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包 (SP21)

来自中医百科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大包 (SP21,DaBao)脾之大络

文件:SP21.jpg


释名

包,包容。脾之大络,布于胸胁,包罗于此处,故名。


出处

《灵枢•经脉》。


定位

在胸胁部腋中线上,当第6肋间隙处。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前锯肌、肋间外肌;穴区内有第6肋间神经外侧皮支,深层有胸长神经和胸长动脉分支分布。


主治

胸胁胀满,咳嗽,气喘,胁肋痛,全身疼痛,四肢无力。

呼吸系统疾病:哮喘,胸膜炎;

其它:心内膜炎,肋间神经痛,全身疼痛,无力。


配穴举例

配支沟、阳陵泉治胸胁痛;配阳陵泉、曲池治全身尽痛、四肢无力 (《实用针灸学》)。


操作

斜刺或向后平刺0.5-0.8寸;可灸。


穴义

脾经气血由此回归脾脏。


名解

1)大,穴内气血涉及的范围为大、为广也。包,裹也、受也。本穴物质为大包穴上部区域流落下来的地部经水,因本穴位处肉之陷的低地势点,地部的泥水混合物在本穴汇聚并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内传脾脏,气血物质在此有如收裹之状,故名大包。2)脾之大络。络,联络也。本穴物质为地部经水汇聚而成,且为各经流散于经穴之外的地部水液,经水中包含众多的脾土物质,并由本穴回流脾脏,本穴有联络各部脾土物质的功用,故为脾之大络。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脾土微粒和经水和混合物。


运行规律

由体表回流脾脏。


功能作用

汇聚体表阴浊回归脾脏。


治法

寒则通之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