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厚朴汤证(伤寒学)

来自中医百科
(用户名被删除)2015年3月25日 (三) 15:35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2.栀子厚朴汤证(Syndrome suitable for Gardeniae and Magnoliae officinalis Decoction)


原文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79)
栀子厚朴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 厚朴四两(炙,去皮) 枳实四枚(水浸,炙令黄)
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原文析义

本条论伤寒下后心烦腹满的证治。伤寒下后,燥实已去,余热未尽,内留于胸中,故心烦。浊气壅滞于腹部,故腹满。胸腹气机壅滞,烦满太甚,则起卧不安。
论中用下法后见腹满者大抵有二;一为胃肠燥实之实满,用承气汤下之;再是太阳病误下后,脾络不和而腹满时痛,主用桂枝加芍药汤。下后烦而不满者亦有二;一是余热未尽,津亏液耗之心烦,用竹叶石膏汤清养肺胃;一为余热未尽,留扰胸膈之心烦,则用栀子豉汤清热除烦。本证下后,见有心烦,又有腹满,据证分析,是心烦卧起不安与栀子豉汤证同,而腹满一证则为本证所独有,可见邪热搏结,已由胸膈至大腹,病更深入一层。故治用栀子厚朴汤,清热除烦,宽中除满。
栀子厚朴汤,方中栀子苦寒,清热除烦;厚朴苦温,行气除满;枳实苦寒,破结消痞。其取栀子清热除烦,而不用豆豉者,是本证邪热较栀子豉汤为甚,非豆豉之宣透所能及。又因未至阳明腑实,则勿须大黄之攻下,然毕竟已入里及腹,故用厚朴、枳实以利气除满。


辨证提要

辨证要点:栀子厚朴汤证,重在邪热与气滞,其辨证要点为心烦,腹满,卧起不安。
病机:邪热留扰胸膈,气机阻滞于腹。
治法:清热除烦,宽中消满。方用栀子厚朴汤。


医案选释

案1:郁证
曹某某,女,72岁。1995年10月26日初诊。心烦懊憹持续2年,近有逐渐加重之势。西医诊断为神经官能症,给服镇静安神药,未见好转,转请中医治疗。刻下心烦,苦不堪言,家人体恤其情,谨慎扶持,亦不能称其心,反遭斥呵。烦躁不宁,焦虑不安,烦急时欲用棍棒捶击胸腹,方略觉舒畅。脐部筑动上冲于心,筑则心烦愈重。并有脘腹胀满如物阻塞之感,伴失眠,惊惕不安,呕恶纳呆,大便不调,溺黄,舌尖红苔腻,脉弦滑。辨证:火郁胸膈,下迫胃肠。立法:宣郁清热,下气除满。处方:栀子14g,枳实10g,厚朴15g。7剂药后,心烦减半,心胸霍然畅通,性情渐趋平稳安静,夜能寐,食渐增,又自进7剂。复诊时仍有睡眠多梦,口舌干燥,口苦太息,小便黄赤等热未全解之症,转方用柴芩温胆汤合栀子厚朴汤,清化痰热,治疗月余而病除。(吕志杰,等.仲景方药古今运用.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

案2:黄疸

李某,男27岁。1986年2月27日初诊。近1月来,脘腹胀满,右肋下隐痛,心烦失眠,卧起不安,经常自服安眠药,才能入睡。一星期前,恶心呕吐,口苦口渴,厌油腻,小便短黄,大便秘结,昨在某医院做肝功能检查异常,诊断为急性黄疸肝炎。查眼白睛及全身皮肤轻度黄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证属阳黄,湿热熏蒸,热重于湿,治宜清热利湿除烦,行气宽中消满。方药:生山栀15g,枳实10g,厚朴10g,茵陈蒿30g。水煎,日服1剂。服药7剂后,口苦及腹满减轻,纳可,心情舒畅,安卧如常。继以原方及甘露消毒丹加减,交替服用2月而愈。(陈明,等.伤寒名医验案精选.学苑出版社,1998.)
辨治思路:案1郁证,为热郁胸膈,下及脘腹,证以心烦懊憹,脘腹胀满为主。虽有腹满,而无疼痛拒按,大便不通等,是无形邪热郁结,非阳明躁实可下之证,故治以栀子厚朴汤清热除烦,宽中消满。案2黄疸,身目尿黄,脘腹胀满,心烦失眠,卧起不安,病为热郁胸膈,下及脘腹,且又兼湿,湿热胶结,故成斯证。故治用栀子厚朴汤清热消滞除满,加茵陈清热利湿退黄。


现代研究

近代多用治于急性胃肠炎、肠伤寒、肝胆疾病、消化不良、神经官能症、菌痢、脱肛、疝气、子宫脱垂等有热郁气滞证者。药理研究证明,本方具有利胆、抑菌、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代谢、增强子宫收缩及增加胃肠节律性蠕动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