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梧桐

来自中医百科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臭梧桐 Chouwutong

文件:臭梧桐1.jpg

文件:臭梧桐2.jpg

《本草图经》

为马鞭草科植物海州常山Clerodendron trichotomum Thunb.的嫩枝和叶。主产于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夏季尚未开花时采收,晒干。切段,生用。


性能

辛、苦、甘,凉。归肝经。


功效

袪风湿,通经络,平肝。


应用

1.风湿痹证。本品辛散苦燥,能袪风湿,通经络。治风湿痹痛,四肢麻木,半身不遂,可单用,或与豨莶草配伍,如豨桐丸(《济世养生经验集》)。

2.风疹,湿疮。本品辛能散风,燥可除湿,治风疹等皮肤瘙痒、湿疮,可单用煎洗或外敷。

3.肝阳上亢,头痛眩晕。本品性凉入肝,能凉肝平肝,治肝阳偏亢,头痛眩晕者,可单用,或与豨莶草同用,或与钩藤、菊花、夏枯草等配伍。现常用于高血压病。


用法用量

煎服,5~15g;研末服,每次3g。外用,适量。用于高血压病不宜久煎。


古籍摘要

1.《本草图经》:“治疟。”

2.《本草纲目拾遗》:“洗鹅掌风、一切疮疥;煎汤洗汗斑;湿火腿肿久不愈者,同菴闾子浸酒服。并能治一切风湿,止痔肿,煎酒服;治臁疮,捣烂作饼,加桐油贴。”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海州常山黄酮苷,臭梧桐素A、B,海州常山苦素A、B,内消旋肌醇,刺槐素-7-双葡萄糖醛酸苷,洋丁香酚苷,植物血凝素及生物碱等。

2.药理作用:臭梧桐煎剂及臭梧桐素B有镇痛作用,开花前较开花后的镇痛作用为强;煎剂及臭梧桐素A有镇静作用;其降血压作用以水浸剂与煎剂最强。

3.临床研究:用臭梧桐叶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明显。另据报道:内服八角梧桐片(每片重0.25g),成人每6小时1次,每次14片,小儿酌减,治疗226例各型疟疾,服药后4天内,全部控制发作(中医杂志,196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