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添加744字节 、 2015年5月17日 (日) 23:51
无编辑摘要


=解释一=

证名。《素问•至真要大论》:“寒清于中,感而疟,大凉革候,咳,腹中鸣,注泄鹜溏,名木敛。”《张氏医通•大小府门》:“鹜溏中,中寒糟粕不化,色如鸭粪,所以澄彻清冷,小便清白,湿兼寒也。附子理中汤。”《金匮翼•泄泻诸症统论》:“鹜溏者,水粪并趋大肠也。夫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脾气衰弱,不能分布,则津液糟粕并趋一窍而下,《金匮》所谓脾气衰则鹜溏也。又寒气在下,亦如令人水粪杂下,而色多青黑,所谓大肠有寒则鹜溏也。”参见寒泄条。



=解释二=


鹜即鸭。鹜溏,是说如鸭之大便,水粪杂下。(金匮教材)
(用户名被删除)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