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兔 (ST32)
伏兔 (ST32,FuTu)
别名
外沟、外丘。
释名
伏,俯伏。穴位于大腿前面股四头肌隆起处,形似伏兔之状。《针灸大成》:“上有肉起如兔之状”。
出处
《灵枢•经脉》。
定位
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底外缘连线上,当髌骨外上缘上6寸处。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阔筋膜、股直肌、股中间肌;穴区内有股前皮神经和股外侧皮神经,深层有股神经肌支和旋股外侧动静脉及其分支分布。
功用
散寒化湿,疏通经络。
主治
腰膝冷痛,下肢麻痹,疝气,脚气。
运动系统疾病:风湿性关节炎,股外侧皮神经炎,下肢瘫痪,下肢痉挛;
其它:荨麻疹,脚气,腹股沟淋巴腺炎。
配穴举例
配髀关、犊鼻治腿膝疼痛;配环跳、阳陵泉治腰胯痛;配风市、阴市治股膝麻木 (《实用针灸学》)。,
配髀关、犊鼻,有疏通经络的作用,主治腿膝疼痛。
操作
直刺1.0—2.0寸;可灸。
文献摘要
《甲乙经》:寒疝,下至腹腠,膝腰痛如清水,大腹诸疝,按之至膝上。
《千金方》:狂邪鬼语,灸伏兔。
别名
外勾,外丘。
穴义
胃经中的脾土微粒在此沉降堆积。
名解
1)伏兔。伏,停伏、降伏也。兔,卯木也,风也。伏兔名意指胃经气血物质中的脾土微粒在此沉降堆积。本穴物质为气冲穴、髀关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及水湿风气,至本穴后风停气息,随风气飘扬和随经水冲涮的脾土微粒沉降堆积,如停伏之状,故名伏兔。2)外沟、外丘。外,外部也。丘,丘陵、土丘也。外沟、外丘名意指胃经气血物质中的脾土微粒在此沉降堆积且沉降在胃经经脉之外。本穴物质为气冲穴、髀关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及水湿风气,至本穴后风停气息,脾土微粒沉降堆积于胃经之外,故名。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及脾土微粒。
运行规律
地部经水由脾土中渗出后下行阴市穴,脾土微粒则固化于穴周内外。
功能作用
排渗脾土中水湿,固化脾土微粒。
治法
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位置
大腿前面,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6寸处。当股直肌肌腹中。
《针灸甲乙经》:“在膝上六寸起肉间”;《医学入门》:“膝髀罅上六寸向里”。
功效
祛寒湿,利腰膝。
主治
古代记述:腰膝冷痛,下肢麻痹不仁,脚气,寒疝,狂邪鬼语,风劳气逆,少气。
近人报道:下肢瘫痪,膝关节炎,荨麻疹,股外侧皮神经炎。
方例
下肢瘫痪:肾俞,伏兔,阳陵泉,足三里,丘墟,太冲。
刺灸法
直刺1~2寸。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