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仓 (ST4)
地仓 (ST4,DiCang)
跷脉手足阳明之会。
别名
胃维。
释名
地,指下部;仓,仓库。面部分三庭:鼻以上为上庭(天),鼻为中庭(人),鼻以下为下庭(地)。穴在面下庭口角之旁,口腔为容纳水谷食物之处,故名。因其近口角,故又名“胃维”(《针灸甲乙经》、《外台秘要》误作“会维”)。
出处
《针灸甲乙经》。
定位
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简易取穴法:口角向外旁开约0.4寸处是穴。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口轮匝肌,颊肌,穴区内有眶下神经,颏神经,深层有面神经颊支和面动脉分布。
功用
祛风止痛,舒筋活络。
主治
口眼喎斜,口角瞤动,唇缓不收,齿痛,流泪。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
其它:口角炎,小儿流涎。
配穴举例
配颊车治口喎 (《玉龙歌》);配颊车、合谷、巨髎治唇缓不收齿痛 (《腧》)。
配颊车、巨髎、合谷,有祛风通络活血的作用,主治唇缓不收,齿痛。
配颊车、承浆、合谷,有通气滞利机关的作用,主治口噤不开。
操作
直刺0.2寸,或向颊车方向平刺0.5-1.5寸;可灸。
文献摘要
《铜人》:失音,牙车疼痛,颔颊肿,项强不得回顾。
现代研究
(1)面瘫:针地仓透颊车,用电针,效果好。 (2)单纯性流涎:地仓透颊车治疗小儿单纯性流涎 (排除其他口腔疾病所致的流涎),也有较好效果。
别名
会维,胃维。
穴义
胃经地部经水在此聚散。
名解
1)地仓。地,脾胃之土也。仓,五谷存储聚散之所也。地仓名意指胃经地部的经水在此聚散。本穴物质为胃经上部诸穴的地部经水汇聚而成,经水汇聚本穴后再由本穴分流输配,有仓储的聚散作用,故名地仓。(地仓穴之所以在头之地部,而不在脾胃所主的腹部,乃地仓穴为一身之粮仓,国家之粮库,为君皇所管辖,头乃皇室之位,故穴在头而不在腹。)2)会维、胃维。会,相会也。胃,胃经气血也。维,维持、维系也。会维、胃维名意指穴内的气血物质对人体的正常运行有维系的作用。胃为人的后天之本,人的头部及身体中下部的气血要靠本穴输配,本穴气血的输配正常与否直接维系着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是否正常,故而名为会维、胃维。3)跷脉手足阳明之会。本穴物质既有天部之气又有地部之水,气血物质同合跷脉阴阳相济之性,故为跷脉足阳明之会。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及经水气化之气。
运行规律
地部经水一是向大迎穴分流,二是向人迎穴分流,三是部分经水气化后交于阳跷脉。
功能作用
分流胃经地部经水,为阳跷脉提供阳热之气。
治法
寒则通之补之,热则泻之。
位置
面部口角外侧,上直瞳孔,近鼻唇沟下端处。当口角旁4分,目中线上。
《针灸甲乙经》:“侠口傍四分,如(略)近下是”;《针方六集》:“直缝中”。
功效
祛风邪,通气滞,利机关。
主治
古代记述:口眼歪斜,言语不能,音哑,流涎,手足痿{90}不能行,狂风骂詈挝斫人,小儿大便不通,饮食不收,水浆漏落,眼{89}动不止,目不得闭。
近人报道: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鹅口疮。
方例
三叉神经痛:地仓,鱼腰,四白。
流涎:地仓、颊车、中脘、幽门、大陵、下巨虚、然谷。
鹅口疮:地仓、合谷。
中风口眼歪斜:地仓、颊车、合谷、内庭、太冲。
刺灸法
捏起口角部肌肉,向颊车沿皮透刺1~1.5寸。
其它
交会穴:《针灸甲乙经》:跷脉、手足阳明之会;(《针灸大成》“跷脉”作“阳跷”);《针灸聚英》:补充任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