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溜 (KI7)
复溜 (KI7,FuLiu) 经穴
别名
伏留、复留、伏白、昌阳、外命。
释名
复,又作“伏”,隐伏;溜,流动。足少阴肾经脉气至此深伏而行。穴后方当比目鱼肌下端移行于跟腱处,故别名“伏白”(《针灸甲乙经》)。又当昌阳之脉(足少阴经在小腿部的支脉)处,故别名“昌阳”(《针灸甲乙经》)。
出处
《灵枢•本输》(名作“复留”)。
定位
在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母长屈肌;穴区内有隐神经分支、小腿内侧皮神经和大隐静脉属支分支,深层有胫神经肌支和胫后动脉分支分布。
功用
补肾益阴,温阳利水。
主治
泄泻,肠鸣,水肿,腹胀,腿肿,足痿,盗汗,身热无汗,腰脊强痛。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肾炎,睾丸炎,尿路感染;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小儿麻痹后遗症,脊髓炎;
其它:功能性子宫出血,腹膜炎,痔疮,腰肌劳损。
配穴举例
配合谷治多汗、无汗、少汗;配肝俞、脾俞治泄泻、水肿;配丰隆治四肢肿 (《腧穴学》)。
配合谷,有调和营卫的作用,主治多汗,无汗或少汗。
配肝俞、脾俞,有舒肝益肾,健脾除湿的作用,主治泄泻,水肿。
操作
直刺0.5-1.0寸;可灸。
文献摘要
《大成》:主肠澼,腰脊内引痛,不得俯仰起坐。
《金鉴》:主治血淋,气滞腰痛。
《玉龙歌》:无汗伤寒泻复溜,汗多宜将合谷收,若然六脉皆微细,金针一补脉还浮。
别名
伏白,昌阳。
穴义
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再次吸热蒸发上行。
名解
1)复溜。复,再也。溜,悄悄地散失也。复溜名意指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再次吸热蒸发上行。本穴物质为照海穴传输来的寒湿水气,上行至本穴后因其此再次吸收天部之热而蒸升,气血的散失如溜走一般,故名复溜。2)伏白。伏,隐藏、埋伏也。白,肺性之气也。伏白名意指本穴吸热溜散的水气隐伏着肺金之气的凉湿之性。本穴物质为照海穴传来的寒湿水气,在本穴吸热后温度上升而变为肺金之性的凉湿之气,故名伏白。3)昌阳。昌,昌盛繁荣也。阳,阳气也。昌阳名意指肾经阳气至本穴后才变为昌盛繁荣之状。本穴物质为照海穴传来的寒湿水气,在本穴吸热后变为了天部的阳气,肾经阳气在此变得繁荣昌盛,故名昌阳。4)肾经经穴。经,经过也,动而不居也。本穴物质为吸热上行的天部阳气,经过本穴动而不居,故为肾经经穴。5)本穴属金。属金,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肾经的天部阳气,性温热,与肺金之气同性,故其属金。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性温热,与肺金之气同性。
运行规律
散热后循肾经横传于交信穴。
功能作用
补肾益气。
治法
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或多灸,热则泻针出气。
位置
小腿内侧面,太溪直上2寸,跟腱前方凹陷处。
《灵枢•本输》:“上内踝二寸,动而不休”;《神应经》:“与太溪相直”;《针灸集成》:“在交信后五分,与交信平排。”
功效
理肠、益肾、利水、止汗。
主治
古代记述:水肿、肠鸣、腹痛、腹胀、腹泻、骨寒、寒热、汗出不休、盗汗、嗌干、目{11}{11}、耳鸣、耳聋、消渴、失音、涎出、鼻中痛、四肢肿、舌卷不能言、腰脊痛、闪挫脊膂、浮肿、痿证、滞产。
近人报道:肾炎、尿路感染、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急性腰扭伤、下肢瘫痪、足跟痛、脑外伤后遗症。
方例
风逆四肢肿:丰隆、复溜、大都。
嗌干:复溜、照海、太冲、中封。
肠{109}:会阳、复溜、束骨。
水肿气胀满:神阙、复溜。
汗症:合谷、复溜。
肾炎:志室、复溜。
消渴:肝俞、脾俞、复溜。
刺灸法
直刺0.3~1寸。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其它
经(金)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