升压以强刺激,久留针,持续或间歇运针为好。据临床观察,针刺对微循环痉挛期及微循环扩张期早期可有较好的升压效果,对微循环衰竭期则较差。针刺治疗实验性休克的结果表明,针刺“水沟”等的抗休克作用是反射性的,也有体液因素参与,但肾上腺不是重要环节。在针刺水沟、承浆治疗休克的研究中,观察到电针可使休克家兔动脉血氧含量增高,而对正常动脉血氧水平无影响,对休克动物组织氧耗量有重新分布的调整作用,同时也增高肺的摄氧率。

针刺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一般以冲动起源异常或冠心病引起者较为满意,传导阻滞和心肌疾病引起者较差。针灸内关、神门等穴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不齐426例,冲动起源失常者198例,有效率86.4%;冲动传导异常者22例,有效率18.2%;冠心病患者的心律失常,33例,有效率,75.8%;心肌炎和,心肌病者,40例,有效率,80%;高血压者,23例,有效率82.6%;风心病者16例,有效率为62.5%;神经功能失调或原因不明者94例,有效率为84.4%。其中年龄小、病程短的疗效较高。针刺内关对缺血性定性心律失常影响的实验观察结果显示,针刺汉内关在交感神经系统完整的情况下,可提高心脏的起搏阈、反复的心室反应阈值和室额阈值,可以延长心室相对不应期和有效不应期,并使强度间期曲线向右明显移位。

对免皮下注射苯肾上腺素引起窦性心动过缓,电针“内关”可降低其发病率,并促进其恢复;相反,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造成家兔实验性心动过速,电针则有减慢心率,促使其恢复正常的作用,作用也是以“内关”穴为明显。临床对窦性心律失常患者的观察,也证实针刺内关穴对窦性心动过速有减率效应,对心动过缓有增率效应。

三、针灸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针灸对消化道的运动,消化眼的排班,胆外流量以及胆囊、胆道的舒缩功能等,均有调整作用。如以针刺犬的“足三里”作为条件刺激,食物作为非条件刺激,两者结合20次左右,即可建立起“足三里”唾液分泌条件反射。当条件反射巩固后,针刺胃经其他穴位,虽不给食物强化,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有条件反射性唾液分泌。但在同样条件下,针刺膀胱经或胆经腑穴,或不出现条件反射。或偶而出现但分泌量较胃经穴位为少。

针刺膻中、天突、合谷和巨阙穴可使正常食管壁蠕动增加、增强,管腔放宽,如管壁为肿瘤组织所代管或放疗后发生纤维化,针刺后则无明显改变。另一报道1例贲门失弛缓患者,在X线检查时观察到针刺中院、内关、足三里,当患者酸胀感剧烈时,闭合的食管下端即开启,其张开的直径可达0.5~2。ocm。其作用以针刺足三里为最强,内关和中脘次之。

针刺足三里、胃俞等穴可以明显地改变胃和小肠的活动,其作用取决于当时胃肠道所处的功能状态。如胃的运动处于比较抑制的状态时,针刺能使胃的活动加强,胃体收缩幅度增大,频率加快,胃液的酸度和酶的活性升高;反之,则出现完全相反的情况。据11个单位报道针刺治疗胃下垂2,226例,治愈率为,384%,总有效率为则。4%。X线观察证明,针刺可使胃蠕动增强,提高胃肌张力,使胃得到回升。临床报道针刺足三里、中脘等穴治疗胃扭转也有一定效果。

对消化性溃疡,针灸可以调整自主神经功能,降低胃粘膜兴奋性,减少促胃液素和胃酸分泌,有保护胃粘膜,促进溃疡愈合等作用。据9个单位对消化性溃疡549例的针灸治疗资料,治愈率为59%。针刺中院、章门、脾俞、胃俞等穴治疗30例住院患者,主要症状缓解率为93%~100%,胃镜观察有效率为73%。在动物上与描记胃粘膜电位同时记录胃运动,证明针刺对胃电和胃运动的影响是一致的。有实验表明,针刺对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胃电振幅的抑制与针刺的穴位有一定关系,即针刺胃俞>中脘>足三里>脾俞>梁门>头维>阳陵泉>对照点。一旦胃溃疡发生穿孔,针刺还可使大网膜向胃壁创口移动,包裹创面,形成粘连,并能提高腹膜的吸收功能和机体防御功能,促进伤口愈合。十二指肠球部变形如为活动性溃疡引起者,在针刺穴位后可使其变形缓解,龛影暴露,借此可以提高十二指肠球部溃疡X钱诊断的准确率。

针灸治疗急性胃肠炎,据7个单位492例治疗结果,治愈率达95%,多数患者经1~3次治疗即痊愈。有报道用针灸治疗暴发型胃肠炎301例,治愈296例,治愈率为98。3%。针刺治疗细菌性痢疾除有提高机体免疫防御功能外,对肠道局部也有影响,可抑制亢进的肠蠕动及扩张肠血管,增加肠血流量,有助于肠道病变的愈合。应用艾灸中院、天枢、关元等穴治疗急、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和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也有较好疗效,针刺外陵、少海、气冲、幽门可使痉挛性结肠炎患者结肠痉挛解除。针刺足三里、三阴交、合谷、内关等穴可使便秘患者直肠蠕动增加,便意出现。

据研究,针刺治疗阑尾炎的作用在于对肠道和阑尾运动以及机体防御反应的影响。慢性阑尾炎患者在针刺阑尾穴后,阑尾排空时间延长,并伴有局限性压痛,按此诊断可使病理检查符合率由84.7%上升到100%,并使手术的可靠性由盯61.1%上升为100%。

针灸治疗胆囊炎有一定疗效,针刺膝四穴、阳陵泉、期门穴治疗急性胆囊炎150例,治愈142例,治愈率为94,7%,随访1年均未复发。

针刺治疗慢性胆囊炎,完全缓解者为72%,总有效率达96.5%。针刺至阳穴治疗胆道蛔虫症总有效率为97%。对胆石症,针刺可能有使胆囊收缩,促进排石,以及影响脸色素代谢,预防结石形成等的作用。电针右期门、日月穴治疗胆结石排石率为78.4%,耳穴压迫法的排石率为81.9%,用耳针、耳压综合疗法的排石李为98%。对肝硬化患者运用中药敷贴期门、神阙 等穴,能减轻乏力、纳呆、腹胀、腹水等症。

四、针灸对泌尿系统的作用

针刺对肾脏泌尿功能、输尿管运动、膀胱运动和尿道括约肌舒缩功能等,均有一定的调整作用,对遗尿、尿失禁、尿油=潴留、排尿困难等有良好治疗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购穴的特异作用较为突出。如针刺照海、阴谷穴对肾脏泌尿功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针刺肾俞、京门穴则呈现抑制作用。针刺动物“膀胱俞”、“曲骨”、“次髎”、“关元”、“中极”时,膀胱呈现收缩反应,但在针刺“肾俞”时则膀胱呈现扩张反应。观察到针刺“膀胱俞”可引起下丘脑后部放电频率增加或减少,随即发生膀胱反应,在延髓网状结构也有增频和减频两类反应,而静注硫贲妥钠可减弱这些反应。针刺“次髎”可引起中脑及桥胞与膀胱活动有关的单位放电增加或减少。跑刺激中腹膀脱抑制区同时针刺,可解除膀胱的弛缓状态;电刺激镜脑排尿中枢同时针刺,可使膀胱的升压效应更为加强。在电刺激大脑皮质、杏仁核、苍白球、视前区和隔区引起膀胱反应的基础上,记录这些部位中与膀胱活动有关单位的放电。这些部位都对针刺有反应,也引导到增频和减频两种类型。实验证明,针刺并未刺及膀胱,当穴位封闭后,针效消失;骰髓背根神经切断后,针刺“次髎”穴作用消失,但针刺对侧穴位仍有反应。因此,认为针刺是通过上述外周途径,影响与膀胱有关的中枢部位而作用于膀胱的。

针灸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尿潴留均有较高的疗效。如针刺气海等穴治疗170例,30min内自动排尿者86例,0.5~2h自动排尿者75例。据6个单位治疗各种尿潴留403例资料,针灸治愈率为75%,有效率为95%,以流脑、产后、术后及精神因素引起者效果最好。针灸治疗遗尿症,据11个单位224例治疗资料,治愈率为52。8%,总有效率为93。7%。针灸关元、三阴交、气海等穴治疗1000例,有效率达97。4%。针刺关元、水道、三阴交等穴治疗32例急性肾炎,3次治疗后尿量增多,7日水肿消失,治愈17例,好转13例。穴位注射肾俞、足三里穴治疗肾小球疾病引起的蛋白尿、慢性肾炎30例,尿蛋白转阴12例;肾病型者24例,尿蛋白转阴10例。针灸组与泼尼松组39例比较,尿蛋白转阴率无显著差异,表明针灸有与激素一样的疗效,但针灸无副反应。对神经源性膀胱疾病,针刺可降低膀胱排尿阈值,增加膀优肌张力,升高膀脉内压而促使排尿;并能促使逼尿肌收缩,使残余尿量减少,甚至消失。其中以针刺会阳、中普俞穴最为显著,水道穴次之,委阳、列缺、照海穴更次之。温灸关元、气海、命门、肾俞等穴也可引起通尿肌肌电发放增加。

针刺治疗泌尿系结石,对制止肾绞痛和排出结石有较好效果,针刺在一定条件下能促进利尿,增强输尿管蠕动,特别在“体外震破碎石”疗法中有利推挤结石下移和排出。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动物实验研究中观察到针刺可增加输尿管蠕动和尿流量,强刺激效应比弱刺激好,但刺激过强反而起抑制作用。针刺两侧三阴交、昆仑穴代替腹部加压进行静脉肾孟造影,100例全部获得成功,比腹部加压法更能提高诊断率。以造影剂在尿路(肾盂、输尿管)中停留的时间来判断肾盂收缩和输尿管蠕动的情况。结果表明,弱刺激手法可减弱肾盂的收缩,减慢输尿管的蠕动;强刺激手法可使肾盂收缩增强,输尿管蠕动加快,排空加快,而且针刺的后效应可维持一段时间。

对慢性肾功能不全者,在透析疗法的基础上,加用隔药讲新大椎、脾俞、膻中、中脘、神阙、关元、足三里穴)可改善症状和促进代谢产物及毒性物的排泄,增强激素合成和分泌,减轻肾组织损伤。

五、针灸对生殖系统的作用

针灸治疗月经病有较好疗效,据12组临床研究资料,治疗痛经525例,针灸总有效率为85。7%~100%,治愈率在60%~80%之间,对原发性痛经疗效更为明显。月经过多的针灸治疗也有很好疗效。不少单位研究结果表明,针灸可通过诱发排卵治疗继发性闭经、丘脑-垂体功能失调性闭经、月经稀少等症。还可以通过诱发排卵治疗不孕,对基础体温(BBT)均为单相的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以电针关元、中极、子宫、三阴交等穴进行治疗。31例中16例BBT变成双相,出现排卵现象。认为针刺促排卵的效果基于一定的雌激素水平,针后皮温升高,即交感神经中枢受抑制者效果较好。电针后基础体温和皮肤温度的反应可能是同一刺激的不同途径反应,电针可能影响内源性阿片肽类物质和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的功能而促使排卵。在动物实验中也观察到,针刺后2~4h即出现黄体生成素高峰,说明针刺治疗不孕症时应住意掌握针刺时机,并可考虑预先用小剂量雌激素处理或用中药配合,以提高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的反应性。

针灸对子宫收缩功能有明显的调整作用。不少单位分别以合谷、三阴交、足三里、交信等不同穴组,用于妊娠引产、催产或死胎引产。采用耳针扩张宫颈,进行人工流产的成功率较高。电针引产时,已破膜组比未破膜组效果好。针灸催产比引产效果好。针刺还能有效地解除产痛,据43例宫缩描记曲线分析,不协调的宫缩是产痛发生的原因之一,针刺后宫编改善为正常曲线者达80.9%,疼痛减轻占88。l%。据对早期临产产妇子宫收缩的描记,则表明针刺与对照组比较能加强孕妇子宫收缩。对先兆早产的子宫则可抑制其收缩,宫缩描记表明针刺前子宫收缩活动明显,针刺后其紧张度下降,收缩幅度和持续时间逐步减少。对腔位不正的孕妇,艾条灸至阴穴可升高血浆皮质醇含量和前列腺素F/前列腺素E比值,导致于它紧张性升高,它缩增加,从而引起胳动,使之转为正常胎位,转正率约90%。明显高于自然转正率,一般以第一至二次施灸时效果最为明显,第三次以后较差。

用穴位放血疗法治疗急性乳腺炎1000例,治愈970例,治愈率为97%。在关元、中极等穴温针治疗急性盆腔炎42例,有效率为91%。针灸有明显通乳作用,针刺膻中等穴治疗缺乳症98例,治愈88例,好转10例。实验表明,针刺能使缺乳妇女血中垂体前叶泌乳素含量升高;针刺可使患乳腺增生症的妇女较正常为高的血浆雌激素E。含量降低,有利于使增生的乳腺恢复。动物实验还发现电针可使家兔垂体后叶催产素分泌增加,可用于治疗高泌乳素血症。

据9个单位报道,针灸治疗性功能障碍(包括阳症、早泄、不射精和逆行射精等)847例,其治愈率为74.3%。针刺肾俞、次(骨蓼)等穴治疗阳疫153例,痊愈及进步108例,有效率70.6%。治疗不射精患者45例,痊愈和进步34例,有效率为75.6%。据6个单位资料,针灸治疗男性不育症(包括精子缺乏、精子异常、精子活动力低下等)377例,治愈率为63.4%。而针刺中极、归来、肾俞等穴治疗本病105例,治愈率为52.38%,显效率为33.33%,总有效率为85.38%。针灸可能通过调整性激素分泌,以利于精子的成熟和储存,从而维持正常的生育条件。

六、针灸对运动系统的作用

针刺可以消除运动疲劳。将小白鼠进行游泳试验,重复3次,游泳疲劳时间为857min。实验组压迫耳穴“心”、“皮质下”区,次日再进行试验,实验组游泳疲劳时间为9。51min,对照组为6。6min,有显著差异。篮球运动员赛后针刺足三里穴可消除疲劳,赛后升高的血乳酸浓度的下降也较对照组为快。

80例痹证患者针刺后,76.2%~84.3%患者的穴位温度、痛阈和皮肤电位均有显著升高;肢体血流图呈现低幅度的33例,针刺后有29例得到改善,说明针刺有增强血管张力,促进局部血液供应的作用。这些指标的有效变化与临床效果一致。痹证患者肢体血流图波幅较正常明显降低,治疗时选择适当刺激强度是一个重要因素,有人认为弱刺激可使血流图波幅上升,强刺激可使波幅下降。有实验观察了电针对背角神经元受伤害性刺激诱发电位的抑制情况,抑制效果依次为:“太溪”和“商丘”(抑制率,30.72%士,4.05%)、“昆仑”和“丘墟”(16.42%士3.99%)、“阳陵泉”和“悬钟”(14。13%士3。99%),“外关”和“曲池”无效果,如增加电针强度也有效。在胸1处横断脊髓,电针“阳陵泉”和“悬钟”仍有效,电针“外关”和“曲池”虽再加大刺激,也无效。电针有效的几组穴位都在病变局部或邻近,脊髓节段相近。这种效应可能反映了脊髓水平的整合机制。远节段穴位在加大电针强度后产生的效应,则可能由脊髓以上水平的结构所介导。针灸治疗肩周炎,根据19个单位2,154例治疗结果,痊愈,1312例,治愈率为,60.9%,总有效率多在,95%左右。用缓、巨针刺法治疗343例,痊愈222例(64.7%),总有效率98.1%。针刺水沟、睛明穴治疗急性腰扭伤1000例,治愈77.2%,显效19.9%,无效29%,总有效率97。l%。针刺支沟、阳陵泉穴治疗挫闪胁痛120例,有效率为95%。针刺夹脊穴、肾俞、大肠俞等穴治疗增生性脊柱炎194例,治愈74例,好转1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5.3%。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错位2,196例,治疗1~3次即见效,痊愈1776例占80.87%,好转408例占,18.5%,无效12例占0.55%,总有效率为99.45%。针灸曲池、肩贞、巨骨等穴治疗风湿性关节炎468例,有效率88%。根据上病下取、下病上取原则,针刺对应点治疗急性关节扭挫伤1000例,治愈891例,好转10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9.4%。

对骨折患者施行针灸,有明显的消肿、止痛和促使骨折愈合作用,能加速愈合进程,提高愈合质量。

七、针灸对血液成分及流变性的作用

针刺不仅对外周血中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表面电荷密度、氧和二氧化碳含量具有一定的调整作用,而且对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白细胞分类亦具有调整作用。在针刺治疗过程中对与免疫作用密切相关的T细胞和B细胞计数及活性亦呈现促进正常化作用。艾灸家兔的“三阴交”、“命门”和“大椎”2h后红细胞的脆度明显减低。艾灸人体的三阴交时红细胞也有较显著增加。鉴于上述作用,针灸对贫血的治疗可能有一定帮助。多数报道认为针灸可使周围血中白细胞总数提高,研究表明这主要是血细胞的重新分配所致。白细胞吞噬活性,针灸后一般都是增加的。吞噬作用达最高水平的时间则报道不一,有在针灸后1h,有在外后拟,有在针后24h。比较针刺正常人体的合谷和足三里,效果相似。

针刺足三里与排骨头连线中点的非穴点,吞噬作用多不增加;封闭足三里后,再针刺也无效。切除家免双侧肾上腺后,白细胞吞噬指数下降,再针刺也不引起白细胞吞噬能力增强,证明肾上腺的存在为其必需。由于针灸对血液成分具有调整作用,因而不断有人报道用针灸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级、出血、血吸虫病脾切除后血小板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以及因放疗或化疗引起的免疫功能下降等,均取得效果。

有研究报道,针刺可显著改善脑中风假性球麻痹患者的血液流变性,针刺内关、水沟、风池、翳风、完骨、三阴交穴治疗45日后,全血比粘度在各切变率下均有改善,血浆比粘度也明显改善,对红细胞电泳、血细胞比容、血沉、血小板电泳和血小板聚集率等改善也有极显著意义。有报道,处于高血液粘滞状态的冠心病患者,针刺后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血细胞比容均有明显下降,而对针前血液比粘度在正常范围者影响则不明显。对5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观察,发现全血比粘度较正常人明显增高,血浆比粘度、血细胞比容也较正常人有差异,艾灸后全血高切比粘度、全血低切比粘度有明显降低,血小板聚集功能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

有人对血瘀证家兔采用针刺内关、阴陵泉穴,并与曲池、足三里穴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内关、阴陵泉穴可显著降低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血细胞比容及血小板聚集率,并显著改善了眼球结膜微循环,作用优于曲池、足三里穴,从而认为购穴存在着活血化瘀特异性。

八、针灸对物质代谢的作用

当血糖处于木正常状态时,针灸作用比较恒定。在动物实验中用药物造成低血糖(如用胰岛素)或高血糖(如用肾上腺素),再予针刺、电针或艾灸有使血糖水平恢复正常的调整作用。即使在同一动物造成的高低不同的血糖状态,刺激同一穴位均能使血糖恢复到正常水平。实验证明,当外源性胰岛素增加引起血糖降低,针刺“足三里”可使内源性胰岛素分泌减少,同时还可增强垂体一肾上腺皮质和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功能,从而使血糖升高。

针或灸对糖尿病都有一定疗效。针刺对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患者的效果良好,对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患者的效果不佳。对干高胰岛素分泌型患者,针刺可使血浆胰岛素水平降低,胰岛素分泌指数增加;对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型患者,针刺可使其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各项比值增加。针灸对糖尿病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针刺后糖尿病患者血比粘度明显好转,血细胞比穿、血况及其方程K值明显下降。34例NIDDM患者经针刺治疗后,血糖下降的同时,T3及T4下降,CAMP明显下降,CGMP明显升高,血液比粘度有所改善。有人从形态学上也证实了针刺对胰腺B细胞有保护作用。实验用大白鼠四氧嚼陡糖尿病模型,对照组动物于注射四氧喉咙后6h即显示有核浓缩及同编;注射后三日有p细胞坏死,细胞核崩解和消失;注射后6日有多核巨细胞遗留,胰岛缩小小细胞减少。针刺组则于注射四氧陵院前后每日针刺“脾俞”、“肾俞”及“胰俞”,其早期标本大多显示p细胞无变化或轻微变化,仅部分有核回缩,偶而可见核崩解。在注射后6日以上,其胰岛组织很难与正常动物有所区。

据报道,对血清胆固醇、三酸甘油及p脂蛋白增高患者,针刺足三里、内关穴后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针刺治疗肥胖症国外应用较多,有较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据有关资料认为,肥胖者针刺(或耳针)后冒纳减退,饥感降低,其机制除了针刺影响糖代谢、内分泌及消化液分泌过程和引起下丘脑摄食中枢、他腹中枢的调节反应外,还与心理及暗示有关。

针刺能增加机体对碘的贮存和利用,有利于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治疗。

九、针灸对免疫系统和防御功能的作用

针灸对正常人体及动物均能增强其免疫功能,而对异常免疫状态则可以促进其恢复正常。尤其是近年来证明,针灸还能提高某些癌症患者的免疫功能。

针灸对于免疫活性淋巴细胞(主要是T细胞和B细胞)和吞噬细胞的各种免疫指标,几乎都可以明显提高。如针灸治疗志贺、福氏菌型痢疾时,不仅T细胞酯酶染色计数阳性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01),而且淋巴细胞转化率(LTT)和玫瑰花结形成率(RFC)亦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对晚期癌症,经过针灸为主的治疗后,病情趋于稳定的患者,其E一玫瑰花结形成率亦提高。针灸对外周血液中白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方面,通过对菌痢患者的观察,证明在针灸3次后可使其明显回升。

针灸对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对血清免疫球蛋白、白介素、调理素、补体、抗体(凝集素、溶血素、溶菌素、杀菌素等)、溶菌酶和血浆杀菌力等均有一定的调整作用。

由于针灸对免疫系统有明显、广泛的调整作用,从而可影响疾病过程中免疫机制,发挥治病的功效,因此使得针灸在临床上的应用不断扩大和深入。

如针灸可使慢活肝患者阳性的HBsAg转阴,艾灸还可促进HBe抗原抗体的转换,并明显调整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使慢活肝病情好转。针灸治疗细菌性痢疾的特点是治愈率高,临床症状改善快。据12个单位2,140例的治疗结果,治愈率达呼。6%,症状消失平均时间为,4日左右。取穴多以足三里、天枢、气海、中院、下院、关元、合谷、上巨虚及大肠俞等穴为主。通过细菌培养、胆碱酯酶、血清蛋白电泳等21项观察指标的变化证实,针灸治痢具有抗炎、灭菌、防毒、解毒、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纠正生理功能紊乱和物质代谢障碍等作用。急性菌痢患者和正常人的IgG,IgA,IgM针刺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针刺后3日与针刺前比较,除IgM在正常人无变化外,其余均有明显增加。lgA针后,12目较针前增加,43%。IgM在,5~7日就开始下降,说明它出现早,消失快,参与早期杀菌作用。粪便中SIgA含量针后也明显增加。

对过敏性鼻炎患者针刺合谷、迎香等穴治疗,6次治疗终了及2个月后随访,分别有64%及76%的患者血清IgE水平明显降低。

许多报道指出在抗原注射后进行针灸,可使血中抗体含量增加,产生提早或维持时间延长。如果将抗原直接注入穴位,实际上是针刺与抗原注射同时进行,则效果更为明显。

多数报道都认为针灸能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有人用测定静脉注射亚甲蓝及31P标记的鸽红细胞自血中消失的速度作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的指标,证明电针兔“大椎”、“十七椎”、“足三里”和灸“十七椎”均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但电针“足三里”的效果不如“大椎”和“十七椎”明显,每日电针2次的效果大于每日1次。艾灸的效果在灸后24h最明显,经72h逐渐减弱。用轻手法针刺兔“三阴交”30min (月国)窝淋巴结输出的淋巴液较针前平均升高3.24倍;淋巴细胞升高16。06倍;出针后30min,淋巴液仍为针前的1.74倍。淋巴细胞为人15倍。淋巴细胞的增加,针刺例比非针刺侧明显,针刺穴位比非穴位明显。应用酸性非特异性酶标法及电子显微镜对输出的细胞观察,发现针刺时增加的主要是T细胞。在人体的观察也证明针刺可使外周血T细胞增加,针刺72例健康成人左合谷、右足三里,留针20min,针后T细胞值升高,23人,降低,12人,无变化,1人,平均增加,71%,针刺前后差异明显,但针刺后加微波刺激,T细胞未见上升。用针刺及冷冻刺激肾虚患者的肾俞和京骨各30例,显示治疗后T细胞均有增加,而冷冻组尤优于普通针刺组。16例温针后,外周血中T细胞计数也有增加,据报道电针足三里穴也可增加外周血T淋巴细胞,对青年人更为明显。

针刺不仅能使T细胞数量增加,也使其活性提高。电针家兔“足三里”,留针30min,见有伪足状突起的淋巴细胞增多,淋巴细胞转化平均提高约13%,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的提高效应可维持到针后,24h。活性玫瑰花结形成率(RFC)试验中绝对值增加,175.3土63.6。趋定RFC在针后提高,2.4%士,0.8%。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和,RFC的点型(ANAE分型)针后各提高5.5%士1.1%和,5.5%,点型降低的患者针前点型>60%(正常55.3%f4.8%)。上述结果提示,针后RFC不仅有量而且有质的改变,针刺可能对T细胞亚群和TU亚群有调节和提高的作用。

针刺影响特异性细胞免疫的过程中有中枢神经递质参与。有人在家兔实验中证实中枢儿茶酚胺神经元、5-HT神经元参与了电针对于淋巴细胞的调节作用,脑内阿片祥物质也与电针提高T淋巴细胞的转化功能有关。

针灸能够治疗感染性疾病,早为临床实践所证实。动物实验证明,针灸具有抗炎、退热、影响免疫反应、促进机体防卫免疫功能的作用。

针灸对炎症过程的渗出、变质和增生的病理变化均有调整作用,能控制机体的炎症反应,降低炎症模型动物炎症灶血管的通透性,减少炎住渗出,改善微循环和淋巴回流,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减轻水肿。针灸可以影响炎症性质,使炎症灶以增生性炎症反应为主,可以控制和缩小炎症坏死面积,延缓和防止坏死的发生。针灸对炎症性肉芽组织的形成具有调节作用,既可促进肉芽组织的形成、细胞修复性再生和瘢痕化过程,又可防止炎症灶肉芽组织的过度增生,减少粘连。

针灸对模型动物细菌性发热和非细菌性发热均有一定的退热作用。

针灸对犬、豚鼠、大鼠等动物的白细胞或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均有促进作用。针刺可提高虚证患者(甲克等)NK细胞的免疫活性,可以增强和健全急性黄疽型病毒性肝炎患者T细胞的功能,调整机体的免疫网络失衡。有单位对408例需要抗炎治疗的患者进行针刺抗炎治疗,疗效优者89.7%,良者4.9%,一般者1.7%,无效者3,7%。用针刺抗炎来防治骨科术后感染2,115例,有效者2,082例,有效率为,98.4%;针刺抗炎用于开放性创伤清除术309例,有效者298例;治疗细菌性感染82例,痊愈76例,治愈率为92.6%。

研究工作表明针灸抗炎机制是多方面的,大致有①,调动免疫防御功能,增强机体抗炎能力:在兔耳松节油炎症模型发现针刺后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谷联甘肽、血清总补体和溶菌酶,以及血清皮质醇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动物整体的免疫防御和抗炎能力有所提高。②,激活垂体一肾上腺皮质系统,抑制局部炎症过程:在肉芽囊肿模型上获得了针刺抑制局部炎症的结果。因针刺可使血中ACTH增多,肾上腺抗坏血酸下降,并根据肾上腺皮质组织化学检查,可认为这是针刺激活了垂体一肾上腺皮质系统的结果。③调节炎症灶的微循环,改善炎症灶的血管通透性:将32P注入家兔耳郭炎症灶,在一定条件下针刺能使中吸收率加速,提示局部血液循环有改善。淋巴管造影表明针刺组多数淋巴管显影较好。

对于机体防御机制,针刺既能促进其适度的反应,又能控制其过分的反应,即能加强其对机体有利的方面而减轻其不利的方面。针剂可抑制过高的发热,有退热作用;可抑制炎症,的红、肿、痛反应,有消炎作用。而对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系统和交感神经-儿茶酚腔系统,针刺又有激活作用;对白细胞和单枚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针刺又有促进作用,从而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

针灸能使升高的体温下降。如用马铃薯杆菌液使家兔发热,然后针刺“大椎”,发现在20min内即出现退热效应,较不针刺组有明显差异;针刺“非穴”组退热效果较不针刺组为佳,但不显著。用大肠杆菌内毒素复制家兔发热模型,电针“百会”穴,体温上升受到明显抑制,较之对照组发热高峰和体温反应指数均低,发热反应的潜伏期有所延长。以松节油注射于家兔背部皮下引起发热,一般于发热后96h动物体温才恢复正常,而艾灸组24h后体温即可恢复正常。实验说明,针刺退热作用是一个反射反应,此反应需要外周感受器的完好,大脑皮质的存在和灵活,以及自主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研究表明脑脊液中。AMP是一种重要的中枢性发热介质,因此有人测定了大肠杆菌内毒素致热模型家兔脑脊液(CSF)和血浆中cAMP含量。与对照组比较,电针组体温受到明显抑制,CSF中cAMP含量减少,但血浆中cAMP含量变化不大,认为电针抑制体温上升很可能是抑制了脑组织产生和释放cAMP,而与血浆中cAMP量无关。研究还表明CSF中Na+/Ca2+比例升高则体温升高,Na+/Ca2+比例降低则体温降低。有人报道在注射2%二硝基苯酚的发热家兔上证明电针后CSF中Ca2+含量升高,而Na+含量无变化。10只兔中8只免CSF中Ca2+含量显著升高,由针前2。96士0.16mmol/L增加到3.51+23mmol/L,肛温下降;给予去钙剂依地酸二钠(EDTA-2Na),电针后CSF中Ca2+含量不再升高,肛温也不下降。给依地酸二钠(EDTA-2Na)的模型动物其发热时间较未给者延长。他们还证明,电针后CSF中Ca2+含量升高与血清Ca2+升高有

关。有实验表明,根据32P在体内分布的情况,说明针刺“大椎”的退热效应与散热和产热过程均有关。

临床以大椎、阴交为主穴治疗流行性出血热106例,比较灸法组、灸法和西医结合组以及单纯西医治疗组的疗效,结果灸法组退热、抗休克和防治肾功能损害等均优于西医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7%。

针灸或文灸可改善癌症患者的症状。经艾灸的荷瘤小鼠,其瘤重较对照组轻,而肝糖原却较对照组高。表明艾灸对接种肿瘤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对荷瘤小鼠肝糖原有保护性作用。

从目前研究的资料看,针灸治疗肿瘤有几方面特点:①止痛效果好,即使是恶性肿瘤的剧痛,也有较好的止痛作用。②使某些肿瘤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延长生存期,使一些良性肿瘤缩小或消失。有报道针灸配眼中药治疗各种晚期恶性肿瘤365例,临床症状改善,延长了生存期。针刺子宫、曲骨、按骨等穴,治疗子宫肌瘤346例,痊愈288例,有效39例,瘤体缩小2/3者19例。③减轻和防止放疗、化疗对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对抗放疗对骨髓造血功能的破坏作用,缓解放疗的其他副反应,因而可以提高放疗的疗效,以针刺结合放疗和单纯放疗的恶性肿瘤各49例作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发生消化、神经系统症状反应者明显少于单纯放疗对照组,白细胞无差异,血小板上升,免疫球蛋白和E玫瑰花结形成率均值显著增多,对照组白细胞明显减少,血小板显著下降。针灸治疗肿瘤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才能找出其治疗规律、方法及机制。

免疫缺陷有多种情况,近年国外运用针灸配合其他方法治疗艾滋病取得一定近期效果。针灸治疗可使疲乏、出汗、腹泻和体重下降等症状得到控制,2例中等数量(8~10个)的Ka-POSi肉瘤患者在2月内病变消失,其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有人用兔抗小鼠淋巴细胞血清(ALS)造成免疫功能低下的模型,艾灸其“关元”,可使其低下的T细胞、B细胞增加,尤其是T细胞增加更为明显,可供针灸治疗免疫缺陷病参考。

十、针灸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针刺对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具有调整作用。针刺通过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调整,一方面可提高机体的防卫、抗病能力,另一方面也是针刺实现对其他器官功能调节的途径之一。针刺对内分泌系统的调整,一般认为主要是通过下丘脑一垂体系统完成的,同时也可通过各内分泌腺之间的反馈作用来实现。

研究表明,在针刺穴位后,外周血中肾上腺素含量增加,而有关脑区多巴肢和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呈现不同程度地降低,因而公认针刺对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功能的双相调节作用,是针刺的升压与镇痛作用的基础之一。对垂体性腺系统,针刺催乳效果较好,对缺乳妇女有时仅针1~5次即可收到显著效果,因而说明针刺能使垂体前叶泌乳素分泌增加。针刺可以通过消除或降低TSH受体抗体(TBH),去除对甲状腺的病理性刺激,降低血中对甲状腺激素含量,使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此外,针刺对其他内分泌系统也具有调整作用。

针灸治疗内分泌疾病的研究以甲状腺疾病为最多,研究较为深入者包括单纯性甲状腺肿、甲克、甲状腺肿瘤、甲状腺结节等。据报道,这些疾病治疗的有效率在76%~96,.9%之间。其中对甲亢研究最多,有研究者进行针药对照观察,针刺组46例,甲硫咪叹组41例,针药组33例,总有效率分别为73.9%,85.4%和93.9%,血清飞和瓦含量明显下降,针刺组与针药组甲状腺碘摄取率明显下降,症状改善,l年后3组复发率分别为36.4%,88.9%和29。6%。研究者还观察针刺气瘦、内关等穴对甲亢患者血清促甲状腺素(TSH)受体抗体活性的影响,结果提示,针刺是通过消除或降低血清TBH活性,去除其对甲状腺细胞的病理性刺激,降低血清甲状腺激素含量,促使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以水突为主,配合谷、列缺治疗甲状腺疾病228例,其中单纯性甲状腺肿95例,有效率为87%;甲亢74例,有效率为95.9%;甲亢性突眼症59例,有效率为92.9%。据报道,以针刺上天柱穴为主治疗内分泌性突眼症88例,超声波球后间隙的有效率为82%,恢复正常为26%;眼计测量的有效率为66%,恢复正常为ZI%,64%症状消失,眼症基本控制。比较40例以上天柱为主和15例取眼周穴治疗的结果,发现上天柱穴组明显优于眼周穴组,其疗效与“气至病所”有密切关系。

针灸可改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功能,还可使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及甲状腺微粒体抗体降低,从根本上对该病进行治疗。据报道对34例桥本甲状腺炎用隔附子讲灸治疗,交替取膻中、中院、关元及大椎、肾俞、命门两组穴位;另以32例用甲状腺素治疗作为对照。经过50次艾灸,临床症状、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并以气虚、阳虚方面的症状改善尤为明显。患者经灸治后又由治疗前216.22士187.91nmol/L升至1132,62土424.81nmol/L,T。值由治疗前,0.14士,0.08nmol/L升至0.23土,0.09nmol/L,TSH由治疗前0.82士0.86nmol/L降至0.21土0.16nmol/L,均有明显变化。甲状腺抗体结合率的测定显示艾灸治疗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结合率由58.99%士19。90%降至39,94%土23.66%,甲状腺微粒体抗体(MCA)结合率由43.01%114。13%降至31.23%t16.40%,均有明显降低,而西药对照组治疗后TGA和MCA结合率都没有明显变化。治疗后半年随访,患者血清总T3,T4,TSH含量和血清TGA,MCA结合率均保持在灸疗结束时的水平。

针灸治疗糖尿病有一定疗效,针灸膈俞、脾俞、尺泽等穴治疗34例,显效14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76.4%,对尿糖、血糖、胰岛素CAMP和CGMP及血液流变学均有调整作用。

十一、针灸对特种感官的作用

针灸对多种眼疾有效,如麦粒肿、由粒肿、急性结膜炎、近视、色盲、电光性眼炎、眼肌麻痹、视网膜病变等,对单纯性青光眼、视神经萎缩、虹膜睫状体炎、巩膜炎、皮质盲等有一定疗效。用电梅花针等疗法治疗近视眼1185例,显效307例,进步598例,无效280例,总有效率为76.4%。针刺球后、睛明等穴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245例,有效者214例,占87.4%,其疗效优于有效率为54%的西药组,并有较好的远期疗效。据目前研究的资料,视神经萎缩的针灸有效率在50%~70%之间,色盲(尤其红绿色弱)的有效率大多在90%以上,针刺上天柱、风池等穴治疗内分泌突眼症,突眼度有效率为66%,球后间隙有效率为82%,眼部症状体征消失者75%,基本控制者25%。以视网膜电流图的B波(最佳功能指标)为指标观察针刺对视网膜电流同的影响,在37例正常人中发现对照组、睛明、球后穴组和合谷穴组三组针刺后B波电压高度平均增高百分比分别为15.8%,21。9%和16。5%,出针后分别增高五5;。8地29.2%和18.8%。说明针刺能提高视网膜的兴奋性,而睛明、球后穴的影响较合谷穴为大。

在针刺治疗慢性单纯青光眼合并血压升高者的过程中,观察到针刺后眼压和血压都有下降,认为针刺是通过调节血管舒缩而发挥其降低眼压作用的。

耳聋的治疗难度较大,但经针灸治疗后多数神经性耳聋或药物中毒性耳聋患者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以突发性耳聋及年轻、病程短者较佳,后天性耳聋较先天性为好。其疗效机制据报道从53例神经性耳聋患者60耳引导的耳蜗电位来看,电针刺激听官或鼓岬,可使耳蜗电位加大,而电位加大者其疗效也较好,说明针刺能使耳蜗功能提高。但豚鼠实验来发现针刺能影响耳蜗微音电位。在皮质听中枢方面,大多数豚鼠在针刺作用下皮质诱发电位波幅显著增大,当麻醉太深时则针刺无效,因此认为针刺治聋机制之一可能是提高听觉中枢的兴奋性,增强皮质对声信息的感受和分析能力,使残余听力得到充分利用所致。针刺豚鼠“听宫”引起的听中枢兴奋性改变维持约30min,这与临床主观疗效不能持久相一致。用放射性核素32P示踪研究兔内耳淋巴的32P含量,发现针刺耳区穴组显著地有别于不针刺组或麻醉后针刺组。因此,认为针刺还可能使内耳毛细血管壁渗透性增加,或改善了内耳循环功能,促进血液与迷路淋巴之间的物质交换,有利于内耳致聋病变的好转。

针灸对中耳炎、内耳眩晕、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也有良好疗效。取迎香等穴治疗慢性鼻炎84例,经2~3次治疗,鼻阻改善,鼻甲缩小。针灸治疗的咽喉部疾病有急性扁桃体炎、急慢性咽炎、慢性喉炎、咽部异物感等。据报道,在角孙穴施灸治疗急性扁桃体炎316例,治愈285例,有效率为90.1%。针刺人迎、水灾等穴治疗声带炎60例,治愈54例,显效4例,好转1例。此外,各种原因所致的牙痛、牙周炎、口腔溃疡等针灸治疗也有较好效果。

十二、针灸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针灸对神经系统的调整作用是多方面和多水平的,概述如下:

1。大胸针刺能改善脑的氧代谢和脑血流量。针刺可以调节血管运动平衡,兴奋脑动脉壁细胞上的p受体,使血管扩张,脑血流量增加,脑组织的含氧量和能量代谢得到改善,使因脑缺血而致的脑组织损伤减轻。据报道,脑梗塞后每100g脑组织脑血流量显著下降22,45土5.7ml/min,脑血管阻力显著升高,电针组每100g脑组织脑血流量仅下降6。39士3。35ml/min,电针还可使脑梗塞的侧支循环开放、脑血管阻力降低、血氧和葡萄糖的供应增加。有研究报道针刺内关、水沟穴,可改善脑梗塞鼠模型胞表面软脑膜微血管的自律运动障碍,从而促进缺血区微血管以“吸吮”的方式主动有效地接纳周边侧支循环代偿血流。此外,也观察到针刺因风、风池等头部胸穴均有扩张椎-基底动脉的作用,可增加脑的血流量。

脑电活动是直接反映大脑皮质细胞功能状态的一种指标。神经细胞功能稍有改变,其电活动也随之变化。针灸能改善脑电活动,应用皮质自发放电为指标,一般认为针刺的效果是抑制性的。在中枢神经抑制过程加强的基础上,针或灸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有解除或减弱已加强的抑制过程的作用;而当兴奋过程占优势时,针或灸均有抑制或减弱过度增强的兴奋过程,并使其恢复平衡的作用。

针刺对癫病患者脑电波的即时影响是使脑电从不平衡向平衡,从异常向正常转化,并可使癫病放电停止或减少,与铃声、闪光、语言暗示对脑电的影响有明显不同。动物实验证明,青霉素置于大鼠大脑皮质感觉运动区所诱发的皮质瘤样放电可被电针一些穴位所抑制,表现为放电频率、波幅和时间减少。青霉素使逆向刺激锥体来所产生的感觉运动皮质表面负波减少,而电针则促进其恢复,因此认为电针制病与它促进返回抑制的恢复有关。一般抗癌药如地西泮、苯妥英钠只有在青霉素剂量较小时,其抑制痛波作用才明显,而电针对较大剂量青霉素的致痛也有明显抑制作用。比较“大椎”、“腰俞”、“足三里”和“大椎”、“腰奇”以及“内关”、“足三里”三组穴位的制癌作用,以第一组效果最好,第二组次之,说明督脉穴位效果较好。针刺还可提高面神经中枢的兴奋化,以促使面瘫恢复正常。无论是脑血栓形成还是癫病患者,在针刺治疗后,病理性脑波一般均明显减弱,而a波指数与波幅均呈现普遍性提高,而且这种正常化趋势的进展程度与临床疗效相平行。针刺穴位可改变大脑皮质兴奋性,其电针强度与效应之间有一定的依从关系。强刺激对视觉区诱发电位呈抑制效应,而弱刺激则呈现易化效应。针刺的作用能被网状结构抑制药所阻断,因而认为针刺是通过网状结构来影响皮质的。但从针麻的研究中,即通过动物交叉循环的镇痛实验结果来看,针刺对大脑皮质功能的调整作用不仅仅是通过神经通路,而且亦有神经递质参予活动。

2.脊髓针灸可促使脊髓损伤后的功能恢复,改善脊髓的病理损害。如以针灸为主结合功能锻炼治疗,总有效率达96%,痊愈和显效率达39%。传统针灸、电针、穴位激光照射、穴位注射综合治疗,总有效率达87。9%,痊愈和显效率达31.55%。对于脊闻发质炎后遗症,以循经和局部相结合的取穴方法针灸治疗4,967例,有效率达9871%,痊愈率达78%。

3。周围神经通过针灸对周围性面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周围神经损伤等的治疗,以及通过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等指标的观察,证明针灸对周围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调整作用。据报道,用切除家兔左侧第七腰神经前支一小段的方法造成左侧胜前肌部分肌肉纤维去神经。术后第四日开始针刺左侧“解溪”、“足三里”、“阳陵泉”、“环跳”及两侧“上措”、“气海俞”、“肾俞”,并灸“命门”。治疗14次后,胜前肌时间一强度曲线显示:针灸组7只动物中有6只对所有不同时距的刺激都发生反应,只是所带电压较正常者为高。而对照组7只动物中有6只出现变性反应曲线,对0.6~0.01ms之间的各种刺激,即使电压增高也不产生反应。去神经测肌肉重量:针灸组相当于健侧的80.9%,对照组相当于58.1%。会神经测肌肉张力归档效围相当于健侧的74.5%,对照组相当于54.1%。结果表明,针灸对部分去神经肌肉功能仿恢复有促进作用。针刺还可促使脊髓灰质炎动物模型麻痹肢体残存的神经肌肉恢复,以提高其代偿能力。

4。自主神经系统针灸对内脏病的治疗效应、对内脏功能的影响,以及对皮肤电反射、及进又深敬组织的温度、容积脉搏波俗等的影响,都进一步说明针灸对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有明显的调指作用。

临床常应用针灸来治疗神经系统病证。如对周围住面瘫,选用地企、意车、下关、用户、太阳、迎香、水沟、承浆、翳风、风池、合谷等穴进行针刺,据23个单位8,895例的统计资料,总有效率为96%,治愈率为68%。用针灸、激光针和穴位注射等法治疗1014例,治愈603例,显效157例,进步242例,总有效率为98.83%。以辨证选穴治疗1008例,痊愈及显效者占61%,有效率为96%。对中风,无论是急性期还是恢复期,针灸均可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据34个单位8,238例的资料,总有效率为,95%,治愈率为47%。多数研究者认为针刺治疗越早疗效越好,尤其是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用水沟、内关、三阴交等穴醒脑开窍,恢复期辨证循经取穴。针灸可调整血液流变等的异常,调整血脂异常,调整神经生化代谢紊乱,改善脑的氧代谢和脑血流量,改善脑电活动。对乙型脑炎后遗症,用头穴电针与体外交替治疗,有效率为83.4%。如再结合其他康复措施进行早期治疗,疗效更好。对智能发育不全、发作性睡病、皮质盲、遗传性共济失调、震颤麻痹、小儿脑瘫、小儿多动症等也有一定疗效。对癫病常选用大椎、水沟、鸠尾、内关、神门、合谷、陶道、风池、间使、哑门等穴,据9个单位1934例的针刺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85%,治愈和显效率为24%~66%。对瘫病用强刺激手法针刺合谷等穴治疗150例,痊愈139例,显著进步7例,进步《例。针灸治疗精神分裂症以病程短、有明显诱因者的疗效较好,据llw位1825例资料,总有效率为87%,治愈率为51.8%。按躁狂、抑郁、妄想等不同类型,分组选穴治疗500例,痊愈275例,显效84例,好转83例,总有效率为,88。4%;电针组,133例与药物组,108例相比,疗效无显著性差异。有人用面部扳机点埋根针法治疗45例面肌痉挛,总有效率为95.6%。针刺治疗三叉神经痛198例,总有效率为98%,针刺大肠俞等穴治疗坐骨神经痛400例,痊愈352例(88%),显效41例(10%),进步3例(0.75%),总有效率为99%。

十三、针灸的镇痛作用

针灸可以提高机体的痛阈和耐痛阈。针刺镇痛可被认为是不同感觉传入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相互作用并进行整合的结果。针刺信号的产生是针刺镇痛的首要条件之一,一般认为针刺时所引起的酸、麻、胀、重等针感来自不同结构的各种感受器,它是由不同刺激条件形成不情总编码后传到高级神经中格而引起的。针刺信号的传入通路,多数学者认为主要是由躯体神经和部分交感神经所组成。传入的神经纤维主要是中等粗细的二类、三类神经纤维,但也可能兴奋四类神经纤推,并产生更好的镇痛效果。

脊髓是针刺和疼痛两种传入信号相互作用的初级中枢,主要的结构基础是背角Rexed等V层。除脊田外,另一个痛觉调节中枢是三叉神经脊束核。一般认为针刺对于痛反射的影响主要是在脊髓内完成,而痛觉的调整作用主要发生于高级中枢,高级中枢对脊历功能活动具有强大的下行调控作用。

低位脑子中的~些结构是实现针刺镇痛的重要环节,延脑巨细胞核不仅接受外周或内脏传入的痛信号,针刺的传入冲动也往往投射至同一区域甚至同一细胞上。针刺的信号对该部位的单位电活动无论任何形式均可产生影响。复杂的上、下行纤维联系,以及多感觉会聚功能,说明它不仅是传递痛觉的一个驿站,也是痛觉调整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中缝核群位于脑子的腹侧正中线上,主要是中缝脊核和中缝大核。中缝核群又是在针刺镇痛中具有重要地位的5一羟色胺(5-HT)能神经胞体的主要集中地。针刺时,中缝脊核可以通过它的上行5-HT能纤维抑制束旁核对伤害性信息的感觉,还可作用于脑内其他与痛觉调整有关的结构,包括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经核、杏仁核、隔区和伏核等,中缝大核则是通过它的下行5-HT能纤维抑制外周传来的伤害性刺激。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是实现针刺镇痛一个极为重要的中枢,它具有错综复杂的上、下行纤维联系,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部位。针刺信号可以到达PAG并抑制伤害性刺激引起的诱发电位。大量的研究表明,PAG及其周围有多种与镇痛有关的神经递质和调制物质,如各种阿片祥物质等。针刺是通过它复杂的联系纤维与种种镇痛物质而达到对痛觉的调节作用。

桥脑部位有一个称为蓝斑的结构,实验研究表明它是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系统的主要核团之一,一般认为它具有对抗针刺镇痛的作用。

丘脑是感觉上行到意识之前的一个调整中枢。束旁核是感受疼痛的较高级中枢,我国的学者最早证实针刺能够抑制束旁核痛敏细胞放电。

中央中校是丘脑网状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针刺穴位可引起中央中校的兴奋,间接地通过皮质、尾核或直接地抑制束旁校的痛觉信号活动。经核对中缝大校有抑制效应,对蓝斑则有兴奋作用。

针刺镇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减少对痛的情绪反应,以提高机体时痛刺激的耐受能力。我国学者的研究表明,针刺是可以影响到与情绪反应有关的边缘系统和基底神经节中的一些重要核团,如海马回、扣带回、尾核、隔区、杏仁接和伏核等。通过研究证实,这些部位均与针刺镇痛有关。针刺可以通过它们那些复杂的与其他主要镇痛结构的纤维联系和丰富的痛觉调制物质及其受体,而调节着来自躯体和内脏的疼痛感觉和引起的痛反应。

针刺同样可以影响到下丘脑这一自主性神经高级中枢。针刺信号可以到达视前区和外测区,它们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有功能联系,但两者作用正好相反。针刺还作用到弓状核,通过它的肝内啡吹能纤维束释放卜内啡吹对蓝斑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也可对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加强针刺镇痛。研究表明,视上孩也参与针刺镇痛。

下丘脑与垂体和肾上腺皮质共同组成重要的神经体液调节系统。垂体内含有多种阿片祥物质,一般认为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是实现电针镇痛的因素之,大脑皮质是多种感觉信号进入意识领域的关键部位,采用脑电图、类恒电位、超慢电流和皮质直接电反应等实验初步证实针刺信号是可以到达这一高级神经中枢,使大脑皮质的功能状态发生改变。伤害性刺激和针刺的信号都可在大脑皮质上引出诱发电位,电针对疼痛的诱发电位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近期的研究还表明,大脑皮质对各种方式引起的疼痛和不同镇痛方式的影响决非一种简单的兴奋或抑制作用,而是一个复杂的调整作用。例如,它可以对伤害性传入信息施以下行性调控,也可以对针刺镇痛效应予以下行性调控。形态学的研究证实大脑皮质与尾核、束旁核、三叉神经脊束核和脊髓背角等结构的细胞有着直接纤维联系。

神经系统活动是通过复杂的化学递质活动而实现的。针刺影响神经递质等一类化学物质活动,众多的中枢递质参与了针刺镇痛过程,如单股类递质(包括5一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被机内源性阿片多肽(如脑啡吹、内啡吹)和其他肽类、乙酸胆碱以及氨基酸类等。其中了解较为深入的是5一羟色胺、去申肾上腺素和吗啡祥物质。

5一羟色胺是实现针刺镇痛效应的重要环节。实验证明,电针可促使大鼠全脑5-HT的合成率增加,43%,利用率增加,26%,全脑、脑干或丘脑的,5-HT含量增高。使用,5,6一双羟色胺选择性损毁5-HT能神经纤维,随着有关脑回的5-HT含量下降,针刺镇痛效应也是显著减弱。利用对氯苯丙氨酸等阻断5-HT的生物合成,或应用5-HT受体阻断剂肉桂硫胺阻止5-HT被利用以发挥功能,都使针效减弱;与此相反,给动物注射5-HT的前体5-HT酸,或应用优降宁等单胶氧化酶抑制剂以阻断5-HT的降解,均可使脑内5-HT含量增高,随着针刺镇痛效应也显著增强。

关于去甲。肾上腺素的研究结果表明,穴位电针以后,去甲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利用均加速,但由于利用速度大于合成速度,因此全脑去甲肾上腺素含量降低了22%,间脑内的含量则降低了40%i脑内微量注射外源性的去申肾上腺素,使用6一羟多巴选择性损毁去甲肾上腺素纤维本稍,应用、受体激动剂可乐宁或拈抗剂酚妥拉明等方法证明,去甲肾上腺素的效应具有明显的部位特异性,根据所在脑区的不同而能增强或减弱针刺镇痛效应。

中枢会甲骨上腺素神经元主要存在于蓝斑,而5-HT神经元则集中于中缝核群。这两个脑区在解创学上密切联系,在功能上相互始抗,一部分蓝斑神经元通过同5-HT神经元的突触连结而对一5-HT神经元施加影响。在针刺条件下,很可能两者都被激活,而针效则取决于两者的消长平衡。

动物体内的吗啡祥物质或称阿片样多肽,包括脑啡肽(甲啡肽和亮啡肽)和内啡肽、强啡肽等,它们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与痛及镇痛有关的脑区。利用各种观察指标和测痛方法,在人体以及猴和其他动物上已经证明,纳治酮能程度不等地阻断针刺镇痛效应。纳洛酮是特异性的吗啡桔抗剂,因而表明穴位针刺可促使吗啡祥物质的释放,并作用于阿片受体而产生镇痛效果。应用放射免疫法、受体结合分析法等方法证明,针刺穴位后动物脑脊液或导水管周围灰质瘤流液中吗啡样物质含量显著增高,电刺激导水管周围灰质也有同样的效果。据此有理由断言,穴位针刺促使导水管周围灰质释放吗啡祥物质,是实现针刺镇痛的必要条件之一。实验还证明,电针名omin以后,纹状体和下丘脑等脑区的吗啡祥物质含量也显著增高,电针效果相应加强。如果游离下丘脑,切断它与其他脑区的联系和针刺信号的传入,电针就不再能提高脑内吗啡祥物质的含量,则针刺镇痛效应也随即被取消。此外,还发现机体对手吗啡祥物质和对于吗啡一样,具有耐受性;针刺也存在耐受性,并与吗啡之间存在交叉耐受。总之,正反两方面的证据都表明,吗啡祥物质在针刺镇痛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脑内吗啡祥物质的释放和利用与5-HT之间密切相关,有报道,用对氯苯丙胺酸或5,6一双羟色胺使大鼠脑内SHT含量降低时,吗啡祥物质的含量就会自动升高。相反,用纳络网阻断吗啡祥物质时,5-HT的含量也会自动升高。在穴位电针的条件下,凡针效显著者,脑内吗啡祥物质和5-HT的含量往往都增多;相反,凡针效低下者,两者均不增多甚或反而下降。用对氯苯丙按减弱针效的基础上再注射纳洛酮,则针效进~步减弱,从而再次证明吗啡祥物质和5一羟色胺共同参与针刺镇痛。上文已提及,下行性病抑制通路源于富含5-HT能神经元的中缝核群,这些5-HT能神经元最有可能通过其下行纤维激活脊髓后角内的脑啡肽神经元,后者释放脑啡肽,与痛传入神经末梢上的阿片受体结合,从而阻断通信号的传递。

综上所述,穴位针刺促使中枢神经系统的许多部位释放了不同的递质。这些递质中有的具有加强镇痛的作用,有的起了对抗针刺的作用,有的与另一递质之间具有协同或代偿作用,有的则呈桔抗关系,针刺镇痛效应是这些递质在中枢不同部位共同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结果,而5-HT和吗啡祥物质可能是起主导作用的。如果它们在针刺过程中占优势,就可能获得较好的镇痛效果。

十四、影响针灸作用的因素

1。针灸部位临床与实验研究证明,航穴具有相对特异作用,即穴位与非穴之间,特别是不同胞穴之间,其作用有着明显差异,如用电针三阳络穴进行针麻肺切除术,优良率达85。7%;而过去的多经多穴针麻法的优良率则为74。8%,两者相比有显著的差异性(Pwto。01)。针刺后加强孕妇子宫收缩,三阴交胜过悬钟、顿车、阳陵泉,而局部穴(曲骨、中极、上腊、次阳)又胜过远道穴(三阴交、合谷)。实验观察发现,在针刺膀优俞时,膀肌收缩;而当在针刺肾俞时,则膀优扩张。在人工诱发哮喘的豚鼠,针刺可使其肺组织CAMP和。AMP八GMP增高,针刺“鱼际”穴比针刺非穴点作用明显。对家兔结肠和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以电针“水沟”最大,“内关”次之,非穴位基本无变化。电针免“内关”穴后,心顾阈升高,心率减慢,电针“悬钟”无此作用。电刺激免下丘脑防御反应区引起的心血管交感反应可由电针“足三里”、“内关”所抑制,但电针“是钟”、“列缺”均平效。针刺对胃电的影响,胃经的穴位和胃的俞募穴较肥经穴位和对照点强。针刺“足三里”可使肠鸣音亢进,针刺“阳陵泉”和对照点无变化。针刺动物“足三里”、“内庭”、“盲肠点”可引起小肠运动加强,而针刺非特异穴点无作用。针刺阑尾穴可使阑尾蠕动增强,而针刺昆仑穴作用轻微。针刺胆俞、丘墟使胆囊收缩,针刺太冲变化不明显。在距小腿关节实验性关节炎,电针对背角神经元受伤害性刺激诱发的电位有抑制作用,其效果依次为“太溪”、“商丘”和“昆仑”、“丘墟”及“阳陵泉”和“绝骨”;“外关”和“曲池”无效。电针兔“大椎”、“十七椎”和“足三里”都能增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但“足三里”效果不如“大椎”和“十七推”明显。针刺可提高视网膜兴奋性,睛明、球后穴的影响较合谷穴大。对红绿的感受性可受针刺阳白(近服穴)的影响,而针刺光明(远眼穴)时基本上不发生变化。电针对大剂量青霉素造成的动物癫病有抑制作用,其效果以取督脉穴位较好。

由此可见,针灸的作用与刺激的部位有关。针刺穴位比针刺非穴点作用明显;循经取穴比非循经取穴好;对胸部器官,上肢穴比下肢穴好;对腹部器官,下肢穴比上肢穴好。

2。针灸的方式、方法和参数实验证明不同的针灸方式、方法和参数具有不同的效应,补法和泻法以及不同补泻手法之间有一定差异。如对家兔微循环的影响,艾灸最大,电针次之,针刺再次之,穴位割治变化不大。电针动物的“水沟”、“足三里”、“曲池”,只要刺激强度和频率足够,均可引起加压反应。低频低强度电刺激“足三里”下的胖深神经、“内关”下的正中神经可使刺激下丘脑引起的期前收缩减少,而高频高强度电刺激同一神经无效。对心功能的影响,上肢多穴针刺比上肢单穴针刺为大。针对唾液淀粉醇含量影响,因行针捻转方向不同而有差异针刺刺激的强弱与胃活动的加强和抑制无关。针刺轻捻转和窗外使小肠运动增强,重捻转使之减弱。在免直肠功能相对低落时,针刺“上巨虚”运用一进三退(泻)的方法使场保动波幅更小,频率变慢;用三进一退(补)的方法使波幅增大,频率加快。针刺阑尾穴对阑尾蠕动的作用,针刺双侧比针刺单侧强。

弱刺激手法可减弱肾盂收缩,减慢输尿管蠕动;强刺激手法使肾益收缩增强,输尿管蠕动加快。针刺加强孕妇子宫收缩,针刺合谷、三阴交、支沟、太冲四穴胜过针刺单穴。强电针刺激可使血浆皮质醇含量上升,而弱电针刺激使之趋于下降。针刺重刺激或灸较长时间,大脑皮质多发展抑制过程,针刺轻刺激或灸较短时间,皮质多发展兴奋过程。

在家免下肢的“合阳”、“承筋”、“承山”、“阴谷”、“膝关”、“承筋内”等六个点,分别在麻醉和肌松剂处理条件下,采用捻转、挺括、紧按慢提、慢按紧提、雀啄、摇、刮、弹、叩和指针等10种外法,观察服后侧皮神经和内侧胖肠肌神经的电位变化。结果表明10种外法分别刺激同一点,从浅、深神经上获得的针刺激诱发电位图都不一样,各具特征。进一步分析不同针法与皮神经和肌神经针刺诱发冲动传入纤维类别的关系。结果表明,A,a,B,8纤维均参与传导,C类纤维的活动则因外法不同而有出入。叩针、指针和捻转针法的大多数实验次,提插和弹针的部分实验次可兴奋C类纤维,摇针和刮针不引起或偶而引起C类纤维兴奋。各种外法均可兴奋1类、*类、豆类纤维。每次捻转和指针,以及一半实验次的提插和摇针还兴奋IV类纤维;弹刮、叩法则极少引起w类纤维活动。比较捻转和提插两种针法,发现在提高痛阈上捻转优于提插,在免心肌单相动作电位的复极时程上,捻转表现为延长,提插表现为缩短。比较提播法的补和污拥补法时,胃电以波幅增高为主,肠鸣音以减弱为主;用泻法时,胃电以波幅降低为主,肠鸣音增强和减弱次数相似。比较挺括和捻转相结合的补和泻手法,发现针刺补法后运动从属时值增大,脉速减慢;而针刺泻法引起运动从属时值减小,脉速加快。应用红外线热象留技术观察发现,补法以升温反应为主,而泻法则以降温反应为主。另从微循环的变化来看,补法主要是促进微循环血流速度加快,泻法则主要是促使毛细血管收缩。

电针参数和针刺作用之间的关系也受到重视。电针参数包括波型、振幅(强度)、波宽、频率和节律等。一般认为,单调、重复的电脉冲刺激,易使机体产生适应性,而频率、节律、振幅不断变化的复合波效应较好。实验表明,电针刺激的适宜强度因人因穴位而异,同一个机体的不同穴位,其耐电量不同,同一穴位对低频的耐电量大于高频。在一定范围内,电针效应随强度递增,如3V强度的电针不能引起脑内5-HT的明显变化,而6V电针的效应显著,临床上对电针强度的选择常以机体能耐受为度,因强度过高引起抑制反应,或使电针的作用机制发生质的变化。例如,强电针(12。5~16mA)和弱电针(7。smA)虽然都可提高痛阈,但前者可能是一种应激镇痛,而后者与脑内阿片系统的激活有关,实验还证明动物不同胞区的各种神经介质都有各自适宜的电针刺激强度和频率。

用不同材料制成的艾条、艾处,或不同的施灸方法,在效应方面有差异。如化脓灸法治疗哮喘,瘀痕灸防治高血压,均比一般灸法疗效为高。有人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为指标,比较麦粒灸、艾条灸和隔姜灸关元穴的不同效应,结果麦粒灸作用最强。

3。机体功能状态临床和实验观察表明,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不同,针灸效应也不同,如在正常机体,针刺使心率、脉搏加速和减慢的都有。但因疾病或人为造成心动过缓,针刺可使加快;或心动过速,针刺可使之减慢。针刺可促使血压恢复常态,呼吸节律紊乱者针刺后恢复节律性呼吸。阳虚者唾液量较多,钾/销比值较低,针刺可使唾液量减少,钾/钠比值上升;阴应者与之相反。对冒运动功能影响,无论用X线观察、胃电记录,或气囊指记都表明原来功能亢进者针刺使之减弱,原来功能减弱者针刺使之加强。大肠功能状态不同,针刺效应不同,对照或有因动波出现者针刺对其蠕动均有影响,反之针刺期间也无扰动出现;在其编动平稳状态下针刺,引起蠕动亢进,反之引起蠕动减弱。

在犬胆囊适度充盈时,针刺可使其收缩增强;当胆囊过度气胀时,针刺反而使收缩减弱。注射药物使总胆管奥狄括约肌肌电发放处于高亢或低下状态时,针刺“日月”或“期门”,可相应出现抑制或增强反应,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经过针刺治疗,原来为肝胃不和或交感神经活动亢进,以及原来为脾胃虚弱或副交感神经活动亢进者,其自主神经功能都向正常转化。对组织腔刺激胃酸分泌呈高曲线者,针刺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圣弛缓曲线或正常曲线者,针刺起兴奋作用。当尿量增多时,针刺可抑制之;在尿量减少情况下,针刺有相反效果。无论在神经源性膀股疾病患者或动物实验中,针刺可以调整膀脱内压,使紧张状态膀优内压下降,松弛状态膀优张力增高。电针“合谷”、“关元”、“曲骨”对未孕兔子宫收缩影响不明显,对已孕兔都能明显加强官缩。在动物实验中,用胰岛素造成低血糖或用肾上腺素造成高血糖,电针有使血糖水平恢复正常的调整作用。对高胰岛素分泌型糖尿病患者,针刺可使血浆胰岛素水平降低,胰岛素分泌指数增加;对低胰岛素分泌型患者,针刺可使其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各项比值增加。在中枢神经抑制过程加强的基础上,针灸多数情况下有解除或减弱已加强的抑制过程的作用;而当兴奋过程占优势时,针或灸都有抑制或减弱过度增强的兴奋过程,并使之恢复平衡的作用。

由此可见,针灸的作用和机体的功能状态有关。针灸对正常机体无明显影响,对功能失常或有病的机体作用明显;机体功能处于高水平者,针灸使之降低;机体功能处于低水平者,针灸使之升高。这很少例外。

4.神经系统的完整性针灸的作用和神经系统的完整性有关。从神经末梢到中枢神经必须保持完整无损,任一水平的阻滞或破坏,将影响针灸的作用。如在封闭针刺点后针刺,或切断颈部脊髓后针刺“水沟”或切断腰《脊髓后针刺“会阴”,原来针刺对呼吸功能的影响不再出现。如仅切断颈部组织而保留脊髓,针刺仍有作用。切断动物迷走神经后,针刺不再具有抑制肾上腺素的加压作用;封闭动物交感神经后,针刺不再具有抑制乙酸胆碱的降压作用;破坏这两种动物的中脑,针刺的这两种作用基本完全消失。针刺“足三里”、“至明”、“商阳”引起免耳血管舒张,温度上升。当局部封闭、切断坐骨神经或烧神经,或封闭颈交感神经节,此作用就不再出现。针刺对脑血管的作用,在切断双侧颈交感神经后消失。“穴位”封闭后,针刺对高血压兔的作用减弱。针刺治疗实验性休克的作用,当“穴位”局麻、乙醚全麻、交感或迷走神经阻断后,针效减弱以至消失。穴位封闭后,针刺对胃、小肠、直肠运动的作用消失。针刺对膀胱的效应必须在排尿反射弧完整的基础上实现,穴位局麻、排尿中枢受影响,或排尿传出环节被阻断,都会使针效减弱或消失。针刺动情期大鼠“次股”使子宫内压和收缩幅度下降的效应,分别于切断优后神经、脊髓、交感干后消失。针刺足三里恢复肌肉疲劳的作用于腰麻后消失。穴位封闭后,针灸升红细胞、白细胞,以及增强白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消失。封闭针刺部位、全身麻醉或封闭交感神经后,针刺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全部或部分被取消。针刺“大椎”对人工发热有降温作用,“大椎”封闭,切除大脑皮质或封闭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后,针刺后再无降温作用。人体足三里部位深部组织封闭,或兔坐骨神经或脊髓腰3、腰《切断,再针刺,脑电不再发生变化。

5。针灸的时机和时间,生理节律对针灸作用有一定影响,如小白鼠胃肠运动功能呈昼夜节律性变化,白天(卯至申时)呈抑制相,谷值时辰在巳时;夜间(酉至寅时)呈兴奋相,峰值时辰在亥时。在亥时电针“足三里”可促进胃排空,在巳时电针则效应不明显。人体胃电振幅酉时大于辰时,酉时艾灸足三里胃电振幅变化不明显,辰时艾灸则明显。艾灸大白鼠“足三里”、“胃俞”对幽门结扎性胃溃疡有预防作用,卯时艾灸优于戌时。家兔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也呈昼夜节律变化,午时较高,酉时较低,在功能较低的酉时电针“足三里”,其促进作用优于在午时针刺。小鼠分四组于卯、午、酉、子时腹腔注入乌头碱,使肝脏谷优甘肽(GSH)含量明显降低。各组GSH含量有近似昼夜节律,峰值在子时,谷值在午时。针刺加给药可使GSH含量明显回升,上升率酉时最高,卯时最低。大白鼠脑与5一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有明显昼夜节律,均是酉时值最高,针刺“涌泉”后,5-HT含量升高以卯时最大,NE含量下降以子时最明显。大鼠视上核神经分泌细胞核体积变化有近似昼夜节律,在印时最小,在子时和午时各有一峰值。卯时针刺“涌泉”使细胞核体积增大最明显。细胞体积左右不同,针刺结果也不同,如卯时左侧小于右侧,针刺后右侧缩小,左侧增大。在肾上腺功能低下时进行针刺,能更强地激活肾上腺功能,增加激素分泌量。

由此可见,机体的功能状态有时相变化,即不同时间处于不同水平。在不同水平下,针灸即显示其不同作用。例外的情况,可能是功能状态未显示时间变化,针灸作用因而也未因刺激时间的不同而不同。

病理发展的阶段不同对针灸作用的影响也不同。如结扎家兔左室冠脉造成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电针”内关”等对此损伤的治疗效应随电针时机而异。结扎期电针疗效最好,结扎前次之,结扎后再电针的效果最差。又如临床治疗疟疾,在发病前2~3h针刺效果最好,发作后针刺效果较差。

施治时间长短对针灸作用也有一定影响。留针或行针时间最佳值因生理指标、病情而异。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无脉症、支气管哮喘等。行针1~3min即可见效,而皮肤痛阈的提高则需10~30min。有实验显示留外和不留针对胆囊收缩功能均有明显促进作用,两次针或灸的间隔时间不同,效应也有不同。针刺治疗急性菌痢,为治疗腹痛可在腹痛复发时再次针刺止痛。而针刺动物膀胱俞引起的膀胱收缩,如果多次针刺,间隔时间过短则可使膀胱收缩效应减弱。针灸次数、疗程和时间对针灸作用也有影响,如针刺大鼠的大椎、命门,7日后可见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明显增强,但若继续针刺,这种效应反见减弱。又如艾灸家兔百会、肾俞,每日1次,连续9次,动物白细胞数、血清总补体含量和血清免疫球蛋白G于灸后逐日上升,第五日达到高峰,此后即逐渐下降。施术顺序对针灸作用也有一定影响,如针刺治疗胃痛,依次取内关、中脘、足三里穴施术,疼痛缓解,留针期间行针顺序相反时,胃痛复作,再以原来顺序行针疼痛又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