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著名伤寒学家及其研究伤寒的著作(伤寒学)

来自中医百科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历代著名伤寒学家与伤寒专著

伤寒学之经典著作《伤寒论》,迭经战乱兵燹,辗转传抄,分合隐现,版本歧出,原貌早非。复缘于地域南北有别、文字古今异义等因素,致后人学之,倍感困惑难解,故而注释之学,渐成风气,诸子争鸣,百花齐放,以至于派生出伤寒学术研究之一个重要领域,伤寒著作的研究,渐成伤寒学术研究的重要任务。

历代伤寒学家,在对伤寒著作进行研究时,其体裁与类别,几乎采用了所有的文献整理研究形式,丰富多彩,体现了文献研究尤其是医学文献研究方面的最高成就。本节所论之出发点,不以文献学研究形式立论。而欲求明确表述伤寒学术发展之脉络,本应以学术思想和观点为据而条列之。然限于各种因素,亦难以从之。

据统计资料表明,治伤寒学之医家而有成就者,多达数百上千。欲求全面系统介绍,力有不逮。今取林亿完成校刊《伤寒论》为始,下至清末,选择学术发展史上影响较大之著名伤寒学家及伤寒专着,大略以时序之,予以简要介绍。

韩祗和与《伤寒发微论》

韩祗和,生平不详,约生活于1030~1100年间。据《伤寒微旨论》病案记载,韩氏曾于“邢磁二郡”(今河北邢台磁县),“怀卫二郡”(今河南泌县、汲县)及“滏阳”(在今河北境内)等地行医,或可推断韩氏原籍在今河北、河南两省交界地区。

韩氏对外感热病研究精深,于1086年撰成《伤寒微旨论》2卷,2万余字。其书《宋史•艺文志》不载,陈振孙《书录解题》载书名而不著作者。内容多散见于《永乐大典》,俱标韩祗和之名。王好古《阴证略例》间引其文,而原本早佚。今之所传,多源于《四库全书》辑复本,《四库全书提要》曰:“今采掇荟萃,复成完帙,谨依原目,厘为上下二卷。陈振孙所称之原序,则《永乐大典》不载,无从采补。”现存《四库全书》本、乾隆间吴县袁祷贞节堂抄本、咸丰四年甲寅(1854)新昌庄肇麟校刊《长恩书室丛书》单行本、上海千顷堂书局石印本等,并见《墨海金壶》、《珠丛别录》、《半亩园丛书》等。

全书自伤寒源到复证,论述辨脉、汗、下、温中等治疗大法及方和蓄血、发黄等证,并附方论、治案。大要阐发仲景之旨而变通其间。着重论述辨脉、辨汗下、温中等诊治大法,意在发明仲景未尽之义,突出阐论了《伤寒论》辨证论治的精神。是书学术观点,有一定的创新之处。首次提出伤寒传足不传手说,提倡“脉在证先”观点,主张根据四时选方用药,创方37首,于阴黄证治发明尤多。倡用辛凉解表之法,所制方剂多用柴胡、簿荷、石膏、知母等辛凉清解之品。这不仅在习用温药普治外感病的当时具有补偏救弊之功,对于后世温病学的形成也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据《四库全书提要》所评,①其“可下篇”不立汤液,惟以早下为大戒,盖为气质禀弱者言。然当以脉证相参,知其邪入阳明与否,以分汗下,不宜矫枉过正,竟废古方。②“可汗篇”分阴盛阳虚、阳盛阴虚、阴阳俱盛三门,俱能师仲景而神明其意。③汗、下、温三法,分按时辰而参之脉理病情,颇能见微知着。④以阳黄归之过下亡津,于《金匮》发阳、发阴之论研析精微,不特伤寒之黄切中窍要,而杂病之黄亦可类推。

王履《医经溯洄集》对韩氏之着,颇有微词。其曰:韩祗和着《微旨》一书,纯以温暑立论,而即病之伤寒反不言及,此已是舍本求末,全不能窥仲景藩篱。又以夏至前胸膈满闷、呕逆气塞、肠鸣腹痛、身体拘急、手足逆冷等视为温暑,谓与仲景三阳寒证脉理同而证不同,遂别立温中法以治。夫仲景所叙三阳寒证,乃是冬时即病之伤寒,故有此证。今欲以仲景所叙三阴寒证求对于春夏温暑之病,不亦昏乎?由此亦可知《微旨》学术特色之一斑。

庞安时与《伤寒总病论》

庞安时(约1042~1099),字安常,自号蕲水道人,蕲水(今湖北浠水县)人。出身于世医家庭,自幼聪明好学,读书过目不忘。取黄帝、扁鹊脉书研读,不久即通晓其说,并能阐发新义,时年未及弱冠。后病耳聋,进一步钻研《灵枢》、《太素》、《甲乙经》等医籍,经传百家与医药有关者,亦无不涉猎,融会贯通。庞氏医术精湛,品德高尚。四方之请者,日满其门;行医不汲汲于利,声望崇高。安时与东坡、庭坚素来交厚,黄庭坚言:“庞安常自少时善医方,为人治病,处其生死多验,名倾江淮诸医。然为气任侠,斗鸡走狗,蹴鞠击球,少年豪纵,事无所不为,博奕音伎,一二所难,而兼能之。家富多后房,不出户而所欲得,人之以医聘之也,皆多陈其所好,以顺适其意。其来也病家如市,其疾已也,君脱然不受谢而去之。中年乃屏绝戏弄,闭门读书,自神农、黄帝经方,《扁鹊八十一难经》、皇甫谧《甲乙》,无不贯穿。”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代名医之风采。

安时尝谓仲景之书乃日用之书,故摘其大要,论其精微,补其未备,结合己见,历30余年,撰成《伤寒总病论》,对仲景思想做了补充和发挥,认为六经即《内经》之六经,发六经实质争论之端。其突出特点是着意阐发温热病,主张把温病和伤寒区分开来,对外感病学是一大发展。

庞氏生平著作颇丰,除其代表作《伤寒总病论》外,尚有《难经解义》、《主对集》、《本草补遗》、《验方书》、《庞氏家藏秘宝方》等,惜已散佚。

《伤寒总病论》6卷,附《音训》1卷、《修治药法》1卷,公元1100年刊行。现存《四库全书》本、道光三年癸未(1823)黄氏士礼居复宋刻本、1912年武昌医馆重刻本、193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铅印本等。

其第1卷乃叙论及六经等篇;第2卷论汗、吐、下可不可,及用水用火和表温里之法;第3卷论结胸、痞气、阴阳毒、狐惑百合、痉湿暍,及杂病劳复等证;第4卷论暑病时行、寒疫斑痘等证;第5卷论天行温病,及变哕变黄、败坏等证,复附以小儿伤寒证;第6卷载冬夏伤寒发汗杂方,及妊娠伤寒方,伤寒暑病通用剌法,伤寒温热病死生证,及附以差后禁忌、仲景脉说、华佗内外实辨。

是书编撰特点,主要体现于下:①按证分类,重编伤寒:首先按六经原文次序,分列六经诸证,阐明疾病循脏腑经络传变之理;其次在六经分证基础上,对具体病证再立章节,标明其证候治法及方药。如此则纲举目张,颇切实用,是伤寒学研究方面分证归类法之先导。②伤寒温病,鉴别异同:谓二者死生不同,形状各异,治别有法。专篇讨论天行温病因证脉治,并对急性热病提出有效方药,为后世温病学的创立开辟了门径。③强调正气,注重摄生:认为人体发病与否,与正气强弱密切相关。是以善知摄生者,则可防御疾病。④方药应用,变通灵活:临证治病用药,应因地、因人、因时制宜,师古而不泥。

本书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于:①引证仲景原文,大多支离不全;②对某些疾病的认识,较为模糊不清;③存在唯心及迷信倾向。汪苓友评曰:庞氏论中虽间有发明仲景之处,然其用药亦寒热错杂,经络不分,即如苏子瞻所传圣散子方,一例载入,殊为骇观。

朱肱与《南阳活人书》

朱肱(约11世纪至12世纪间),吴兴归安(今浙江归安)人,元佑3年(1088)进士。字翼中,号无求子,晚号大隐翁,曾官奉议郎,人称朱奉议。其志不在仕途,退而酿酒着书。其间对《伤寒论》深有研究,值朝廷重视医学,遍求精于医术之人,遂被征为医学博士,后(1115年)因书东坡诗获罪贬于达州(今四川达县),次年还为朝奉郎提点洞霄宫。

据天启《吴兴备志》云:朱肱,吴兴人。善论医,尤深于伤寒。在南阳时,太守盛次仲疾,因论经络之要,盛君立赞成书。盖潜心二十年而《活人书》成,道君朝,诣阙投进,得医学博士。肱之为此书,固精赡矣。尝过洪州,闻名医宋道方在焉,因携以就见。宋留肱款语,坐中指驳数十条,皆有考据。肱惘然自失,即日解舟去。由是观之,人所学固异耶?将朱氏之书亦有所未尽耶?后之用此书者,能审而择之则善矣。

朱肱潜心研究伤寒20年,先于大观3年(1108)着成《伤寒百问》6卷,类聚伤寒条文,设问答百题。流传过程中渐有残缺。至政和元年(1111)重加校正,张蒇作序,终成20卷,更名《南阳活人书》。政和8年(1118)因各本刊误颇多,且证方分卷,仓促难检,乃重为参详,修改百余处,命于杭州大隐坊镂版重印。除此之外,还辑有《内外二景图》。

朱肱研究伤寒最重经络,认为不识经络,则犹触途冥行,不知邪气所在。在用经络循行部位和生理特点解释伤寒传变的同时,还特别强调脉证合参以辨别病证的表里阴阳。他对外感热病分类命名,施以不同方药,在鉴别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独到见解。

南阳活人书》又名《伤寒类证活人书》,现存明万历十九年辛卯(1591)徐熔校刻本(二十卷)、万历四十四年丙辰(1616)重刻本(二十卷)、乾隆五十一年丙午(1786)至五十二年丁未(1787)浙江问梅居士手抄本、日本宽政六年(1794)台州荻氏校刻本、清光绪十年甲申(1884)江南机器制造局重刻本、1010年上海文瑞楼石印本等,并见《古今医统正脉全书》、《伤寒全书》中。

其卷1~11,论述经络、诊脉、表里、阴阳及伤寒各证,并逐证附方;卷12~15,以方类证,辨析论中113方的主治证候;卷16~20,采后世诸方以补未备,并论妇人、小儿伤寒等。所反映的学术思想及特点,大约可类之如下:①首重经络,明辨病理:绘制经络脉穴图,以明其所在;论切脉阴阳表里,以辨其病理。②设问对答,辨证论治:通过问答形式,阐明伤寒及诸杂证证治方药;明辨各证阴阳表里之际,亦重辨病论治。③方随证设,随证加减:在辨析证候的基础上,将病对药,将药合病,阐明随病化裁之用药法则。④博采众方,补遗拾缺:以《伤寒论》证多方寡为憾,因采《千金》、《外台》、《圣惠》诸方,补其未备。

张蒇序《南阳活人书》曰:昔枢密使高若讷作《伤寒纂类》,翰林学士沈括作《别次伤寒》,直秘阁胡勉作《伤寒类例》,殿中丞孙兆作《伤寒脉诀》,蕲水道人庞安常作《伤寒总病论》,虽互相发明,难于检阅,比之此书,天地辽落。张长沙,南阳人也,其言虽详,其法难知,奉议公祖述其说,神而明之,以遗惠天下后世。

《乌程县志》记其“发明张仲景《伤寒论》,以经络病因传变疑似,条分缕析,而后附以诸方、治法,使人有所执持而易晓。论者谓其书独出机杼,又能全本经文,无一字混入己意,大有功于仲景,真后学之津梁也。”而李知先则谓:“尝观论伤寒,自仲景而下,凡几百家。集其书,则卷帙繁挐;味其言,则旨意微深。最至当者,惟《活人书》而已。”

由上可见,朱氏伤寒学术成就甚大,对后世之影响极为深远。

许叔微及其伤寒著作

许叔微(1079~1154),字知可,真州(今江苏仪征县)人,绍兴3年(1133)考中进士。曾任集贤院学士,故又被称为许学士。唐棉村序《伤寒百证歌》曰:许叔微,字知可,真州白沙人。政和中,累举进士不第。初,叔微父母遭时疾,相继卒。常痛里无良医,至是遂专方经,以医名。南渡初游临安,活人无算。然叔微故业儒,弗专也艺。建炎五年,登进士第,累官集贤院学士。会秦桧当国主和议,疾朝士异己者,乃谢病归。其在汴也,尝治蔡京病,一昔瘳。京喜,欲官之。时叔微方下第,郁郁不得志,竟拂衣去。至是又以忤时相归,人咸高之。叔微少有当世志,不得用,始终以医名。无问贵富贱贫,虽曛夜风雨,有以疾告,辄束缊笠屐往,所治辄应手愈。虽高若讷、王克明辈,不能过也。顾始终不索酬,志在济人而已,人咸德之。

叔微治学,尤于《伤寒论》研究颇深,着有《伤寒百证歇》、《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等书。对杂病辨证亦有独到之处,所著《普济本事方》,载方390余首,对不少相似病证提出了较为可靠的鉴别方法,在理论上,许氏对脾与肾的关系提出了独到见解,他认为补脾须先补肾,若肾气不足,真气虚衰,自不能消化食物。对后世藏象学说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许氏除传世的《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普济本事方》外,还撰有《仲景三十六脉法图》、《伤寒类论》、《伤寒治法八十一篇》等,但均已散佚。

许氏之于医学,主要有如下贡献:

1.以症类证:将《伤寒论》书中主要症状,分证归类,启类症研究伤寒之先声。

2.三纲鼎立:继叔和及孙思邈“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之余绪,初创“三纲鼎立”概念(“一则桂枝二麻黄,三则青龙如鼎立”)。

3.内脉外形:惟脉证互参、内外详察,方可辨治无误。

4.初创八纲:系统总结了表里、阴阳、寒热、虚实的辨证规律,创建后世八纲辨证之雏型。

许氏的伤寒学术思想,主要体现于《伤寒论着三种》。凡遇仲景有论无方者,采《千金》等方补之;遇仲景议论尚有不足者,以《病源》诸说辅之;所言皆浅显晓畅,易于理解。

《伤寒百证歌》成于1132年,计5卷。现存元刻本、清咸丰二年壬子(1852)藏修书屋刊本、铁琴铜剑楼影抄本(附《发微论》二卷)、光绪十五年己丑(1889)上海江左书林石印本、成都铅印本等,并见《述古丛钞》、《十万卷楼丛书》、《丛书集成》等。书中选仲景《伤寒论》主要症状等内容,以七言歌赋形式归纳阐发,并引《内》、《难》及后世诸说以论证之。具体内容包括:①总论脉证、病证、五脏死绝、死脉、死候;②各论病证有中风、伤寒、中暍、3种湿病、5种温病、类伤寒证等;③各论病机如表里虚实先后、三阴三阳传入、阴阳两感等;④各论症状如发热、潮热、往来寒热、恶寒等;⑤总论治法如可汗不可汗、可下不可下等。何廉臣评曰:宋许叔微将医经表里、阴阳、寒热、虚实各种传变缕析条分,编为歌括,附以诸方治法,使人头绪井然,易于记诵,岂非学者之导师乎?其书独出机杼,又能全本经文,略参经验心得,足以继往开来。大有功于仲景者,当以《伤寒百证歌》为第一。

《伤寒发微论》2卷,又名《张仲景注解伤寒发微论》,现存版本见于《十万卷楼丛书》、《丛书集成》、《许叔微伤寒论着三种》、《伤寒发微论、伤寒百证歌》。是书简述其对《伤寒论》脉象、用药、治疗及病证等问题的研究心得。论中每引前贤之语,言简意赅,探隐索微,颇具启迪。汪苓友评曰:首论伤寒七十二证候,次论桂枝汤用赤白芍,三论伤寒慎用圆子药,六论伤寒以真气为主,十论桂枝肉桂,十五论动脉阴阳不同,此皆发明仲景微奥之旨,书名发微,称其实矣。

《伤寒九十论》1卷,是其伤寒临证实验录。现存清咸丰三年癸丑(1853)刻本、光绪二十五年己亥(1899)成都崇文斋刻本、1912年黄氏济忠堂刻本,并见《琳琅秘室丛书》、《求志居丛书医学五种》、《丛书集成》、《中国医学大成》、《许叔微伤寒论着三种》中。许氏精选医案90例,运用《内》、《难》及《伤寒论》理论,结合自己临证体会,详加讨论,颇具临床价值。其特点表现出:①以证名篇,密切联系临床实际;②师古不泥,善于活法圆机,随证施治;③运用经方,注重药性辨别。《古今医案按》评曰:仲景《伤寒论》,犹儒书之《大学》、《中庸》也,文词古奥,理法精深。自晋迄今,善用其书者,惟许学士叔微一人而已。所存医案数十条,皆有发明,可为后学楷模。

成无己及其伤寒著作

成无己(1066?~1156?)。据张孝忠《注解伤寒论•跋》称,成氏1156年已90余岁尚健在,可知其生于1066~1156年间。聊摄(今山东与聊城县、茌平县一带)人,靖康后聊摄入金,遂为金人。出身于世医家庭,生平事迹欠详。据《医林列传》云:成无己,聊摄人,家世儒医。性识明敏,记问该愽,撰述伤寒义,皆前人未经道者。指在定体,分形析证,若同而异者明之,似是而非者辨之。古今言伤寒者祖张仲景,但因其证而用之,初未有发明其意义。成无己博极研精,深造自得,本《难》、《素》、《灵枢》诸书,以发明其奥,因仲景方论,以辨析其理。表里虚实阴阳死生之说,究药病轻重去取加减之意,真得长沙公之旨趣。所著《伤寒论》十卷、《明理论》三卷、《论方》一卷,大行于世。

成氏《注解伤寒论》的刊行,使《伤寒论》原文变得通俗易懂,并得到全面系统的理论阐述,因而其理论及临床价值为后世医家所重视,对《伤寒论》的广泛流传和后世伤寒学派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标志着伤寒学研究进入全面发展阶段。

《注解伤寒论》成书于1144年,遗稿由王鼎于1172年首次刊行,刊本曾保存到明末。现存主要版本有:元大德八年,永堂刊本、1509年熊氏种德堂刊本、1599年赵开美刊本、《四库全书》本、1870年常郡双白燕堂陆氏刊本、1880年扫叶山房刊本、《四部备要》本、《四部丛刊》本、1924年上海广雅书局石印本、1955年商务印书馆铅印本、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等。

《注解伤寒论》是《伤寒论》最早的全注本。共分10卷,22篇,篇次及各篇内容与“宋本”《伤寒论》基本相同,但有部分文字作了增删,如卷首增“运气图”,各卷末增“释音”一项;删去重出方剂,同名方剂只于一处保留,删去“宋本”中与正文重复的子目性条文以及卷八、九、十“可”与“不可”中的重出条文,删除正文中的25个加减方,重集于第10卷之末。其卷首之载之运气图,据考为后世好事者所增。丹波元简曾曰:“家藏元版成无己注解本,亦不载此图,知是出成氏以后之人也。”

该书始于辨脉法,终于发汗吐下后,逐条注释,具有以下一些特点:①以经释论,以论证经:据《伤寒论》自序,客观运用《内经》、《难经》理论作注,以求尽可能反映仲景原意;再者,通过《伤寒论》从临床角度证明《内》、《难》理论的正确性。②辨证明理,鉴别异同:采用阴阳、寒热、虚实、气血、营卫、正邪进退等观点,明辨其义。“其三百九十七法之内,分析异同,彰别隐奥,调陈脉理,区别阴阳,使表里以昭然,俾汗下而灼见”。(严器之语)③方药分析,注重性味:对论中具体方药,皆以《内经》性味学说为据,详予解析。④朴实无华,简明扼要:引经据典而文词简约,义理显彰,具有平淡之中见微奥的特点。

伤寒明理论》,计4卷,成书于1156年。现存宋刻本、明安正堂刻本、明巴应奎校补明金陵吴氏刻本(二卷,补论二卷)、明刊本、清光绪六年庚辰(1880)扫叶山房刻本、清广州大文堂刻本等,并见《古今医统正脉全书》诸本、《伤寒全书》、《中国医学大成》等。其第一卷至第三卷,共五十论,始于发热,终于劳复;第四卷发明桂枝等方二十首,于君臣佐使之义,阐发尤明。学术特点表现为:①以症名篇,诠解伤寒:以症状为纲,将《伤寒论》主要证候分类归从,详论其脉证机理及论治方法;②分形析证,辨别异同:据阴阳、虚实、内外、浅深等认识方法,对常见症状进行鉴别;③析方议药,法度森然:以经为据,精辟论述药物性味之寒湿甘辛、方剂配伍之君臣佐使、大小奇偶等原则与方法。简约言之,成氏此书,是继承庞安时分证归类研究方法而颇有创新,为伤寒症状鉴别诊断学之倡导,此其一也。其二,结合前贤方剂及药物学理论研究成果,奠定经方理论研究之基础。

对于成无己的医学贡献,后世医家评价甚高,汪琥谓其“犹王太仆之注《内经》,所难者惟创始耳”,言其发启注释《伤寒论》之端。而严器之言“其三百九十七法之内,分析异同,彰明隐奥,调陈脉理,区别阴阳,使表里以昭然,俾汗下而灼见。百一十二方之后,通明名号之由,彰显药性之主,十剂轻重之攸分,七情制用之斯见,别气味之所宜,明补泻之所适。又皆引《内经》,旁牵众说,方法之辨,莫不允当,实前贤所未言,后学所未识,是得仲景之深意者也”,则是对成氏治学思路和学术思想的充分肯定。

虽然,成氏亦有其失,王履对此评曰:“成无己作《伤寒论注》,又作《明理论》,其表章名义,纤悉不遗,可谓善羽翼仲景者。然即入阴经之寒证,又不及朱奉议能识,况即病立法之本旨乎?宜其莫能知也。惟其莫知,故于三阴诸寒证,止随文解义而已,未尝明其何由不为热而为寒也。”而陶华则直言相斥,曰其“随文注释,并无缺疑正误之言,以致将冬时伤寒之方通解温暑,遗祸至今而未已也”。二人对成氏误解三阴寒证、随文敷义注释之不足,颇有微词。相较之下,王肯堂评价当属中肯:“解释仲景书者,惟成无己最为详明,虽随文顺释、自相矛盾者时或有之,亦白璧微瑕,固无损于连城也。”

郭雍与《伤寒补亡论》

郭雍,字子和,其先洛阳人,父忠孝,官至太中大夫,师事程颐,着《易说》,号兼山先生。雍传其父学,通世务,隐居峡州,游浪长杨山谷间,号白云先生。干道中,以峡守任清臣、湖北帅张孝祥荐于朝,旌召不起,赐号冲晦处士。孝宗稔知其贤,每对辅臣称道之,命所在列郡岁时致礼存问,更封颐正先生。令部使者遣官就问,雍所欲言,备录交进,于是雍年八十有三矣。淳熙初,学者裒集程颐、张载、游酢、杨时及忠孝、雍凡七家,为《大易粹言》行世。淳熙十四年卒。(《宋史•本传》)

郭氏生卒年限为公元1104~1187年,享年84岁。博学多才而淡泊名利。医学之道,为其兼擅。晚年醉心于仲景之学,于1181年(淳熙八年)撰成《伤寒补亡论》,后由朱熹作序,于1195年(庆元元年)刊行于世。是书20卷,70余门,约15万言。宋刊本传至元纪,散佚于兵火之间,亡其第十六卷中部分内容,所存者十九卷余。现存明万历刘世延重刻本、清道徐锦校刊本、清宣统武昌医馆重校本、豫医双璧本等。

该书第一卷设为问答,以伤寒名列居前,附以叙论、治法及刺热等法;其第二、三卷论辨脉、平脉法;第四卷自叙六经统论,继之以太阳六经证治;第五、六、七卷皆系仲景原论,其间有论无方者,既补以庞安时、常器之两家之说,复校补己意于后;第八卷至十二卷,则叙两感阴阳易及病后劳复等二十余;第十六卷系阙文;第十七、十八卷,叙痉、湿、暍等九证及似伤寒诸证;第十九、二十卷,叙妇人、小儿伤寒并痘疹诸证。

该书具有如下特点:①集录前贤,补亡伤寒:采《素》、《难》、《千金》、《外台》、《活人》、庞安时、常器之等诸说,附以己意,汇集于《伤寒论》各条之下,以补仲景之阙略。②问答体例,阐明六经:以问答形式对伤寒六经证因脉治等,详加辨析阐论。③重视辨证,既病防变:审病重于辨经络、审形证而脉证合参;病之传变,初传辩证务明,始传用药求断,别传防之宜审。④病证鉴别,明辨异同:对伤寒与类伤寒、痞证、痉证、厥证、痘疹、发斑等重要病证,穷源极流、比较鉴别。

对于郭氏治伤寒之学,刘世延重刻序云:“前宋代中州有郭白云者,兄弟名医,穷经探索,洞彻病情,每三复仲景之书而叹其亡失。乃更阐其奥而发其微,作《补亡论》一书以全其义,其于两感、阴阳交、阴阳易及痓痉等论,尤为详切精博,真可谓发前人所未发,令读者心目一清,足补仲景之残缺。”说明郭氏在拾遗补缺方面,确实有功于仲景。这在伤寒学兴起之际,难能可贵。

刘完素及其伤寒著作

刘完素,字守真,号河间居士,约生于公元1120~1200年间,今河北省河间县人。聪敏博学,淡于仕途,帝三聘之而不起,惟嗜医书。临证多验,医名遐迩。精研《内经》,畅发火热病机。重视运气学说,见解独到,更以运气学说与火热病机阐发伤寒。反对泥古不化,力倡创立新说。因其说卓尔不群,和者竞起,演为一大学术学派,故而后世医家尊其为一代宗师。

其治伤寒之学的成就,主要体现于《伤寒直格》与《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二书之中。

《伤寒直格》,约成书于公元1186年,现存元、明、清各代多种复刻本。书凡三卷,上卷以十干十二支配脏腑,论四类九气五邪、运气有余不足为病,及七表八里等脉,此医书之统论,与伤寒不相涉。中卷则论伤寒六经表里主疗之法,下卷自仲景麻黄桂枝汤我,复载益元散、凉膈散、桂苓甘露饮,共三十四方。汪苓友曰:推其意,以仲景论寒热二证不分,其方又过于辛热。是书之作,实为大变仲景之法者也。

该书特点:①辨证阴阳,重视表里:辨证以阴阳为纲,治病重表里先后。主张将阴阳作表里解释,不得视同寒热之义,如此则为其学说核心之建立清除障碍。②六经传受,皆为热病:禀承《内经》之旨,视三阳三阴所受所传,自浅及深,皆为热病,非阴寒之候。③伤寒热病主用寒凉:伤于寒者为病热,性属火热,治宜寒凉,此《内经》“热者寒之”之义也;书中增补凉膈、益元类方药,即是体现。④阐发病理,明辨运气:河间纵横开合,将脏腑经络与运气学说相互发明,以阐论伤寒六经之病理变化及疾病发展演变关系,独具一格,为后世六经气化学说的形成,埋下伏笔。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约成于1186年,现存有《古今医统》本、《四库全书》本、光绪江阴朱氏刻本重印本等。书凡二卷,上卷论伤风、伤寒、中暑、中湿等46种病证,下卷论麻黄汤、桂枝汤、凉膈散等67首药方。

该书特点:①以症归类,阐义伤寒:以《伤寒论》主症及时病杂证为据,归类阐释仲景大论精神。②强调辨证重视标本:据天地四时人体之关系,明辨阴阳寒热虚实表里,分别标本主从,指导临床实践。③倡导火热,药用寒凉:六经传受,皆为病热,治疗宜用寒凉之剂,故有三一承气汤、黄连解毒汤等方。④疫疠伤寒,鉴别异同:强调疫疠与伤寒的区别,其性有异,其治迥别。

河间伤寒学说,核心在于倡导六经传受皆病火热,对后世部分医家“脱却伤寒,另立新说”,有着重要的影响。

王好古与《阴证略例》

王好古,字进之,号海藏,金元时赵州人,家世及具体生卒年月不详,一说约生于公元1200~1264年间。早以通经举进士,官本州岛教授,兼提举管内医学,晚独喜言医。少时与李杲东垣同游张元素洁古之门,而年辈较晚,其后复从学于东垣,尽传其所学,乃精研极思轩岐以来诸家书,熟极如流,了若指掌。生平勤于著述,为易水学派之中坚。所论影响甚大,如《医垒元戎》、《阴证略例》、《汤液本草》、《斑论萃英》、《此事难知》等,皆广为传世。

王氏治伤寒学,主张伤寒杂病合论,内伤外感互参,而悉统于六经体例。这种治学思路,对后世影响尤深,同时为六经理论之临床广泛运用,探索出一条可行之途。后世“六经钤百病”观点,与之渊源颇深。主要贡献在于详明伤寒阴证证治,恰与河间寒热呼应,相映而辉。其学术思想集中体现于《阴证略例》一书之中,而有《仲景详辨》、《伤寒辨惑论》等衬之,惜亡。

据麻信之序,海藏先生曰:伤寒,人之大疾也,其候最急,而阴证毒犹为惨。阳则易辨而易治,阴则难辨而难治。…予恐其误,积思十余年,盖考自岐伯迄今、洁古老人,掇其精要,附以己说,厘为三十余条,有证有药,有论有辨,名之曰《阴证略例》,将锓以传,以诏后学。

同治年间汪曰桢序云:《阴证略例》一册,元海藏老人王好古撰。以伤寒阴证较阳证尤难辨,故作专书以发明之。审证用药,具有条理。……书中首列岐伯阴阳脉例,即次以洁古老人内伤三阴例,乃次以海藏老人内伤三阴例,而伊尹、扁鹊、仲景诸例俱编于后。因之,是书实为海藏先生发挥洁古老人学术思想之作。

《阴证略例》一书,成书年月不可考,现存清光绪五年吴兴十万卷楼重刻本、195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重印本、1985年江苏科技出版社铅印本,并见于《济生拔萃》、《三三医书》及《中国医学大成》。

该书具有鲜明特点:①三阴之证,手足俱有:认为格阳关阴,岐伯乃据足经言;《灵枢》则据手经论,法当合看而明之。②寒热虚实,各从其类:洁古三阴之论,责之饮食自倍,或失四时之和,其证为实,治以吐下;仲景所论三阴,咎由阴寒内盛,阳气衰微,其证多虚,治宜温经。阴阳之证,表现各异,宜各从其类,别而治之。③重视体质,治病求本:认为所禀轻重不一,在人本气虚实之所得耳,岂特内寒饮冷、误服凉药,而独得阴证哉。其治当据本气虚实与感内感外之关系而为之。④汇集诸说,析异辨同:罗列诸家之说,明其学术渊源与发展;复又条分缕析,辨别异同,俾三阴证治,臻于完备。后世汪苓友氏所著《中寒论辨证广注》,受其影响甚深。

张璧与《云岐子保命集类要》

张璧,号云岐子,金代易州人,洁古之子也。子承父业,名著一时。撰《医学新说》、《保命伤寒论》(《云岐子保命集类要》)、《叔和百问》、《云岐子七表八里九道脉论并治法》(《云岐子脉法》)、《云岐论经络随补泻法》(《洁古云岐针法》)、《脉淡》等书。

其《保命伤寒论》,刊行于1308年,集中体现其伤寒学术思想。现存明宣德年间钱氏重刻本、《四库全书》本、1936年商务印书馆据《济生拔粹》影印《丛书集成》初编本,并见《济生拔粹》中。

书凡二卷,上卷先辨三部九候之脉,又辨伤寒温病及刺结胸、痞气、头痛、腹痛等法,有如辨桂枝汤几证方几道,辨麻黄葛根汤几证方几道。又其次曰大小青龙汤证,曰大小柴胡汤证,曰三承气汤证,曰大小陷胸汤证,曰泻心汤、抵当汤、栀子豉汤等证。凡仲景六经篇证,皆参以己意,阐扬发明,而继以痉、湿、暍、霍乱等证。下卷则差后劳复、水渴、阴阳厥、发黄、结胸等证,其后则续以妇人伤寒、胎产杂证,又小儿伤寒、中风、癍疮等证。该书具有如下特点:①以方类证,重编伤寒;②类证分析,诠释六经;③重视经络,推崇运气;④博采众方,羽翼伤寒。其方证相从、类证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后世影响甚大。汪苓友评曰:“是皆发仲景未发之义,而深得伤寒之奥旨者也。”

滑寿与《伤寒例钞》

滑寿,字伯仁,号撄林生,祖籍许昌襄城,生于公元1304~1386年间,享年82岁。少时聪敏,好学能诗。先攻儒业,师从韩说先生;后治医术,师事京口名医王居中。晨夕研读《素》、《难》,参会仲景、守真、明之三家,贯通古今。复习针技于东平高洞阳先生,尽得其传。

滑氏学验俱丰,精于诊而审于剂,拯疾救危,活人甚多。可贵者医德高尚,无问贫富,治不求报,治多奇中,所至之处,争相迎致。生平著述甚多,计有《读素问钞》、《十四经发挥》、《难经本义》、《诊家枢要》、《伤寒例钞》、《撄林生卮言》、《痔瘘篇》、《医韵》、《本草发挥》、《本草韵会》等,于古典文献整理、针灸经络学说方面,贡献卓著。

其伤寒学术成就,体现于《伤寒例钞》一书。因其书已佚,所论内容可从汪苓友所述简略得知:书凡三卷,未见上卷。首钞伤寒例,次钞六经,有如太阳一经,先钞本经总例,曰在经之证,曰入府之证,曰传变之证;又次钞本经杂例,凡三阳经及合并病,皆如上例,钞作一卷。其中卷则钞三阴经例及阴阳差后劳食复例。其下卷则钞脉例,有如亡血脉、阳衰脉、病脉、难治脉。又如六经中风,及伤风见寒、伤寒见风、温病风温、痉湿暍、霍乱、厥逆、下利、呕吐、可否汗下之条,皆钞其脉。末后则钞死证三十余条。其于仲景之论毫无发明,亦止便学者之记习耳。

由上可知,滑氏研究伤寒,首重分经类证,其经府分证方法,尤具特色。其次,重视脉学在伤寒方面的临床意义。客观而论,其研究成果并非汪氏所言“毫无发明”,其思路与方法仍可作为借鉴。

黄仲理与《伤寒类证》

黄仲理,明•芗溪马鞍山人,生平不详,著《伤寒类证》一书。曰:自幼迄老,着着斯术,涵濡仲景之书几二十余年,乃敢折衷条析类证,分门为卷。以其脉法精纯、有证有论有方者为内篇,以其精粗相驳者为外篇,以其有论无方无证者为杂篇。复以平昔所闻、师友讨论之言,或能发明仲景之微奥,或得古人不言之妙,悉采取之,立为伤寒辨惑入式,附于类证之右。以论见证,则首尾相贯,以号见条,则言不重复,使学者开卷不待披检,而门类方论脉证已粲然矣。

《伤寒类证》,又名《伤寒类证辨惑》,成书于明洪武癸酉年(1373),书凡十卷其书已佚,仅能从其自序里得此大略。值得注意的是,黄氏倡导为原文编号,以免重复,此其一也。其二,现时通行《伤寒论》之节录本,原文选录始于太阳、终于差后劳复,殆亦源自此公。他认为:仲景之书,六经至劳复而已。其间具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二方,纤悉具备,有条而不紊者也。而其辨脉、平脉、伤寒例、辨痉湿暍病脉证等前篇及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冶等后篇,宜删削之,庶使真伪必分,要理不繁,易于学者也。

许宏与《金镜内台方议》

许宏(约1341~1421),字宗道,建安(今福建建瓯)人。自幼习儒,工诗文,擅画,着有《通玄录》传世。精于医道,奇证异疾,医之辄效。据《注解伤寒论》而撰《金镜内台方议》。晚年撰《湖海奇方》,集前贤有效验方,简明实用,便于病家自检。

《金镜内台方议》12卷,约成于明•永乐年间,现存清初抄本、清乾隆五十九年甲寅(1794)心导楼刊本、1957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铅印本和日本敬业乐群楼藏刊本。

汪苓友曰:其第一卷至十卷,议仲景麻黄、桂枝等汤方;第十一卷,议五苓散等散方;第十二卷,议理中丸等丸方。其说虽以成注为主,然亦多所发明,是亦大有裨于仲景者也。

章炳麟曰:是书以伤寒诸方类列,即吴江徐氏《伤寒类方》所从出,而方议加详,援引宋人方书至许叔微、陈无择、杨仁斋而止,其金元四家屏置勿谈,可谓善于裁创者矣。

是书将《伤寒论》113方按汤、散、丸制剂不同,各以类从。每方前列该方运用之辨证原则,后附议论,阐明制方配伍原理。若义理难明者,更设问答以辨之。主次分明,纲举目张,简切实用,颇具启迪性。

陶华与《伤寒六书》

陶华,字尚文,号节庵道人。明代医家,生于公元1368~1445年间,浙江余杭人。自幼习儒,旁通诸说。临证精于脉诊,随证立方,不拘成法,多有奇中。永乐年间为医学训科,宣德年间致仕。生平伤寒著述甚丰,有《伤寒六书》、《伤寒全生集》、《伤寒治例点金》、《伤寒治例直指》、《伤寒直格标本论》、《伤寒段段锦》等。

其《伤寒六书》包括《伤寒琐言》、《陶氏家秘》、《明理续论》、《杀车槌法》、《一提金启蒙》、《证脉截江网》各一卷,计7万余言,成书于1445年,现存有《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明李存济刻本、何景道刻本、清道光文发堂刻本等。

卷一《陶氏家秘》先伤寒论、次伤寒秘要脉诀指诀等二十二论。继以伤寒七十余证与风温、湿温、温毒等证治。

卷二《明理续论》增益成无己《伤寒明理论》,论及伤寒形证八十五种。

卷三《伤寒琐言》是其研读《伤寒论》的心得体会,计十五篇。

卷四《杀车槌法》列劫病、制药、解药三法于前,附秘验方三十七首于后,药证相对,发挥较多。

卷五《一提金启蒙》为伤寒入门读物,简述六经见证法、辨证法、诊脉法、用药法等内容。

卷六《证脉截江网》计十六篇,分述标本论法、用药法则、伤寒统论受病之法等专题。

其治伤寒之学,遵仲景之旨而不泥于原著,析论病证多而阐发原著少,其书以发挥为主,故而不为部分文献研究者所重。

吴绶与《伤寒蕴要全书》

吴绶,明代医家,浙江钱塘人。据其自序,医业始于鼻祖仁斋,至父仕宗公三世矣。不幸早年失怙,遂荒于学。既长,始读《黄帝内经》、仲景《伤寒论》之书。乃访求师范,穷究诸书,申请讲解,三十余年,颇有所得,略见万分之一。举为医学正科,入太医院选进御药垣供事,及侍春宫进药,历升御医院判,后以疾告归。暇日参考古今伤寒诸书,绎仲景大论。搜辑仲景伤寒大要之法而为之主,傍取诸书,钩其玄者而附益之,非敢别为议义,荟萃鳞集,目之曰《伤寒蕴要全书》。

是书成于1504年,现存日本抄本,并见《伤寒蕴要方脉药性汇全》中。书凡四卷,卷一首叙或问、运气、察色、验舌、辨脉及六经传变、药性。卷二辨伤寒及温热、合病、并病、两感、中暍、中暑、湿温、温毒、温疫等与伤寒有关的病证及类似证,并列相应方治。后论伤寒,则曰大头例、发斑例、发黄例,又发狂、心下满、咳、喘、悸等,共23例。卷三辨三阳经热标本不同,则曰表证发热例、表证恶寒例、汗不彻汗后例,至谵语郑声懊憹,计36例。卷四辨阴阳二证例,又阳证似阴、阴证似阳,至妇人、小儿伤寒,共51例,末后复继之以用针之法。在病证鉴别诊断方面,有其一定的学术见解。

万全与《伤寒摘锦》

万全(1495~1580),字密斋。湖北罗田人。祖籍今江西南昌市。祖、父皆以幼科闻名于世。万氏因科举失意,乃矢志医学,精于妇、幼。平生著述甚丰,撰有《保命歌括》35卷,《伤寒摘锦》2卷,《养生四要》3卷,《内科要决》3卷,《幼科发挥》4卷,《育婴秘诀》4卷,《痘疹心法》23卷、《片玉新书》5卷,《片玉疽疹》13卷,《广嗣纪要》16卷。合为《万密斋医书十种》,凡108卷,70余万字。此外,有手秒墨本10余种,现存有《万氏外科心法》、《酒病点点经》、《万氏秘传眼科》,并收集到刊本《痘疹歌括》和《幼科指南》。

万氏伤寒学术思想,集中体现于《伤寒摘锦》一书中。该书凡二卷,计五万余言,现存版本见于《万密斋医学全书》中,另有1984年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

是书上卷论三阳经脉证治法、传经欲解合并病治法、太阳水气腹痛治法、阳明少阳禁忌等内容;下卷主论三阴经脉证治法,并及欲解脉证、禁忌、咽痛、两感、霍乱、痉湿暍、六经汗下论等。行文简洁,条理清晰。

开卷即云某经脉证治法(某脏或某腑),在标题中即经络和脏腑并列;而在具体论述中,则融会贯通气化学说内容。其曰,阳明经脉证治法者,含胃与大肠也。余经类之。又云少阴“心肾同经,寒热兼化”、“手之三阳接于足之三阳,足之三阴接于手之三阴,上下周流,脉络相贯,风寒之中,未有不俱受病者”。论寒热往来,谓少阳者,足胆,甲,风木也,此经行身之侧,后有太阳,专主表;前有阳明,专主里,在于表里之间,故曰不从标本,从中治也。太阳之本寒,阳明之本热,少阳居其中,乃有寒热往来之证。将经络、气化参合而论,复证以三阳关系,别有旨趣。

方有执与《伤寒论条辨》

方有执(1523~?)字中行,安徽歙县人。因其妻、子先后患病而亡,且客游染疾几毙,遂留意医学,遍求古方,潜心研索,卓然成家。学宗仲景,精于伤寒,创意颇多。倡导错简重订伤寒,影响后世数百年,如喻嘉言、吴仪洛、程应旄、周扬俊、黄元御、章虚谷等名家,均受其思想影响,形成伤寒史上有名的错简重订学派。故而方氏在伤寒学术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方氏学术思想,主要体现于其著作《伤寒论条辨》中。尝谓《伤寒论》代远年湮,晋代王叔和已改动原文,及成无己所注,又多所窜乱,医者或以为不全之书而置之不习,或沿袭二家之说,弥失其真。故不惮险遥,多方博访,广益见闻,虑积长久,考订移整,推求仲景愿意,着成《条辨》。该书计8卷22目,草于1582年,成于1589年,1593年定稿镂版。现存歙县灵山方氏家传本、清康熙间浩然楼刻本、《四库全书》本、1925年渭南严氏孝义家塾重刊本、1957年四川人民出版社据渭南严氏原刻版印行本、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浩然楼刊本铅印本等。

汪苓友评介:书凡八卷,先图说,次削例,又次辨太阳病。以风伤卫为上篇,分第一卷;寒伤营为中篇,分第二卷;营卫俱伤为下篇,分第三卷;阳明、少阳二经病,分第四卷;三阴经病,分第五卷;风温杂病及霍乱、阴阳易、差后等病,分第六卷;痉湿暍及辨脉法,分第七卷;汗吐下可不可,分第八卷;后又附钞本草。其条辨仲景六经篇文,可谓详且尽矣。

方氏认为,《伤寒论》经王叔和编次,又为后人更易,且代远年湮,早失仲景之旧。因此应当推求愿意,考证移订,还其本来面目。其移订之主要特点:首先认定《伤寒论》卷1、卷7~10诸篇均非原论,“皆叔和述仲景之言,附己意以为赞经之辞”,或为应付“疾病至急,仓卒寻按”而编集,间有“后人纷乱”相杂之内容,故而①删削《伤寒例》;②《平脉》、《辨脉》,移置篇末;③将太阳篇分为《卫中风》、《营伤寒》、《营卫俱中伤风寒》3篇;④移整其余各篇条文;⑤增《辨温病风温杂病脉证并治篇》。

除此之外,继承王安道“仲景立法,天下后世之权衡也,故可借焉,以为他病之用”之说,发挥而曰“六经岂独伤寒之一病为然哉?病病皆然也”。这一观点,经历代医家之演绎发扬,成为“六经钤百病”学术思想,为扩大六经辨证临床运用范围,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王肯堂与《伤寒证治准绳》

王肯堂,字宇泰,生于1549~1613年间,明金坛人,1589年举进士。博学多才,名重一时。早年即因母病而曾留意医学,为官不顺归里后遂潜心岐黄,术业精进。四方求医者,无不应诊。其后复仕而终于福建参政任上,享年65岁。

暇时勤于著述,撰有《六科证治准绳》、《医论》、《医辨》、《医镜》、《灵兰要览》、《损庵经验方》、《胤产全书》、《郁岗斋医学笔尘》等,辑《古今医统全书》,保存经典及名家医着44种,贡献甚大。

其伤寒学术思想,主要体现于《伤寒证治准绳》一书中。现存版本有明万历三十二年甲辰刊本、明刻本、明带月楼刊本、明末清初刻本、日本宽文十三年村上平乐寺刻本、清康熙三十八年己卯金坛虞氏刻本、清九思堂刻《六科准绳》单行本、1958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铅印本等,并见《六科证治准绳》中。

汪苓友评介:书凡八卷,首列序例入门、辨证内外伤,及类伤寒辨。其第一帙则以伤寒总例居前。总例者,乃叙四时伤寒传变,及汗吐下法,又愈解死证、阴阳表里、伤寒杂病、类证杂论、察色要略。第二帙则以太阳病居前,而以发热、恶寒、恶风、头痛等证附之。第三帙则以阳明病居前,而以不大便、不得卧、自汗、潮热、谵语等证附之。又少阳病口苦、咽干、往来寒热等证,亦并附焉。其第四帙,先列三阴总论,太阴病则附以腹满痛等证;少阴病则附以但欲寐、口燥、咽干等证;厥阴病则附以心上冲心等证。第五帙则言合并病,又汗吐下后不解、喘而短气等证。第六帙则继以小便利不利等证,复附以狐惑百合两感证。第七帙则言劳食复、差后等证,又言四时伤寒不同、温暑疟痉等证。后附以妇人、小儿伤寒。第八帙则辨脉法药性。其书悉因楼氏《纲目》之义,而以仲景方论为主,后贤续法附之。伤寒之书,至此可为详且尽矣。但惜其纂注太略,及诸方之义不能明畅。又其云发热、恶寒、头痛等证,诸经皆有,何得限定附之一经之中?于余不能无遗憾矣。

张遂辰与《张卿子伤寒论》

张遂辰(约1589~1668),字卿子,号相期、西农老人,从安徽歙县迁居浙江钱塘。博学工诗,以才见名。因体弱而留意于医,竟自卓然成家。学宗伤寒,著《张卿子伤寒论》7卷、《张卿子经验方》。传人张志聪、张令韶、张亮辰等,皆以医名。

张遂辰临证经验十分丰富,而其学术思想主要反映于《张卿子伤寒论》。是书撰成于1624年,又名《集注伤寒论》、《伤寒论集解》。现存日本京师坊刻《仲景全书》单行本、清初圣济堂藏版、清锦和堂巾箱本、清文翰楼藏版、《中国医学大成》本、1956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铅印本等。

张氏认为《伤寒论》经叔和编次后,只是卷数有所出入,而原貌未改。因此其注“依辨平脉法为第一卷,自伤寒大例,及六经次第,不复妄有诠次,止以先后匀适”。“仲景之书,精入无伦,非善读未免滞于语下。诸家论述,各有发明,而聊摄成氏引经析义,尤称详恰。虽抵牾附会,间或时有,然诸家莫能胜之。初学不能舍此索途也。悉依旧本,不敢去取。”其书述多着少,博采众家,增补成注,间或参以己见,文词简约,而多为心得之言。大略而言,是书具有如下之特点:①维护旧论,推崇叔和、无己;②博采众家,逐条注解伤寒;③辨析明理,鉴别六经形证;④标本轻重,随证加减用药。

张氏之前,注家大多出于分类研究之目的,对《伤寒论》原文移订重编,以至方有执力主错简重订,由是而风气大盛。张氏能于此际推崇王叔和与成无己,倡导维护原著面目,并非全为守旧之意,实亦属求实治学之态度使然,值得肯定。正因其所论,错简重订与维护旧论之争遂起,绵延至今,余波未息。

喻昌与《尚论张仲景伤寒论重编三百九十七法》

喻昌(1585~1664)字嘉言,江西新建(古称西昌)人,晚号西昌老人。崇祯3年(1630)以副榜贡生入都。曾上书欲有所为,不见纳,削发为僧,旋又蓄发游于江南。晚年潜心著述,开堂讲授医学,精研医理。治病多奇中,名振南北。所著《尚论篇》、《寓意草》、《医门法律》合刊本称《喻氏三书》。另有《伤寒抉疑》或以《问答附篇》附于《尚论后篇》。《生民切要》2卷,今未见。

喻氏伤寒学术思想,上承方有执氏,以冬伤于寒、春伤于温、夏秋伤于暑为总纲。四时之中,以冬月伤寒为纲;六经伤寒之中,以太阳为纲;太阳经中,以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为纲。层层接衔,体例严谨。就其理论体系之完备性而言,喻氏之研究,俨然已将“三纲鼎立”说推至巅峰。

其《尚论张仲景伤寒论重编三百九十七法》,简称《尚论篇》,初刻于1648年,始为八卷。后于1763年重刻时并为四卷,别刻《尚论后篇》四卷,合成八卷。现存版本甚多,有康熙间原刻本与重刻本、乾隆己未刻本(附《尚论后篇》)、壬戌葵锦堂新镌板、癸未黎川陈氏重刊本(附《尚论后篇》)等近30种。

《尚论篇》,书凡五卷,首卷尚论仲景伤寒大意,及叔和编次、林亿、成无己校注之失,又驳正序例,及论春温,并驳正温疟等证,四变之妄。其第一卷,分太阳三篇,以风伤卫之证为上篇,寒伤营之证为中篇,风寒两伤之证为下篇。第二卷,分阳明三篇,以邪入太阳阳明为上篇,正阳阳明为中篇,少阳阳明为下篇。第三卷,止少阳全篇,而附以合并病、坏病、痰病。第四卷,三阴篇,太阴止一全篇,少阴则分前后二篇,以直中之证为前篇,传经之证为后篇,厥阴止一全篇,复附以过经不解、差后劳复、阴阳易病。

汪苓友认为:其书实本方氏《条辨》之注,而复加发明,着成此编。但其以太阳篇病如桂枝证、头不痛云云,此为胸有寒,是痰。复以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之真寒,亦是痰,遂于坏病之后,复增一痰病,殊悖于理。又少阴既分寒热二证。而太阴、厥阴独无寒热二证之分。又云阴阳易外,男子无女劳复,皆于理有未妥。至其颠倒仲景原论中撰次,不待言矣。

就其特点而言,该书①崇尚方氏重订伤寒;②三纲鼎立,规矩森严;③六经为纲,大法为目;④专篇论述,别论温病。其不足之处在于“落笔皆非,亦未免先存成见,有意吹毛,殆门户之见,别有所取,未可遽为定论。”此其一也。其二,对持不同见解者,“丑词毒骂,无所不加”,则未免心胸狭隘。其三,三纲鼎立之说,虽条理化、说理性较强,然因过于注重形式,难免落入教条主义之套、有牵强附会之嫌。

张志聪与其伤寒著作

张志聪,字隐庵,生于公元1644~1822年间,一说1310~1674年间,浙江钱塘人。幼年失怙,遂弃儒习医,师事张遂辰。博览群书,精研《内经》》、《伤寒论》,成就蜚然。构侣山堂讲论医学,名噪一时。毕生勤于著述,撰有《素问集注》、《灵枢集注》、《伤寒论宗印》、《伤寒论集注》、《伤寒论纲目》、《金匮要略集注》、《侣山堂类辨》、《本草崇原》及《针灸秘传》。

其治学思想受其师影响,于伤寒学之贡献,主要体现于著作《伤寒论集注》和《伤寒论宗印》之中。在原著编次问题上,坚持维护旧论。云:“本经章句,向循条则,自为节目。细玩章法,联贯井然,实有次第,信非断简残篇、叔和之所编次也。”认为《伤寒论》一书,体例严谨,乃仲景旧法,并未因叔和所集而乱其例。因此,他研究《伤寒论》,“就原本而汇节分章”,“章义既明,然后节解句释,阐幽发微”。除“汇节分章”方法外,其与乃师不同者,一是认为《伤寒例》非仲景之文,故而先移后削;二是对成氏诸多观点,大加否定,由此而体现了其尊古而不泥古的学术思想和治学特点。三是注重运气学说,认为《伤寒论》中三阳三阴病,多非经络病变。邪气犯体,始则天之六气与人体六气相感而为气化之病,继则入经入脏,百变从生。

志聪“奋志重释全经,不集诸家训诂,止以本文参悟,分析章旨,研究精微。”于康熙癸卯年编成《伤寒论宗印》,书凡八卷。现存清康熙间刻本和清末抄本。

汪苓友评介曰:其前后悉依王叔和撰次,止以《伤寒例》反附之第八卷。末有如论太阳病,曰兼气与经,或兼肌与络。桂枝汤,主治肌经气血之药也。又云:肌腠络脉之剂,邪伤于气,入于胸膈,以至宫城空郭之间。如桂枝二越婢一汤,此治肌腠气分之邪入于空郭之间也。栀子豉汤,此治在表之余邪入于宫城之间也。其议栀子豉汤非仲景吐剂,其注赤石脂禹余粮汤,复增太乙余粮,议论穿凿,与成注故相执拗,不足取以为法也。

《伤寒论集注》,成书于1683年。现存清平远楼刻本、清康熙、同治、光绪年间多种刊刻印本。全书计六卷,首二卷辨太阳脉证,卷三辨阳明少阳脉证,卷四辨三阴病脉证,卷五辨霍乱、阴阳易、瘥后劳复、痉湿暍脉证及可与不可诸证,卷六为平脉与辨脉两篇。具体编撰采用“汇节分章”方法,将原文据内容分章节,总得一百章。先拈其总纲,明其大旨,继而节解句释,阐幽发微。集成诸家之注,畅以一己之得。阐论六经病理,重视气化理论的运用。

《伤寒论纲目》成书于1673年,现存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清康熙十二年癸丑著者自刻本。书凡九卷,附二卷。卷一至卷七,始自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止于辨阴阳易差后劳复,计398条。卷八论痉湿暍及汗吐下,计75条。卷九辨脉平脉计88条,及叔和序例、六经通会论略,后附本经白文一卷。其注释参订本经文义,引《灵》、《素》诸经,逐条阐论。

张璐父子及其伤寒著作

张璐,生于1617年至1700年间,江苏长洲人。据《清史稿•张璐传》:张璐,字路玉,自号石顽老人。江南长洲人。少颖悟,博贯儒业,专心医药之书,自轩岐迄近代方法,无不搜览。遭明季之乱,隐于洞庭山中十余年,着书自娱,至老不倦。璐着书主博通,持论平实,不立新异。其治病则取法薛己、张介宾为多。年八十余卒。璐子以柔,进呈遗书,温旨留览焉。子登、倬,皆世其业。

一生著述颇丰,计有《张氏医通》、《伤寒缵论》、《伤寒绪论》、《千金方衍义》、《本经逢原》、《诊宗三昧》等。

潜心研习《伤寒论》30年,卓然成家。治学法宗方喻,博览群书,广采众长。其《伤寒缵论》、《伤寒绪论》二书所采诸家之说,竟达70余种之多。

在《伤寒论》的编次上,基本沿袭喻昌,所异者,删去汗、吐、下“可与不可”诸篇,将“脉法”、“伤寒例”移至书末。同时增设了“察色”、“辨舌”两篇,完善伤寒望诊内容。张璐对《伤寒论》的研究,虽多是折衷诸家之说,且难免有谬误之处,然其能从条文编次、症状、色、舌等多方面探讨《伤寒论》,并补之于前贤所未备。语言朴实无华,通俗易懂。

其着《伤寒缵论》、《伤寒绪论》二书,曰:首将叔和编纂失序处一一次第,详六经,明并合,疏结痞,定温热,暨痉、湿、暍等之似伤寒者,分隶而注释之。大都博采众长,贯以己意,使读者豁然归一,不致尔我迭见,眩煌心目也。继又节取后贤之作,分列冬温、春温、疫疠,及类证、夹证、细证之辨,合为《缵》、《绪》二论。缵者,祖仲景之文;绪者,理诸家之纷纭而清出之,以翼仲景之法汇,明其源流,而后仲景之文相得益彰。

《伤寒缵论》二卷,成于康熙丁未年,现存清康熙丁未刻本、清天禄堂刻本、日本文化元年思得堂刻清光绪己亥浙江书局印本、清光绪甲午上海图书集成印书局铅印本等,并见《张氏医通》中。上卷论六经证治规律,太阳病,分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三篇;阳明病,分经、腑两篇;少阳太阴各一篇;少阴病,分本证与传经之证二篇;厥阴一篇。下卷论脏结、结胸、痞证、合病并病等,并论温热病、痉湿暍等,各自为篇,后附脉法、伤寒例、正方古方分两等。编撰行文首录原文,次予注释,末附正方113首。宗喻嘉言编次体例,广采诸家,参以己见,所论每有发挥。

《伤寒绪论》,现存清康熙丁未刊本、日本文化元年思得堂刊本、清光绪甲午上海图书集成印书局铅印本等,并见《伤寒大成五种》中。上卷述六经传变、合病并病、标本治法,及正伤寒、两感、三阴中寒、冬温寒疫、伤风、温病等四十余证。并论脉法、验舌、观色宜禁等。下卷论伤寒类证百余证,载有杂方百余首,附以刺灸穴法。苓友谓:此论诚可补仲景《伤寒》及成氏《明理论》之未备,但恨其纂集昔贤后人方论大半不标名姓,然亦每多偏僻处,学者宜详辨之。

张氏父子三人,于伤寒学术发展,皆功不可没。长子张登,字诞先,汇纂《伤寒舌鉴》。书成于康熙七年(1668),现存版本甚多,有《四库全书》本、1954年上海锦章书局石印本、1958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铅印本等,并见《张氏医通》中。书凡一卷,取《观舌心法》,正误削芜,汰其无关于伤寒者,而参以家学,得120图,分白苔、黄苔、黑苔、灰苔、红色、紫色、霉酱色、蓝色八类,更附妊娠伤寒舌象。撰写时先总论,次详述其诊断意义与相应治法。于伤寒验舌诊断方面,贡献突出。

次子张倬,字飞畴,着《伤寒兼证析义》,书成于1665年。现存康熙丁未金阊书业堂刻本、清康熙间刻本、日本享保十三年西都玉芝堂梓本、《四库全书》本、《中国医学大成》单行本等,并见《张氏医通》诸本。书只一卷,专论伤寒而兼杂病者。言中风虚劳胀满之人,有病伤寒者,谓之兼证,设为问答,共十七论。末后附以十二经、、八脉、五运六气、方宜等,极为明备。《中国医学大成提要》曰:《伤寒论》所谓合病、并病,常观六经兼证,而不及杂病。医家亦多不明兼证,往往于临证之际,顾此失彼,为害甚大。此书能一一剖析,使治疫者,不拘于一格,有功于伤寒不少。惟其所用方药稍僻,然亦不足为本书病也。

徐彬与《伤寒一百十三方发明》

徐彬,字忠可,嘉兴明经,世居秀水。太仆世淳第三子。父兄死于战乱,遂绝意进取,着书论道,博学广闻,兼治岐黄。从云间李士材、江右喻嘉言游,尽得其传。精于诊审,尤重察目,强调四诊合参,融通景岳学说与仲景之论。着有《伤寒一百十三方发明》、《伤寒图论》、《伤寒尚论篇全书》、《金匮要略论注》、《注许氏伤寒百证歌》等。

徐氏伤寒学宗嘉言,因喻氏《尚论》略于方论,乃着《伤寒一百十三方发明》以补之,为伤寒具体方剂组方意义研究之代表作。是书又名《张仲景先生伤寒一百十三方论》、《伤寒方论》,书成于1667年,凡一卷。现存清康熙丁未刻本、日本皮纸刊本,并见《伤寒尚论篇全书》中。曰:“予专刻方论,欲如《医方考》之例,俾究心伤寒者参阅特易,无浩翰之繁耳。一余初意本欲各列仲景原证于本方之前,缘一方有数用者,或可通用者,不便专列,且是役原为喻先生《伤寒尚论》大开聋聩,惜方论未梓,故特采其证论之意分注各方下,别有建明,亦不敢自秘,使阅者因喻先生论证,而悟仲景立方之妙,因不佞论方,而更会仲景辨证之微,此即《左》、《国》内外篇也。故单列原方药味,意在与喻先生《尚论》并行,不敢负合璧之誉,庶几西河、洙泗后先倡导之意乎?一是集既重在方,则方中分两为至紧矣。古今轻重不同,故别附合药分剂则式一条,发便稽考。”选录《尚论篇》论证大意注于113方下,在方义解析部分,发挥己见,阐论仲景立方微旨,以翼从方论中体会辨证选方之精义。

程知与《伤寒经注》

程知,字扶生,清代康熙年间医家,海阳(今广东潮安)人。少习儒学,壮而攻医。推崇《伤寒论》,尊为《伤寒经》。撰《伤寒经注》13卷、医经理解》9卷,俱行于世。

《伤寒经注》一书成于1669年,一名《金匮玉函伤寒经》,重订后名《重订伤寒经注》。现存清康熙己卯澹远堂刻本(《重订伤寒经注》)、清乾隆丙戌勤慎堂刻本。

其自序曰:近复得喻氏《尚论》一篇,快论掀翻,妙义标竖,破前人之窠臼,开后学之悟门,足为张子功臣。而经文进有缺遗,节次犹有未安,臆见过逞,则高明之所蔽,亦尚未能尽合于经旨。是以极深研虑,参互考订,为之次其简编,发其归趣,效胡氏《周易通解》例,比类发明;仿朱子《学庸章句》例,逐条标释。使分之而条目厘然,毕见者合之而纲领具张,要使天下后世之读仲景书者,循循有可入之门,而不惮其义例之繁多。虽或仲景当日之意不必如此分析,而吾所以接引后学之心,则可告无罪于前圣也。

《经注》一编,发伤寒之蕴奥,阐仲景之微言,订叔和之翻乱,补无己之缺失,将仲景之书分经别类,次为六经。经之下,复分别太阳辨证为一卷,汗后为一卷,误攻为一卷,阳明攻下为一卷,表散为一卷,少阳共为一卷,太阴共为一卷,少阴温散为一卷,,清解为一卷,厥阴共为一卷,可与不可为一卷,俾读者开卷了然,洞彻本末,显微阐幽,并无疑议。(据梁、黄二序)

柯琴与《伤寒来苏集》

柯琴,字韵伯,号似峰,生平不详,浙江慈溪人。博学多艺,工于诗文。志在歧黄之学,然初未能以医鸣世。尝挟技游于京师,无所遇而归。途经吴门,值叶天士医亨盛名,乃慨然叹曰:“斯道之行,也由运会乎?”后迁居虞山(今江苏常熟县西北)。而其后所著医书及整理注释之典籍,其后流传甚广。所著《伤寒论注》4卷、《伤寒论翼》2卷、《伤寒附翼》2卷,合称《伤寒来苏集》。以《内经》之理,悟仲景之旨,阐发奥义,多有妙语。另着《内经合璧》,惜亡。

柯韵伯认为仲景原著经叔和整理后,原貌虽不可睹,然大例犹存;惟方、喻诸家复为更定,则面目已然全非。而其研究伤寒之准则,“先立总纲一篇,令人开卷便知伤寒家脉证得失之大局矣;每经各立总纲一篇,读此便知本经之脉证大略矣;每篇各标一症为题,看题便知此方之脉证治法矣”。以证名篇,而以论次第之,其体例“虽非仲景编次,或不失仲景心法耳”。

柯氏力倡六经经界说,并明确主张有是证即用是方,不必凿分风寒营卫,亦不拘其外感内伤。是故以六经经界为纲,汇集诸证,以方名证,方随证附,部别类归,条理明晰,实为方证分类研究之杰出医家。

伤寒论注》成书于1729年,现存清乾隆乙亥昆山马氏校刻本、清乾隆丙戌博古堂刻本、清同治甲子萧氏敬止斋刻本、金阊经义堂校刻本、清文富堂刻本、上海文瑞楼石印本、1937年上海世界书局铅印本等,并见《伤寒来苏集》中。自序云:“将仲景书校正而注疏之,分篇汇论,挈其大纲,详其细目,证因类聚,方随附之,倒句讹字,悉为改正,异端邪说,一切辨明,岐伯、仲景之隐旨发挥本论各条之下,集成一帙,名《论注》。”六经为纲,方证为纬,更明其增减变化之理,并将原文以类相从,详加阐释,进而形成条理分明的六经方证系统。

《伤寒论翼》成书于1734年,现存乾隆丁卯歙州程氏重刻本、乾隆丙戌博古堂刊本、古香室刻本、宣统己酉同文会刊本、务本堂刊本、清锄经堂抄本等,并见《伤寒来苏集》、《续艺海珠尘》、上海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中。其曰:“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六经各有伤寒,非伤寒中独有六经也。”明确提出“六经钤百病”之观点,因在《论翼》上卷七篇中,阐明六经经界、治法、合并病、风寒辨惑、温暑指归、痉湿异同、平脉准绳等,下卷七篇则论六经病解与制方大法,其《制方大法》,专从临床运用角度讨论仲景立法组方之原则,颇合原旨,指导价值甚大。曰“仲景制方,不拘病之命名,惟求症之切当”,“仲景立方,精而不杂,其中以六方为主,诸方从而加减焉”,“六经各有主治之方,而他经有互相通用之妙”,“仲景制方疗病,随立方禁于后,使人受其功、不蹈其弊也”。

伤寒附翼》成书于1734年,现存清姑苏原版、乾隆乙亥昆山马中骅刻本、光绪庚子重刊本、清扫叶山房刊本、1931年上海千顷堂书局石印本等,并见《伤寒来苏集》中。《附翼》以六经方剂立论,以经统方,每经先立总论,简述其主法兼治等,次列各方,分述其组方意义及运用法则。

上述三书,合刊名曰《伤寒来苏集》,乾隆中由昆山马中骅氏校刊行世。现存乾隆乙亥马氏校刊本、乾隆丙戌博古堂藏板刊本、日本文政辛巳据乾隆丙戌原本翻刻本、同治乙丑灵兰堂刻本、光绪庚子世德堂刻本、光绪丙午上海玉麟局石印本、《中国医学大成》本、1956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铅印本、1959年科技出版社印本等20余种。

程应旄与《伤寒论后条辨》

程应旄,据《安徽通志稿》:字郊倩,休宁人。髫年以冠军补博士弟子员,生平著述甚富,而尤精于医。《后条辨》李壮序曰:“齿尊貌古,相接才数言,而思深指远,令人味之不尽,且萧然四壁,床书连屋,虽结庐人境,不啻桃源深际,王子(注:李氏友翔千,善医)诚服皈依而称道弗绝。”

郊倩治伤寒学,推崇方有执、喻嘉言,认为治伤寒之学,当从《伤寒论》“论”字上辨起,其要归括于四言,曰:仲景非是教人依吾论去医伤寒,是教人依吾论去辨伤寒,非单单教人从伤寒上去辨,乃教人合杂病去辨也。其于六经之识,曰:经,犹言界也,经界既正,则彼此辄可分疆;经犹言常也,经常既定,则徙更辄可穷变。六经署而表里分、阴阳划矣。凡虚实寒温之来虽不一其病,务使经署分明,则统辖在我,不难从经气浅而浅之、深而深之;亦不难从经气浅而深之、深而浅之可也。着有《伤寒论后条辨》15卷、《伤寒论赘馀》1卷,后者已佚。

伤寒论后条辨》,又名《伤寒论后条辨直解》,约成书于1670年。现存清康熙辛亥式好堂刊本、日本宝永元年博古堂刻本、清乾隆甲子文明阁刊本、清美锦堂刊本、乾隆九年致和堂刊本等。

汪苓友评介曰:《伤寒论后条辨》,康熙中新安程应旄郊倩条注。书凡六集,一曰礼集,首载仲景自序,次辨《伤寒论》,共五篇,次贬叔和序例之伪,皆不入卷。二曰乐集,辨脉法,为卷之一;平脉法,为卷之二;辨痉湿暍脉证,为卷之三。三曰射集,辨太阳病脉证篇第一,为卷之四;辨太阳病脉证篇第二,为卷之五。四曰御集,辨太阳病脉证篇第三,为卷之六;辨阳明病脉证篇第一,为卷之七;辨阳明病脉证篇第二,为卷之八。五曰书集,辨少阳病脉证篇,为卷之九;辨太阴病脉证篇,为卷之十;辨少阴病脉证篇,为卷之十一;辨厥阴病脉证篇,为卷之十二。六曰数集,辨霍乱阴阳易差后劳复病,为卷之十三;辨汗吐下可不可,为卷之十四;叙一百一十三方,为卷之十五。后又附以原论(注:王叔和编次)、《条辨》、《尚论》编次,意欲后学合四书而参看,使便于检阅也。此氏一片苦心,独出己见而条理此书,然其间话太多,举引经史百家之言,及歌曲笑谈,无所不至,绝无紧要,何异痴人说梦邪?恐注书者无是体也。至其每条承上启下、注释入理之处,非浅学所能企及,不可因其所短而弃其所长也。

陈尧道与《伤寒辨证》

陈尧道,康熙四十三年《三原县志》:字素中。御史嘉绩父,幼为诸生。潜心岐黄,制方奇效,远近来者满户,施药济贫困。性方正纯谨,凡乡里纷难,德其排解。有《活人书辨证》、《痘疹辨证》行世。另李因笃撰《陈素中先生传》曰:素中,三原永清里人。少负俊才,读书博览,旁及艺能。绝意仕进,于书无所不读,其中尤淬于医。癸甲之际,中原鼎沸,先生立广济于市,一意济世活人为事,有东垣、丹溪之遗风焉。先生之医,初从事于云间李士材《三书》,而先生神明变化,剟其踳驳,搴其芜秽。以及他医籍,无不启其鐍钥,入其堂奥。因作《伤寒辨证》、《痘疹辨证》二书行于世。

陈氏曰:“万派千条,理归一贯,而诸家之治法各有攸当也。因洞夫温热病与伤寒,病证治法判若霄壤。至于随经施疗,要不外于辨别表里虚实、阴阳寒热,判然明白而已。”因“将伤寒与温热病异治及疑似难辨之证,与古人之未及详辨者,一一标出,庶几临病者于表里虚实阴阳寒热,如苍素之了然乎?”着成《伤寒辨证》,又名《活人辨证》,书成于1678年。现存清康熙家刻本、乾隆二十一年丙子至诚堂刊本、嘉庆十一年丙寅江苏粮道署刊本、上海会文堂石印本、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嘉庆刊本影印本等,并见《伤寒、痘疹辨证》中。

书凡四卷,卷一论运气、诊脉、察色、辨方宜、伤寒大纲领诸事;卷二辨阴证、阳证、阳证似阴、阴证似阳等四十一证;卷三辨自利、热入血室、郁冒、动气等二十八证;卷四专论药方。其特点是以证相类,不辨六经,注重寒热辨证,鉴别伤寒温病,随证施治,法宗仲景而兼采众长,选方用药因时制宜。

周扬俊与《伤寒论三注》

周扬俊,字禹载,清初江苏吴县人。习举业而屡试不售,中年遂弃儒习医。志宗仲景,初取叔和之编次、无己之注释及东垣之《此事难知》,相参考者有年,而茫乎若涉大海,瞑乎闭眼见暗也。后精研喻昌《尚论篇》,遂豁然有悟。康熙辛亥岁游京华,受业于北海林氏之门,得授方氏《条辨》,始知方喻同源,反复研习而医道大进,王公贵族争延致之。着有《温热暑疫全书》4卷、《金匮玉函经二注》22卷、《十药神书注》1卷、《伤寒论三注》16卷。

《伤寒论三注》始编于顺治十七年,成于康熙十六年,梓于康熙二十二年。现存康熙二十三年癸亥刻本、乾隆四十五年庚子之松心堂刊本、嘉乐堂刊本、经锄堂刊本、光绪十三年丁亥重刊本、渔古山房藏板本、宣统二年庚戌扫叶山房石印本等。全书十六卷,其第一卷,太阳上篇,风伤卫之证。第二卷,太阳中篇,寒伤营之证。第三卷,太阳下篇,营卫俱伤之证。第四卷,阳明上篇经证;又阳明中篇,太阳、少阳、正阳阳明三证,及禁下证;又阳明下篇,坏证法治。第五卷,少阳上篇经证;又少阳下篇,坏证法治。第六卷,太阴上篇,传经证;太阴中篇,脏寒证;太阴下篇,坏证法治。第七卷,少阴上篇,传经证;少阴中篇,中寒证;少阴下篇,坏证法治。第八卷,厥阴上篇,传经证;厥阴中篇,中寒证;厥阴下篇,坏证法治。第九卷,火劫病。第十卷,脏结结胸痞病篇。第十一卷,合病并病篇。第十二卷,痉湿暍病篇。第十三卷,痰病宿食病篇。第十四卷,动气霍乱、差后劳复、阴阳易病篇。第十五卷,春温夏热病篇。第十六卷,脉法篇。汪苓友评曰:其书以《条辨》、《尚论》二书为主。二书之注,有未尽善,则别出己意补之。书名《三注》,可为称其实矣。但惜其亦以仲景原文倒乱。斯方氏为之作俑欤?

对六经病的编次,效仿方、喻,所不同者,一是在具体条文的排列上稍有更移,如“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条,方喻均依叔和之旧,列为太阳篇首条,该书则将“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置于首条,并把此条作为六经辨证的总纲。二是本书在每经篇首均论述该经环周之理,从而为其立说打下基础;且在篇目的编次上,均将六经主证与变证、坏证、杂证分篇论注,严格区别,给人以条分缕析之感。故周氏治伤寒,推崇方、喻,且能扬其长而避其短,足见其对仲景之学造诣颇深。

汪琥与《伤寒论辨证广注》

汪琥,字苓友,清初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先儒后医。博览前贤,精研伤寒。着有《伤寒论辨证广注》14卷、《中寒论辨证广注》3卷、《痘疹广镏金镜录》3卷、《养生君主编》3卷、《增补成氏明理论》、《医意不执方》等,后2书佚。

康熙年间从友人处获武陵(今湖南常德)陈亮斯所著《伤寒论注》草稿,谓此书“极为入理,惜其书不全”,乃于康熙15年至19年(1676-1680)间,专志著述,撰成《伤寒论辨证广注》14卷。遵《素问》“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之论,强调伤寒非寒,故以邪之传经者为热病,直中者为寒证,二者不宜混淆,故首取《伤寒论》热病条文,逐条广参各家论说予以辨注,颇多创见。对不少伤寒名著、名家亦有所评论。又撰《中寒论辨证广注》3卷,按前书体例,逐条注说《伤寒论》属真寒证的条文,附于前书之末刊行。其对六经本质之观点,继承朱肱之说,认为六经即人体之经络,但非特指足之六经。并针对宋以来“伤寒传足不传手”之说,苓友继承万密斋之论,明确提出“伤寒传经,不拘手足”的观点,认为“四时之中,六气所伤,则手足十二经皆受病。其正伤寒,则但足六经受病耳。至其郁热流传,则手经亦在所不免”。

《伤寒论辨证广注》又名《张仲景伤寒论辨证广注》,成书于1680年。书凡14卷,约15万言。今存有康熙十九年庚申平阳季子东璧刻本(附《张仲景中寒论辨证广注》3卷)、康熙二十年辛酉吴郡槐荫堂刊本、1958年上海卫生出版社据平阳刻本影印本、1959年上海科技出版社新一版等。在编次方面,汪氏采取增、订、削、移原则,重编伤寒。卷一辨伤寒非寒病论;卷二纂注伤寒例;卷三至卷十一,依六经原次,始于太阳病篇,终于阴阳易差后劳复病篇,分篇辨注;卷十二至卷十三,辨误用汗吐下火灸温针逆病脉证并治,并辨温病脉证并治;卷十四,附列辨风池、风府、期门等穴针刺法。

《中寒论辨证广注》成书于1686年,书凡3卷,约5万言。版本现存情况同前着。汪氏谓:伤寒之病名虽为寒,而所现之证皆热,窃恐后人执伤寒之名而误投热剂,故曰伤寒非寒也。至感真寒而深入三阴者,特十之一二耳,此其所见之病皆寒,而与热证迥异,则名之曰真寒而别为编。此书上卷辨太阳、阳明脉证并治;中卷辨太阴、少阴、厥阴脉证并治;下卷附后世治中寒方论变法。其特点是将中寒证以六经归类,逐条详辨,阐发精奥;强调中寒证宜分别在经在脏,治宜温散、热发、温补、温中消导等。

沈明宗与《伤寒六经辨证治法》

沈明宗,字目南,号秋湄,清代携李(今浙江嘉兴人县)人。吴人驹序曰:“先生少攻举子业,旋弃去,潜心禅宗,得大圆镜智,旁通及医典,少失偶,不复娶。客游燕都,回次邗江,因缘缔合,遂止焉。邗之抱疴求拯者,户外日盈踵。暇则与诸及门考论医宗,凡二十余年。” 为清初名医石楷之高弟,精研仲景之学,于《伤寒论》注家中,推崇方有执、喻嘉言。着有《伤寒六经辨证治法》8卷、《伤寒六经纂注》24卷、《金匮要略编注》(又名《张仲景金匮要略》)24卷、《虚劳内伤》2卷、《温热病论》2卷、《妇科附翼》1卷、《客窗偶谈》1卷,刊行于世。

《伤寒六经辨证治法》成书于1693年,现存清嘉庆十四年己巳刻本、清世德堂刻本、《中国医学大成》本等。书凡八卷,约9万言。其编次体例从喻嘉言氏,始自重编伤寒大意、太阳篇证治大意,止于瘥后劳复、阴阳易病,逐条注释,颇多创见。除其错简重订特点外,该书突出六经主病,强调以经辨证,并将运气学说与三纲鼎立结合,自成一体。并认为伤寒非寒,而广赅六淫,扩大了伤寒六经理论的临床指导作用及方药的应用范围。

吴人驹与《医宗承启》

吴人驹,字灵穉,号非白老人,安徽歙县人。《医宗承启》自序曰:老人名人驹,字灵稚,非白其别号也。出歙之西乡石桥村,吴姓之世族,祖父咸习经生。老人少有别志,惟恬淡自甘,不肯依附当时。27岁时“始究心医艺,初受业于同邑子敬余老师,师属医宗世系,其名足半天下,其德迄今尚在人心,其后裔续有闻人。执贽之初,遂蒙契合,相期于无尽藏矣。”

性嗜懒而笔且钝,不好名誉,以著述为赘痝。迩因年老,步艰闻塞,偃息檐下,屡受人劝勉,于1702年撰成《医宗承启》一书。“自知缺误固多,但以一身之蒲团,四十年之参访,尽敷陈于此帙,咸属心裁,并不依傍时哲。”

《医宗承启》现存版本有康熙四十一年壬午兰松堂藏版和康熙四十三年甲申永思堂刻本。书凡六卷,首卷序例与提纲,后之五卷将《伤寒论》397条原文归于发表、利渗、涌吐、攻下、和解、救内、清热、温里八法之中,以法类证,归类注释。认为六经分类非仲景本意,不利于辨证论治。其观点虽有可商之处,其思路颇具借鉴意义。

郑重光与其伤寒著作

郑重光,字在辛,号素圃,晚号完夫,安徽歙县人,乃方有执同里,清初医家。其曰:“光自早岁痛先大人见背,维时坐困于不知医而无如何。续又自得羸疾,不能洒然自脱于汤炉药裹间者凡五年,因是发愤肆力于医药。自轩岐以来,下迄近代,凡圣哲之书,莫不殚究。遇前辈名家,莫不虚心质问。而又验之临证,以观其效,其有不效,则又参互考证,以求灼见。”临证详密周慎,于伤寒、温病尤多心得,着有《伤寒论条辨续注》12卷(1705年)、《伤寒论证辨》3卷(1711年)、《温疫论补注》2卷(1710年)、《素圃医案》4卷等。

《四库全书提要》谓:明万历中,方有执作《伤寒论条辨》,号为精审。后喻昌因之,作《尚论篇》;张璐因之,作《伤寒缵论》;程郊倩因之,作《后条辨》,互有发明,亦各有出入。然诸书出,而方氏之旧本遂微。重光自谓:光爰是于治疾之余,原本《条辨》一书,删其支词,更旁及《尚论》、《缵论》、《后条辨》、《伤寒论翼》诸书,谬以巳意,折衷一是,僭为《续注》。

是书成于康熙乙酉年(1705年),现存仅有康熙四十四年乙酉广陵秩斯堂刊本。书凡十二卷,编次时“其六经各条,仍隶六经,合病、风温等条,则另立篇目,原文错简,颇为移正。至如平脉诸篇,既非长沙所作,伤寒例一篇,更非叔和所述,悉从刊落,不敢承讹。惟收痉湿暍三篇,为与伤寒相似故也。各篇之首,挈出主脑,发明大义于前。篇中诸条,皆遵原文,精详辨注于后。若证若治,开卷了然。”

后于康熙庚寅秋应许氏西岑之请,复撰《伤寒证辨》一书。曰:“年来耄衰,倦于勤,一二素相崇信心知外,无所酬应,而许子西岑复有证辨之请。”重光认为:“仲景原文有法有方,语其精则微言奥义,语其至则大法宏纲,使学者沉潜反复,原始要终,参互考验,研精其不传之意,而神而明之,以尽其用,且不独可以治伤寒,而以治伤寒自万举万当。然而因证检书、仓卒求治者弗便也。”“前辈李氏士材,旧有成书,然名曰《括要》,约而不详,虽采录仲景经文,概有节略。至于他家,或沓冗挂漏,或不守成法。”因“悉采李氏所编,至各证引用仲景书,备录原文,不敢妄肆割截。而更博采晋、唐、宋、元、近代诸前哲分见错出之条,以备其未备。”

是书成于康熙辛卯年,现存版本仅见于《郑素圃医书五种》。其编撰体例:正行大字,皆属原文;双行小注。有间附裁断者,要皆会通诸家,不敢臆说。汇证标目,冀便检者。各证条下,分经辨治,括证务详,辨治务晰,方汇后卷。

钱潢与《伤寒溯源集》

钱潢,字天来,清•虞山人,生于世医之家。其曰:“赖先人力学,仰聆训诲于童年。昔以知非之岁,忽犯伤寒,将成不起,续得痛痹,几殒其躯。既得复苏,因念两世食德,非立功何以报称;九死重生,惟活人乃可云酬。誓必治疗千人,方为满愿。既而思之,恐愿大难盈,无如阐发先圣精微,务使流通远播,俾业医者,临证可以辨疑,处方得其精当,庶可以全天地之大德,拯生民之危殆。”

遂奋志苦读,昼夜揣摩,寒暑无间。精研《内经》、《伤寒论》,造诣甚深。先撰《素问注》20篇,惜亡佚。复撰《重编张仲景伤寒证治发明溯源集》(简称《伤寒溯源集》)10卷,刊行于世。

钱氏是《伤寒论》辨证论治研究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从临证思维角度开启新径,研究伤寒辨证体系。曰: “大约六经证治中,无非是法,无一字一句非法也。其有方者未尝无法,而法中亦未尝无方。故以方推之,则方中自有法;以法论之,则法内自有方。”继承明代方有执及清初喻嘉言的学术思想,认为立法施治是六经辨证之根本,“剖明其立法之因,阐发其制方之义”。主张以立法原则作《伤寒论》分类的纲领,即对六经证中的每一经病变,皆从正治法和变治法两方面探讨,此种思路对帮助学者知常达变、抓住要领,颇有裨益。

《伤寒溯源集》,全称《重编张仲景伤寒论证治发明溯源集》,书成于1707年。现存清康熙四十七年戊子虚白室初刻本、日本享和三年据康熙版翻刻本、1957年卫生出版社据虚白室初刊本铅印本。书凡十卷,计约27万言。始于太阳病篇,终于厥阴病篇,逐条注释。因受方、喻影响,在编次体例上虽另辟蹊径而以立法为指导原则,但分篇处理仍持三纲鼎立说,同时删削伤寒例、可与不可诸篇。在学术观点上强调临证应以脉证为凭,法随证立,方随法成,随证论治,灵活变通。

张锡驹与《伤寒论直解》

张锡驹,字令韶,清代钱塘人。乾隆《杭州府志》云:与张志聪、高世栻同时。其序曰:“君子大章公常慨然有济世之意,集岐黄诸书,伙而读之,朱墨陆离、悉留手泽。昔尝命锡驹曰:汝当善继吾志。余遵先志,朝夕于斯,已非一日,复就张卿子师而请业焉。”后医名大震,精于伤寒,与张志聪并称钱塘二张。着有《伤寒论直解》、《胃气论》。

张氏认为“成氏顺文加释,漫无统纪,徒得其迹,而不能会其神,以致后学不究其旨归”,因应门人之请,着《伤寒论直解》。是书初撰于康熙甲子秋,藏之笥中三十年,复与宿学同人并及门诸子汇集群书,悉心参订,始付梓行世。现存清康熙五十一年壬辰三余堂刻本、清光绪十一年乙酉福州醉经阁刊本等。书凡六卷,附《伤寒附余》一卷。

其曰:“此书之旨非特论伤寒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无不悉具。”认为《伤寒论》一书与《内经》一脉相承,既宜于伤寒,也宜于内伤,故而经论相合,运用运气学说阐发脏腑、经络、气血的病理变化,具有较为鲜明的特点。全书编次先论伤寒脉法,后述六经病证,殿以伤寒类证及汗吐下后诸证。

王子接与《伤寒古方通》

王子接,字晋三,清代医家,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王曰:“余制举之余,从事于医,力学者二十余年。燃松继晷,研寻古训,所撰《脉色本草伤寒杂病》一书,自谓有得。迨年逾五十,始窥古圣贤窔奥,乃知从前急于着书,尚觉卤莽,深自愧悔,尽付之火。然立言明道之心,至老未能或忘。”据魏荔彤序,王氏以通儒学而深研医理,四处游历行医,活人不计其数,业医近50年,深思力学,得之有素,而于仲景之书,钻研尤深。

于清壅正辛亥(1731年)春着成《绛雪园古方选注》3卷,其中第一卷对仲景方的方义注释甚精。单列第一卷并于卷首只附钱于贤序文一篇、复分卷为六者,名《伤寒古方通》。现存版本仅清壅正九年辛亥(1731)原刻版(上海乐善堂)、清刻本。

王氏认为,《伤寒论》辨六经为病,非辨风寒也;其方亦以上下表里寒热为治,非专治伤寒也。因将113方按和剂、寒剂、温剂、汗剂、吐剂、下剂分为六类,阐释其立方精义,词简意明。

另有汪午桥秘藏方书佚名《伤寒方论》(成于1732年,孤本,现藏中国中医研究院。后由中医古籍出版社于1984年影印出版),则将113方按和剂、汗剂、温剂、吐剂、下剂分类,阐论其主证、主脉、功用、禁忌、配伍特点、随证加减等,纵横捭阖且简明扼要,评判得当而每多发微。

魏荔彤与《伤寒论本义》

魏荔彤,据《国朝诗另裁》沈德潜云,魏氏字念庭,为直隶柏乡人,官观察使。道光四年《苏州府志》记:官江、常、镇道,兼摄崇明兵备道。去官,赁屋濂溪坊,杜门垂帘,点勘四库、七略,上自六经诸史,旁及天文地志、稗官野乘、浮屠老子、医药卜筮之书,丹铅不去手。婴痿痹疾。壅正四年乃还其里。着《怀舫斋集》数十卷、《素问注》,并注释《南华》、《道德》诸书。

魏氏平生著述颇丰,医药类包括《素问注疏》24卷、《灵枢注疏》9卷、《金匮要略本义》3卷、《伤寒论本义》18卷。其于伤寒研究,注重经论互证,更以易理与医理相参,字栉句比,条分缕析,分章别段,参证互明,积数十年之力,而于旬月之中成书。治学重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辨,强调气机升降学说。

《伤寒论本义》,全名《注释伤寒论本义大全》,又名《伤寒论注疏》,撰成于康熙辛丑(1721)年。现存版本有清康熙间刻本、清壅正二 年甲辰(1724)学耕堂重修本、清壅正绿荫堂藏板、清马中骅刊本等,并见《伤寒论本义、金匮要略方论本义合刊》中。书凡18卷,另列“卷之首”、“卷之末”两部分。卷首序例(成注)、辨脉、平脉、方氏图并说、闵氏传经论、闵氏六经七日病愈篇,附张景岳论述。卷一至卷七论三阳病,卷八至卷十二论合病、并病、坏病、疾病过经不解病总论等,卷十三至卷十八论三阴病、瘥后劳复、阴阳易、霍乱等,卷末辨汗吐下法之可与不可。其书跋简洁表述了其对《伤寒论》精义的独到见解。颇具学术价值。

尤怡与《伤寒贯珠集》

尤怡(?~1749),字在泾(一作在京),又字饮鹤,号拙吾,又号饲鹤山人,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少时家贫,曾在寺院鬻字为生。聪明好学,能诗善文,沉静恬淡。往来皆一时名流,若番禺方东华、钱塘沈方舟、宁国洪东岸,同郡若顾秀野、沈归愚、陈树滋、徐龙友、周迂村、李客山,皆折节与交。少师事苏州名医马俶,始不显名,晚年为人治病,多奇中。稍暇即读书以适其意,间作古文、时文,绝类唐荆川。撰《金匮要略心典》3卷(1729)、《伤寒贯珠集》、《金匮翼》8卷(1768)、《医学读书记》2卷(1729)、《静香楼医案》1卷,均行于世。

尤氏于仲景之学,致力尤深,治伤寒之学,宗以法类证、以证论治研究思路,且能跳出具体治法之窠臼,继承发扬钱氏研究方法,从临证逻辑思维角度分析归纳《伤寒论》辨证论治体系。认为:“寒之浅者,仅伤于卫;风之甚者,并及于营;卫之实者,风亦难泄;卫之虚者,寒亦不固。但当分病证之有汗无汗,以严麻黄、桂枝之辨,不必执营卫之孰虚孰实,以证伤寒中风之殊。”因汇诸家之学,悟仲景之意,提其纲,挈其领,将各经病变诊治内容分门别类,立正治、权变、斡旋、救逆、类病、明辨、杂治诸法,而“仲景着书之旨,如雪亮月明,令人一目了然”。

《伤寒贯珠集》,书成于1729年,始刊于1810年。现存清嘉庆十五年(1810)庚午朱陶性活字版校印、清苏州来青阁据朱氏活字本重刻、清苏州绿荫堂印行本、清嘉庆十八年癸酉(1813)苏州会文堂刊本、日本文政九年(1826)小川氏校刻本、清光绪二年丙子(1876)刻本、清末广州惠济仓刻本、《宗圣要旨》本等。书凡八卷,约10万言。始于太阳篇,终于厥阴篇,逐条注释仲景原文。大要而论,该书具有如下特点:以法类证,重编伤寒;以经名篇,注重辨证;病辨疑似,突出主证;条理分明,纲目有序,简洁明快,切于实用。

吴谦与《订正伤寒论注》

吴谦,字六吉,清代安徽歙县人。以诸生肄业于太医院,官至太医院院判,供奉内庭。乾隆间(1739-1742年),敕编医书,发内府藏书,并征集天下家藏秘籍及世传良方,命吴谦与同官刘裕铎为总修官,于各类医书,酌古以准今,芟繁而摘要,大行编修。书成,钦名《医宗金鉴》,书凡90卷,类分11科,而置《伤寒论》为各科之首。其《订正伤寒论注》17卷、《订正金匮要略》8卷,合之名曰《订正仲景全书》,先于各书颁行。是书作为太医院教本,流传甚广,影响极深。

《订正伤寒论注》,成书于1739年,现存清光绪十八年壬辰上海图书集成印书局铅印本《医宗金鉴》单行本,并见《医宗金鉴》中。该书由吴谦亲自修订。吴氏认为古医书有法无方,惟《伤寒论》、《金匮要略》法方兼备。两书义理渊深,方法微奥,旧注随文附会,难以传信,乃博采诸家,逐条注释。其治学思路仿效方喻二家,主张错简重订,三纲鼎立。

是书编撰体例:首六经,次合病、并病,次差后劳复、食复、阴阳易,次坏病、温病、痉湿暍、霍乱,次可汗不可汗、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次平脉、辨脉法,此一书之次第也。首纲领,次具证,次出方,次因误致变,次因逆成坏,此一篇之次第也。首经文,次注释,次集注,次方药,次方解集解;其经文有缺误者,则加辨论于经文之下,以按字冒之;其与本条互相发明、而非专论本条者,加辨论于本注之后,亦以按字冒之,此逐条之次第也。

舒诏与《伤寒集注》

舒诏,字驰远,号慎斋学人,清代医家,江苏进贤县人。驰远曰:“予少好医方,每苦于难通,获交南昌罗先生子尚,盖亲承嘉言口授,曰:某得师传要妙,确守数十年而未传于徒。年将八旬,时光短矣,惧其传之或失,亟欲得其人而传之,今子颖敏而坚锐,可当吾意。乃举所得于嘉言者以传于诏。”自此心窍遂开,术业精进,所治而皆有验。着有《(新增)伤寒集注》、《增补舒氏伤寒集注晰义》、《伤寒问答》、《六经定法》、《尚论翼》、《辨脉篇》、《女科要诀》、《痘疹真诠》及《摘录瘟疫论》等书。

舒氏治学精益求精,坚持不懈。 “仲景之书,虽由《尚论》而明,其间遗义尚多”,故参考百家,征以症治,补而详之,殚精瘁神,历十余年而着成《伤寒集注》,刻之行世。十年后自觉学与年俱进,乃取原刻而删补重镌。又十年,所历所验,愈多愈确,于是复加厘定重刻,时在清乾隆三十五年庚寅岁(1770年),足见其治学之严谨。

在伤寒学术研究思路方面,推崇喻氏嘉言,主张错简重订。曰:仲景《伤寒论》三百九十七法,万法之祖也。叔和以下诸贤咸宗之而鲜有发明。迨西昌喻嘉言出其卓识,阐发玄奥而尚论之,则仲景斯道炳如日星。奈复有后起诸书,各逞己见,以自名家,没嘉言之功,叛仲景之旨,某实患之,乃集是书,用以补偏救误,务欲学者不迷于所往也。

《伤寒集注》十卷,现存清乾隆三十五年庚寅刻本、清乾隆三十七年壬辰重镌本、清乾隆四十六年辛丑重镌本、清光绪二十年甲午汪石琴氏抄本、清经纶堂刻本、清经元堂刻本、渝城宏道本刊本、文胜堂刻本、文光堂刻本、上海千项堂书局石印本等。

黄元御与《伤寒悬解》

黄元御,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清代著名医家,山东昌邑人。光绪三十三年《昌邑县续志》:明太宝忠宣十一世孙,聪明过人,甫成童为诸生,世推为国器。因目疾为庸医所误,一目失明。发愤曰:不能为名相济世,亦当为名医济人。统汇医理,精益求精,考授御医,纯皇帝南巡,奉诏侍从,着方调药皆神效。御赐“妙语岐黄”匾额。 黄氏精研中医典籍20余年,理论在尤受张介宾影响,治病偏主温补。对《素问》、《灵枢》、《难经》、《伤寒论》、《金匮玉函经》等古典医籍皆有注释,凡数十万言。现存《四圣心源》、《四圣悬枢》、《素灵微蕴》、《长沙药解》、《玉楸药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连同《伤寒悬解》,合称《黄氏医书八种》,最早刊于乾隆年间。其晚年之《素问悬解》、《灵枢悬解》和《难经悬解》,称为《黄氏医书三种》,刊于1872年至1880年。1990年7月人民卫生出版社收载了上述两部丛书的书目,并进行点校,称为《黄氏医书十一种》,分为上中下三册出版。

黄氏披阅伤寒之书数十百种,博搜笺注,深入剖析,冰释旧疑,拓开新义,最终撰成《伤寒悬解》,凡14卷,其时约在乾隆十三年(1748年)。现存《黄氏医书八种》本、清道光十二年壬辰(1832)夑和精舍本、道光十二年阳湖张琦抄本、咸丰九年己未(1859)顺德黄氏刻本、同治五年丙寅(1866)长沙黄济刻本、同治五年陈爱竹山房刻本、光绪间图书集成印书局铅印本等。黄氏认为,“自晋王叔和混热病于伤寒,后来坊本杂出,又有传经为热、直中为寒之说,而伤寒亡矣。”且简编亦多失次,因为解其脉法,详其经络,考其常变,辨其宜忌。凡旧文之讹乱者,悉为更定。是书重新编次,逐条注释,序为脉法、太阳本病、太阳坏病、阳明实证、阳明虚证、少阳本病、少阳坏病、太阴脏病、少阴脏病、厥阴脏病、伤寒类证、汗下宜忌等,末附驳正叔和序例一卷,以纠其失。观点明确,意在解疑,内容广博而文字精炼。故清人冯承熙赞曰:“奥析无人,妙烛幽隐,自越人、仲景其后,罕有其伦。”

徐大椿与《伤寒类方》

徐大椿(1694~1771),又名大业,字灵胎,晚号洄溪老人,江苏吴县人。祖父为翰林院检讨,曾纂修《明史》。父养浩,精水利之学,曾聘修《吴中水利志》。大椿自幼习儒,旁及诸子百家,凡星经、地志、九宫、音律、技击,无不探究,而尤嗜《易经》与黄老之学。年弱冠,补邑诸生,旋改习武,精于技击及枪棍之法。年近三十,因家人多病致力于医,攻研历代名医之书。久之,妙悟医理,遂悬壶于世。其临证洞明医源,用药精审,虽至重至危之候,每能手到病除,为世医所叹服。平生著述甚丰,有《难经经释》、《医贯》、《医学源流论》、《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伤寒类方》、《兰台轨范》、《内经要略》、《慎疾刍言》、《脉诀启悟》、《伤寒约编》、《药性切用》、《女科指要》、《杂病证治》等;尚着《道德经注释》、《阴符经注释》、《乐府传声》、《洄溪道情》等,皆为世人所重。

《伤寒类方》1卷,成于1759年。现存版本有乾隆二十四年己卯刻本、《四库全书》本、《徐氏医书》诸种本、日本宽政九年(1797)聿修堂刻本、同治三年甲子(1864)刻本、1956年北京人了卫生出版社影印本等。

徐氏认为仲景着书乃“随证立方,本无一定之次序”,《伤寒论》一书“非仲景依经立方之书,乃救误之书也。”因此,将《伤寒论》113方,分为桂枝汤类、麻黄汤类、葛根汤类、柴胡汤类、栀子汤类、承气汤类、泻心汤类、五苓散类、四逆汤类、理中汤类、杂法方类等12类,方证相从,逐条注释。“盖方之治病有定,而病之变迁无定,知其一定之治,随其病之千变万化,而应用不爽,此从流溯源之法,病无遁形矣。”每类先定主方,即以同类诸方附焉。其方之精思妙用,又复一一注明,条分而缕悉之,随以论中用此方之症,列于方后,而更发明其所以然之故,使读者于病情药性一目了然。然其分类不拘六经,完全以方统证,否定六经传变规律,抹杀疾病发展变化,与柯氏学说相较而言,则稍逊一筹。

沈金鳌与《伤寒论纲目》

沈金鳌(1717~1776),字芊绿,号汲门,晚号尊生老人。江苏无锡人。博通经史,工诗文,举孝廉,屡试不售,中年转攻医学,曰:“昔人云不为良相,当为良医,余将以技济人也。”得名医孙庆传内外妇儿诸科之学,并遍阐诸家经典,于是医理精通,治无不效。着《沈氏尊生书》、《伤寒论纲目》等。

《伤寒论纲目》刊于1774年,现存乾隆三十九年甲午(1774)无锡沈氏师俭堂自刊本、乾隆四十九年甲辰(1784)无锡师俭堂印本、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湖北崇文书局刻本、1959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等。

曰:“《纲目》一书,循六经之次,析各款之繁,以仲景论为纲,历代诸家之语足以阐明仲景者为目。庶览是书者,可寻流溯源,而晓然于仲景之旨矣。”“仲景《伤寒论》,自叔和窜乱后,六经条款,凡注释家各以意为前后,讫无一定。独柯氏《论注》,其分隶六经者,颇有理据,今《纲目》所定,皆依柯本。”全书凡十六卷,计约35万言。据六经而以症类证,辨析说明,纲目有序,以症类证之代表性伤寒著作。卷首总论,分述脉症、六经主症、阴阳表里、传变愈解等;卷一至卷十五,遵六经之序,以症相类,编次仲景原文而条析之;卷十六则论述其不得分属六经的内容,如伤寒后症及辨脉、平脉等。

俞根初与《通俗伤寒论》

俞根初,字肇源,浙江山阴人。生于世医之家,幼承庭训,精于医理,尤擅伤寒诊治,屡起重笃,名噪杭绍。诊余之暇,记其心悟,曰《通俗伤寒论》。乾隆41年,何秀山为之序,而未即梓行。其后由何秀山、何廉臣、曹炳章整理或加按语,于《绍兴医药月报》陆续发表。更由徐荣斋整理重订,以《重订通俗伤寒论》印行面世。

俞氏认为六经乃分部形层之义,曰:太阳经主皮毛,阳明经主肌肉,少阳经主腠理,太阴经主四肢,少阴经主血脉,厥阴经主筋膜。太阳内部主胸中,少阳内部主膈中,阳明内部主膈中,太阴内部主大腹,少阴内部主小腹,厥阴内部主少腹。其于伤寒诊治,认为南方少伤寒而多温热,治法必当变通,而观其立方,不出辛散、透发、和解、凉泻、温补五法。

所著《通俗伤寒论》,“推原六经,区分诊断,辨虚实,察色脉,旁及兼证、夹证、坏证、复证。”书凡十二卷,编次体例及内容:第一编第一章,勘伤寒要诀;第二章,六经方药。第二编病理诊断,其第三章,表里寒热;第四章,气血虚实;第五章伤寒诊法;第六章,伤寒脉舌。第三编,证治各论,其第七章,伤寒本证;第八章,伤寒兼证;第九章,伤寒夹证;第十章,论伤寒坏证;第十一章,伤寒复证。第四编,调理诸法,其第十二章,瘥后调理法。其辨析诸证,颇为明晰;条列治法,寒温互用,补泻兼施,亦无偏主一格之弊。

陈念祖及其伤寒著作

陈念祖(1766~1823),字修园,一字良有,号慎修,福建长乐湄村人。祖父陈居廊,博学通医。幼家贫,习儒兼医,尤重仲景之学,曾随泉州名医蔡茗庄(宗玉)学。早年肄业于福州鳌峰书院,乾隆51年(1786)补诸生,乾隆57年(1792)中举人。晚年讲学于井上草堂,平生著述甚丰,为历史上著名医学科普作家。着有《伤寒论浅注》、《金匮要略浅注》、《时方歌括》、《长沙方歌括》、《金匮方歌括》、《伤寒真方歌括》、《伤寒医诀串解》、《神农本草经读》、《医学三字经》、《医学实在易》、《医学从众录》、《女科要旨》、《时方妙用》、《新方八阵砭》、《难经浅说》、《伤寒医方集注》、《十药神书注解》、《灵素节要浅注》等,均刊刻于世。因其语言浅显,易于诵读,而广为流传。

在《伤寒论》编次问题上,陈氏是维护旧论派的中坚人物。认为,仲景《伤寒论》起于辨太阳病篇,止于辨劳复病篇,其余诸篇为叔和所增。然叔和之作,乃“欲补其详,非有意变乱”仲景旧例。因此,陈氏注《伤寒》,惟取397条,“不敢增减一字、移换一节”。而对叔和所增,削而不录,乃其不可与仲景相提并论矣。所著《伤寒论浅注》,成于1803年,现存版本甚多。书凡六卷,分397节,始自凡例、读法、仲景自序、辨太阳病脉证,终于辨阴阳易差后劳复及痉湿暍脉证,逐条注释。是书除维护旧论之特点外,另一显着特点即是分经审证,太阳分经、腑、变证,阳明少阳分经、腑证,三阴则从寒热分证。再者,注重六气标本从化学说,以之阐释伤寒六经奥义。

作为以经类证之代表性医家,晚年所著《伤寒医诀串解》,补《浅注》所未备,于疑似细微之处,抉剔详辨,强化分经类证研究思路。以经为纲,分经类证。三阳病篇,以经证、腑证为纲;三阴病篇,以阴化、阳化为纲。以此为据,进而阐明各病证病机治法,更循《伤寒论》原文分节以述其义。全书简明扼要,条理清楚,论述精当,乃以经类证之典型。是书“六篇之中尚缺其一,以其未成书,故不及付梓。”后由其门徒陈道着体会其遗意,续补其缺而成六篇。复由闽中林寿萱仇校、福建巡抚吕佺孙作序而刊行于世。

文通与《百一三方解》

文通,字通正,号梦香,长白《今吉林长白县》人,清代医家。好读书探研,致力医学三十余年,于伤寒研究颇有造诣。

其《百一三方解》,着于1834年,现存手订原稿、清道光十八年戊戌(1838)长白文氏家刻本。是书凡三卷,旨在阐释113方结构、功效和证治机理。上卷论桂枝、麻黄、黄连、石膏诸上焦方证,中卷论柴胡、当归、栀子、干姜诸中焦方证,下卷论大黄、茯苓、附子、吴萸诸下焦方证,采用十二经及三焦分证、按方剂主药归类的方法,提纲挈领,重点突出而义理明晰。

章楠与《伤寒论本旨》

章楠,字虚谷,清代浙江会稽县人。少羸多病,嗜歧黄之学,究心是道30余年,游历广东、河北、苏州等地,遇同业学者,莫不趋访就正,遂精于术。既深明《灵》、《素》、《难经》之旨,而尤殚力于仲景之学。尝言唐宋以来名家虽多,皆各具己见以立言,而能接轩岐、仲景之道脉者,惟叶天士一人。盖其遍览诸家之论,十余年未得其绪,后读叶氏书,顿悟指归。于是再观《内经》、仲景之书,了然心目也。

治学推崇叶天士、薛生白,于温病之辨证论治颇有发挥。对河间、东垣、震亨、景岳诸说,善于撷取精华,提出中肯评论。着《医门棒喝》4卷(1825年)、《伤寒论本旨》9卷(1835年),注释《叶天士外感温热论》、《温热条辨》(旧题薛雪撰),另有《医门棒喝》、《伤寒论本旨》两书之合刊本,总名曰《医门棒喝》,以医论(即《医门棒喝》)为初集,《伤寒论本旨》为二集,故《伤寒论本旨》又有《医门棒喝》二集之称。

《伤寒论本旨》书成于道光十五年(1835),现存清道光十五年乙未偁山书局刻本、清聚文堂刻本、清蠡城三友益斋石印本等。章氏鉴于《伤寒论》辞简义深,理法微妙,且后世注释甚多,各具己见,参差不一,遂参考方有执《伤寒论条辨》予以重编。是书凡九卷,以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为纲,阐述各经病证。认为六经钤百病,注重运用六气学说及《内》、《难》之理阐论伤寒。编次大例首卷论伤寒大意,辨伤寒与温病、谵语、阴阳表里等。卷二至卷五循六经次第而辨六经证治、合病并病、汗吐下误治诸证。卷六卷七,论温热暑病源流及证治。卷八论脉证合参、脱绝脉证。卷九据条文顺序,汇方集解。该书集中体现了章氏伤寒学术思想,

吕震名与《伤寒寻源》

吕震名,字建勋,号搽村,生于1797~1852年间,道光五年举人。先世自征迁杭,世业儒,祖讳嗣林,父讳文燕。建勋为长子,过继其伯父。读书不事生产,比君登贤书,屡上公车,家已中落,循例就直隶州州同,分发湖北,所至有政声。后归思忽动而杜门不复出,生平酷嗜医书,乃益肆力。熟于《内经》六气五运之法,洞视八脉,遍览百家,而一以仲景为宗。君之为医,急人之病如己病。暇辄手自撰论,阐发仲景之学,寒暑无间,精力由此渐耗。生平惟嗜酒,因而中风不起,竟殁于苏州之寓。

究心仲景之学二十余年,将其引而不发、言下跃如之旨,一一拈出,撰成《伤寒寻源》三卷,时在道光三十年(1850)岁次庚戌。吕氏认为:伤寒与杂症,总在六经上辨认,能解得六经六经辨证之法,虽繁剧如伤寒,尚不为多歧所眩,而杂症即一以贯之。而伤寒不必尽属寒因,若风,若湿,若温,若热,皆统辖于伤寒二字内。故而首卷辨明风寒湿温热源流,及六经种种辨证诸法;卷二阐发疏证各证辨别疑似;卷三阐明制方精义。探历圣之渊源,综诸家之得失,理必求其至当,言匪涉于无稽。

是书现存版本有清咸丰四年甲寅(1854)吴门潘氏刻本、清光绪七年(1881)重刻本、1930年上海中医书局影印古本中医丛书本、大陆书局铅印本等,并见《珍本图书集成》中。

戴耀墀与《伤寒正解》

戴耀墀,字式尹,号旭斋,生于1841年,江西临川人。少负异才,冰雪阳明。曾任湖北蕲州茅山山巡一职,兴利除弊。日昃不遑,由是俗美风清,口碑载道。乃祖柳桥先生儒术外而兼精医术。旭斋随父学医,深喜仲景伤寒之学。载氏认为,仲景之书最要者惟六经,次则表里,次则寒热,规则森森,毫不紊乱者也。若能一一剖析无遗,毋论伤寒,即杂病之旨亦可一以贯之矣。于公余之暇,将仲景书取而校正之,分篇立论,明其大纲,详其细目,将前人可取者录之,前人未合者正之。时历八载,始克成篇,名曰《伤寒正解》。

是书成于同治辛未岁(1871年),现存清同治十年辛未刻本,书凡四卷。采用分经类证,以证类方之研究,篇分太阳表证、太阳表里证、太阳里证、阳明表证、阳明里证、太阳阳明证、少阳证、合病、并病、太阴证、少阴寒证、厥阴热证、厥阴寒证等计16。首列各经病证定脉定证,次以113方各归其部;集诸家之说,取是去非,易文存意,在六经分证和以证类方研究方面,堪称上乘。

后之庆云阁着《伤寒十六证类方》(1895),仿载氏以证类方之思路。而以表寒、表热、表虚、表实、里寒、里热、里虚、里实、表寒里热、表热里寒、表虚里实、表实里虚、表里俱寒、表里俱热、表里俱虚、表里俱实16证为纲,将113方分类别次;难于归属者,列为杂治方。就其临床实用性而论,似更胜一筹。

周学海与《伤寒补例》

周学海,字澄之,安徽建德人。早年习儒,光绪18年进士,官至浙江候补道。潜心医学,博览群书。刊刻古医籍12种,校刊精审,世称善本。平生著述甚多,有《脉义简摩》、《脉简补义》、《诊家直诀》、《读医随笔》、《辨脉平脉章句》、《形色外诊简摩》、《评注只载之方》、《内经评文》、《叶氏幼科要略注》、《伤寒补例》等。

其《伤寒补例》,成于1905年,现存清宣统二年庚戌(1910)福慧双修馆刻《周氏医学丛书》本、《中国医学大成》本。

是书以专题论述形式,阐发伤寒之旨。书凡2卷,共17篇。上卷列伤寒难读、三阳三阴分经名义、伤寒重病多是下焦伏寒等;下卷列《伤寒论》读法、南北伤寒温病异治等。观点鲜明,论述简洁,时有发挥,为后世所重。


以上从生平、事迹,及其伤寒著作的成书年代、版本源流、学术思想及贡献等方面,介绍了近千年来重要伤寒学家,同时亦间接反映了伤寒学术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个时期内的学术发展脉络。然因资料条件所限,内容详略不一,评论或有未妥。但可由此得知,伤寒学术之发展,得益于历代伤寒学家的不懈努力。正是由于他们承先启后,勇于创新,从而推动了伤寒学术不断向前发展。伤寒学之理论成果,赖其伤寒研究著作而得以保存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