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广意

来自中医百科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推拿著作。又名《推拿广意》。3卷。清熊应雄(运英)辑。约成书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上卷总论推拿的治疗作用及五视法、闻声音、辨五音、看额脉等儿科疾病的诊断方法,并以歌诀或图解形式介绍小儿推拿穴位和推攒竹、运太阳、分阴阳、黄蜂入洞等30余种推拿手法。中卷阐述胎毒、惊风、伤寒、呕吐等17种儿科常见病证的证候、病因及其推拿治疗方法。下卷收录上述病证内服和外治方剂180余首。其学术理论着重审证求因,治疗强调“临机之通变,毋执一之成模”。此书对后世推拿学的发展有一定影响。现存主要版本有清道光二年(1822年)、道光十二年(1832年)、光绪十四年(1888年)等刊本,建国后有石印本和排印本。[1]

  1. 余瀛鳌,李经纬 主编.中医文献辞典.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第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