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史

来自中医百科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①医学通史著作。陈邦贤著。1914年陈氏号召成立医史研究会,并草拟中国医学通史研究提纲,发动全国有志者研讨。1919年《中国医学史》撰成刊行问世,1936年修订,收入《中国文化史丛书》。书分上古医学、中古医学、近世医学、现代医学与疾病史5篇,是中国第一部医学通史著作,比较系统地叙述了中国医学发展的全过程,力图揭示医学发展之“沿革”和“进化理由”。新中国建立后,于1957年出版第三次修订本。其内容在全国医史研究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大大丰富,突出医学成就,唯物史观增强,学术价值明显提高。该书分中国医学发展为原始社会医学、夏商时代医学、周代及春秋战国医学、秦汉医学、魏晋南北朝医学、隋唐时代医学、两宋医学、金元医学、明代医学、清代医学、太平天国及辛亥革命后医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学、疾病史与中国历代医学大事年表等14章。作者自序概括所言: “我在1919年所写第一部《中国医学史》,是为研究兴趣而写的”,“1936年所写的第二部中国医学史(《中国文化史丛书》),业经日人山本成之助译成日文,在东京出版。……这次依据读者提出很多意见,就个人现在思想水平和政治水平,加以修订,这是我第三部中国医学史,观点、方法容有未当”。此书第一版由上海医学书局出版 (1920年); 第二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1937年); 第三版仍由商务印书馆刊行 (1957年)。②医史丛书。陶炽孙编。此书选收几位名医及医史学家所撰有关医学史、医学教育方面的专著内容或论文编成。包括陈邦贤 《中国医学史》、伍连德《吾国远古外科考》、《中国的医学教育》、俞凤宾 《中国医学流源》等。1933年由东南医学院出版印行。③医史著作。杨叔澄编。全书分述开创时代(上古至周秦)、医学全盛时代(两汉至唐)、演进时代(宋至明)及演变时代(清至现代)。其中又以清代医学的盛况、现代医学的趋向为重点,于中医药学、针灸、医家、医药学著作、医政等内容阐介尤详。1938年由北平聚魁堂装订讲义书局及华北国医学院刊行。④医史著作。刘伯骥编。此书按一般医学通史断代分期法,将中医学史分为上古、周秦、汉代、两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清等9个时期予以介绍。编者概述中国医学之起源、沿革、演变、流派及各家之医旨疗术,中医学传入朝鲜及日本之过程等内容,并略引西洋医学作为旁证对照。全书资料较丰富,为台湾所出版同类书籍之较有影响者。末题中华民国六十三年(1974年)华冈出版社出版。⑤医史著作。车离编。全书将中国医学史分为奴隶、封建前期、封建中期、封建后期、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等6个时期。书中论述各期主要医学成就。全书主要用哲学观点对各个时期的医学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进行历史的、阶级的分析。对唐代医学分科大发展、金元学术争鸣、明清医学的革新方向等,着重阐明其历史作用和意义。对《内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等重要医学著作着重讨论它们的价值和影响。书末附中国医学史大事年表。1979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⑥医史著作。此书作为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先后曾3次修订。最初由北京中医学院主编,当时主要参考中医研究院9种教材之一的《中国医学史》与《中国医学史简编》,又于1963年邀请全国医史专家多人分工编撰而成。该书先采用社会发展史分期法,比较系统叙述中国医学发展的全过程,注重历代医学家的创造性贡献。再版于70年代中,由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研究室主持修订。其分期改用按各个时期医学发展的特点,并注重吸收全国医史研究所取得的成就,针对学生要求将内容予以增删,编纂。1983年由甄志亚等重编时,除保持前一版特点外,内容有所补充,并更多地吸收医史界科研新成就。此编列述医药的起源,早期的医药卫生实践,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医学各科的突出成就与金元医家的创新,医药学在实践和理论上的新发展,近百年的中国医学等内容。以上三版,均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⑦医史著作。甄志亚著。全书按中国医学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各个时期发展的特点,分8章。论述医药的起源、早期的医药卫生活动、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医药学分科全面发展、学术争鸣与学派形成、医药学的新发展、近百年的中国医药学及中国医药学发展的新阶段,系统介绍中医药学发展概况和历代著名医家的贡献,并介绍我国少数民族医学史。书末附中国医学大事年表。1987年由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⑧医史著作。陕西中医学院编。全书分8章,概述传说时期、夏至春秋、战国至东汉、三国至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民国等8个时期中医学发展概况。书中选讲部分,概述维吾尔、彝、苗、藏、蒙古、傣族等6个少数民族医学发展概况。书末附中国历史年代简表及中国医学大事年表。1988年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⑨医史著作。姒元翼编。全书分9章。1~8章着重讨论中国医学起源及其积累、形成、学术、成长、学术争鸣、发展新趋势、发展的两种方向和新中国的卫生事业成就;最后1章以中医学发展历程、成就、障碍、规律、发展趋势为结语。书末附中、西医学史发展对照表。1984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⑩医史著作。甄志亚主编。系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之一。除引言外,共分7章,分别讲述医药学的起源、早期的医药卫生实践、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医药学的突出成就与医学的创新、医药学在实践和理论上的新发展、近百年的中国医药学等内容。书末附有大事年表、人名索引及书名索引。本书系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之一,资料比较丰富,对于充实医史学的教学内容、改进其教学方法及提高质量均有所裨益。此书于1991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

  1. 余瀛鳌,李经纬 主编.中医文献辞典.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第68-69-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