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珍言录·内科·血证(附:瘀血)

来自中医百科
52166tangao讨论 | 贡献2015年6月27日 (六) 17:10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凡治血者,必先以祛瘀为要。== 凡治血者,必先以祛瘀为要。(清·唐容川血证论》) '''解释''' 唐容川说:“...”)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凡治血者,必先以祛瘀为要。

凡治血者,必先以祛瘀为要。(清·唐容川血证论》)

解释 唐容川说:“吐便漏,其血无不离经。凡系离经之血,与荣养周身之血,已睽绝而不合。其已入胃中者,听其吐下可也。其在经脉中而未入于胃者,急宜用药消除,或化从小便出,或逐从大便出,务使不留,则无余邪为患。此血在身,不能加于好血,而反阻断新血之化机。故凡血证,总以去瘀为要。”又指出:“凡吐衄,无论清凝鲜黑,总以去瘀为先。”唐氏这些经验,是值得借鉴的。

失血之余,虽有烦热渴干等证,总由阴虚火亢,治之必须滋其阴气。

失血之余,虽有烦热渴干等证,总由阴虚火亢,治之必须滋其阴气。(清·王旭高王旭高医书六种》)

解释 失血之后的烦热口干,多为胃津肾液告伤之象,玉女煎生脉散竹叶石膏汤等均可选用。

夫血虽生于心,藏于肝,实则统于脾。古人治血证,每以胃药收功。

夫血虽生于心,藏于肝,实则统于脾。古人治血证,每以胃药收功。(清·程杏轩杏轩医案·辑录》)

解释 此为出血证血止后营血尚亏的治法。所谓“每以胃药收功”,指出虽有血虚,但宜以调养胃气为主。以胃为阳土,与脾同属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胃气调,饮食日增,水谷精气游溢,生生不息,不补血而血自充足,实为培本之谋。

吐血三要法: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

吐血三要法: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明·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解释 缪氏吐血三要法,是针对明末一些医生治吐血不辨证的偏向提出的。他说:“今之疗吐血者,大患有二:一则专用寒凉之味,如苓、连、山栀、四物汤黄柏知母之类,往往伤脾作泄,以致不救;一则专用人参,肺热还伤肺,咳嗽愈甚。”(卷二·吐血)故所谓不宜止血,指不宜以苦寒凉血止遏;不宜伐肝,指不宜以香燥辛热之品劫夺肝胃之阴,使肝经气火更旺;不宜降火,亦指不宜苦寒清降。

吐衄之证,世医率用寒凉止血,不知血得寒则凝,血止之后,必有瘀凝胃络,或为胸胁疼痛,或至夜微热不除,而殆余患者多矣。

吐衄之证,世医率用寒凉止血,不知血得寒则凝,血止之后,必有瘀凝胃络,或为胸胁疼痛,或至夜微热不除,而殆余患者多矣。(清·王旭高王旭高医书六种》)

解释 吐之证,若审其果为实火迫血妄行,寒凉之剂当为可用,如大黄黄连泻心汤,《金匮要略》早有明训。若非由实火所致而率用寒凉止血,则血虽止而遗患无穷。王氏此语,正是指此而言。

清肺通络,顺气豁痰,不专止血而血自止,为治咳血之巧法,学者宜注意之。

清肺通络,顺气豁痰,不专止血而血自止,为治咳血之巧法,学者宜注意之。(《重编全国名医验案类编》引何康臣按语)

解释 咳血,是指咳而伤及肺络,络损则血溢,其本在咳,故治之者宜使肺气清肃,气顺痰出,其血自止。不可一见咳血,便滥投寒凉止血之药。

杂病衄者,责热在里;伤寒衄者,责热在表。

杂病衄者,责热在里;伤寒衄者,责热在表。(清·程杏轩医述》引黄仲理语)

解释 杂病见鼻衄,大多由肺经蕴热或肝火上扰所致,故病在里;而伤寒见鼻衄,多为阳气郁怫过甚,损伤阳络而成,《伤寒论》有“伤寒,脉浮紧,不发汗,而致者,麻黄汤主之”,故其病在表。

若衄多,服凉剂不止,系内虚而外假热。

若衄多,服凉剂不止,系内虚而外假热。(清·林珮琴类证治裁》)

解释 林氏主张选用《千金当归汤当归一钱,炮姜五分,白芍阿胶黄芪各一钱半。

溺血日久,屡用清利药不效,补中益气汤加车前良验。

溺血日久,屡用清利药不效,补中益气汤加车前良验。(清·程杏轩医述》引《见闻录》)

解释 溺血日久者多虚,其治用补中益气汤者,当有气短乏力、舌淡脉弱、尿血色淡红诸气虚证。车前草及子均有治尿血的功效。《普济方》以车前子末治血淋,《外台》则以车前草绞汁治尿血

血瘀在内,则时时体热而黄。

血瘀在内,则时时体热而黄。(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解释 瘀血发黄,当有小腹急结,小便自利,大便自利,脉涩诸证,方选桃仁承气汤。《临证指南医案·诸痛门》有案云:“久痛必入络,气血不行,发黄,非疸也。”处方为旋覆花新绛青葱桃仁当归尾,提示久痛发黄不可作温热黄疸治,当从瘀血着眼。其辨证要点,在小便不利与不利。

无论何病,交节病作,乃是瘀血。

无论何病,交节病作,乃是瘀血。(清·王清任医林改错》)

解释 每逢时令气其恙必作者,可从瘀血论治,此为王氏独到之经验。想必此类病证经久难愈,经络中必有瘀血凝痰混处。然虚证亦有交节发作或加重者,故叶天士有“交节病变多属于虚”之说,不必尽从瘀血论治。故遇交节病作,不可拘属瘀一说,当据具体表现而分别对待。

胃病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卷八·胃脘痛)

胃病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卷八·胃脘痛)

解释 此语提示胃病日久不愈者,不可泛投温补之剂,当注意痰瘀等病理产物。

血瘀亦令人自汗盗汗。

血瘀亦令人自汗盗汗。(清·王清任医林改错》)

解释 王氏自释云:“醒后出汗,名曰自汗;因出汗醒,名曰盗汗,盗散人之气血,此是千古不易之定论。竟有用补气固表、滋阴降火,服之不效而反而加重者,不知血瘀亦令人自汗盗汗,用血府逐瘀汤一两付而汗止。”自汗、盗汗为血瘀所致,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但用活血祛瘀方治自汗、盗汗必须见有瘀血体征,不可盲目施治。

泻肚日久,百方不效,是总提瘀血过多。

泻肚日久,百方不效,是总提瘀血过多。(清王清任医林改错》)

解释 总提,俗称胰子王清任治此证主张用膈下逐瘀汤五灵脂当归川芎桃仁丹皮赤芍乌药元胡甘草香附红花枳壳等)。但瘀血腹泻,应有瘀血的表现,如腹痛拒按,痛处不移,屡经服健脾理中,或温肾固涩等俱不效者,方可用之。

瘀血不去,新血终不得生,若徒养血,适以添瘀。

瘀血不去,新血终不得生,若徒养血,适以添瘀。(清·王旭高王旭高医书六种》)

解释 此为王氏就抵当丸之治妇人石瘕病而言。全文为:“石瘕之证,因寒气客于子门,气不得通,恶血留止,其始生也,少腹有块,大如鸡卵,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可导而下,经有明文。世医治此证,终不敢议导下,但用养血和营,以为稳当,不知瘀血不去,新血终不得生,若徒养血,适以添瘀,是犹养虎为害也。余尝遇此证,令服此丸,下污泥血块少许,其腹胀痛稍松。”此语非仅适用石瘕病的治疗,凡血虚而有瘀者亦宜。

干血与寻常瘀血不同,瘀血尚可以气行之,干血与气相隔,故用啮血诸虫以蚀之。

干血与寻常瘀血不同,瘀血尚可以气行之,干血与气相隔,故用啮血诸虫以蚀之。(清·唐容川血证论》)

解释 唐氏认为,干血的形成,由瘀血被气火煎熬,其证必见骨蒸劳热,肌肤甲错,皮起面屑,治疗非寻常行气活血之药所能见效,应选虫类药,方如仲景大黄蛰虫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