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添加2,610字节 、 2015年3月26日 (四) 17:06
无编辑摘要
眉冲 (BL3,MeiChong)

[[文件:UB3.jpg]]



==别名==

小竹。



==释名==

眉,眉头;冲,直上。穴当眉头直上入发际处,故名。



==出处==

《脉经》。



==定位==

在攒竹直上人发际0.5寸,神庭与曲差连线之间。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额肌;穴区内有滑车上神经和动脉的分支,深层有面神经颞支和额动脉分支分布。



==功用==

散风清热,镇痉宁神。



==主治==

头痛,眩晕,目视不明,鼻塞,癫痫。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头痛,眩晕、癫痫;

其它:鼻塞。



==配穴举例==

配印堂、合谷治前额头痛;配迎香、合谷治鼻炎 (《实用针灸学》);配百:会、风池治头痛目眩;配太阳、鱼腰治视物不明 (《腧穴学》)。

配百会、风池,有平肝熄风,镇静止痛的作用,主治头痛,目眩。

配太阳、鱼腰,有清热明目镇痛的作用,主治视物不明,目痛。



==操作==

平刺0.3-0.5分;不宜灸。



==文献摘要==

《千金方》:苦头痛,针眉冲。

《大成》:主五痫,头痛鼻塞。



==别名==

小竹,星穴。



==穴义==

膀胱经气血在此吸热向上冲行。



==名解==

1)眉冲。眉,眼框上的毛发也,其色黑,此指穴内的气血物质为寒冷的水湿之气。冲,冲射也。眉冲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吸热向上冲行。本穴气血为攒竹穴传来的水湿之气,上行至本穴后散热冷缩,受外部所传之热寒冷水气复又胀散,胀散之气则循膀胱经向上冲行,故名眉冲。2)小竹。小竹,此为从类象的角度言穴内气血的特征的。本穴物质为攒竹穴传来的水湿之气,相对于头部其它经脉的气血来说它温度较低,即使是在本穴吸热上行气血量也不大,如同纤细的小竹一般,故名小竹。3)星穴。星穴,此为从类象的角度言穴内气血的特征的。本穴物质为攒竹穴传来的水湿之气,相对于头部其它经脉的气血来说它温度较低,即使是在本穴吸热上行气血量也不大,如同遥远的星星般细小,故名星穴。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较低温态的水湿之气。



==运动规律==

循膀胱经传输于曲差穴。



==功能作用==

吸热生气。



==治法==

寒则泻之或先泻后补,热则补之。
(用户名被删除)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