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傅山

来自中医百科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余傅山,明·正统、嘉靖年问歙县余家山人,生卒年月不详。

明代《弘治徽州府志》载。余氏早年曾为湖北钟祥令。工儒通医.后自任所归,得隐者医术,方正式从医,成为新安名医之一.堂弟余淙从其学,后被人尊为新安余氏医学世家开山名师.再传弟子吴昆。也是著名医家,其医著在中医界颇有影响.余傅山对余淙不仅尽授其医学技艺,更嘱咐余淙重视医德。曾以“士人遭际不遇,诚能益世利人,斯不负所学”之语,告诫余淙,要求他对个人的遭遇不要过于注重,重要的是能以所学知识为社会,为人民做出有益的贡献。余淙后果从师言,兢兢业业为病家服务。

其著现已发现有《余傅山医案》,《论医汇粹》等。前书于清朝乾隆年间,由著名喉科专家郑梅涧在歙西环山友人方成培(字岫云)处觅见。遂录而藏之,使此书得以留传。后书全名为《乌聊山馆医论汇粹》,徽州新安医学研究所发现抄本一册。全书内容实际上系明代嘉靖癸卯年(1543年)十月十三日,余氏与新安名医汪宦吴篁池汪双泉等交流学术见解的记录。所涉内容有:脉法伤寒杂证妇科儿科以及临证治验等。

余傅山关于医学的新见解主要是:寒邪入里统归脾胃说。认为:伤寒凡邪入里。脾胃主之,非他脏所而传也。从临床实践中,他感到:太阳之邪入胃。则不传阳明经络:阳明经邪人胃,则不传少阳:少阳经邪入胃,则不传三阴。还以《伤寒论》一百九十二条、三百七十三条作证,前者乃太阳之邪复返阳明胃的冽证。后者系厥阴之邪入阳明胃腑的例证。并就《伤寒论》用方来证明其说。他说:邪热入里,用大小承气汤攻之。所以导肠胃之实。寒邪传里,用附子理中、四逆,所以温脾之寒.余氏强调寒邪人里统归脾胃之说,意在说明凡见伤寒传经。均应重视治疗太阴、阳明,并使之不再传它经。余傅山此说既是对李东垣脾胃学说内容的发扬,又证明了寒邪传里,实则阳明,虚则太阴说。此对《伤寒论》的研究有一定的启示。

余氏另一新见解是,伤寒直中为内伤兼外感说.他认为:夫三阴之经,其经里。其位僻,外邪安能遂伤之?其必饮食寒冷,停滞于中,胃气已亏。不能充卫经络,又复不慎,外感寒邪,由是邪乘各经之虚,直人于里,内外夹攻.而阴证作。故伤寒直中的形成是。三阴必内伤,而后邪中之。9余氏通过对《伤寒论》少阴证麻黄附子细辛汤中发表药与温里药的组成分析,认为该方内外兼治,即因其有内伤外感二者而然。余氏此论对《内经》“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说,有所证明,对寒邪直中之病有较深入的阐发.

余氏临证立方,深为郑梅涧所赏识,被其称为。不愧为明哲之士”。对余氏深谙医理,认真临证,掌握熟练的切脉技艺,郑氏颇为叹服。《论医汇粹》中记载有余氏关于切脉的论语,可证其诊脉的丰富经验。如对洪、大脉的区分,他认为可以动静二字概括之,前者脉动上下左右较明显,后者相对为静。义通过切脉沉取否来分辨曰:“浮中沉三候俱大,其势涌跃而高者,洪脉也;浮则大,沉则否,形状扁阔而能高耸者,大脉也。”倘若余氏无丰富的临床实践,岂能有如此深刻的体验与描述。

[1]

  1. 李济仁主编,新安名医考,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90.07,第13、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