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跖草

来自中医百科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鸭跖草 Yazhicao

文件:鸭跖草1.jpg

文件:鸭跖草2.jpg

《本草拾遗》

为鸭跖草科植物鸭跖草 Commelina communis L. 的干燥地上部分。全国各地均产。夏、秋二季采收,晒干切段用,或洗净鲜用。


别名

鸭舌草、鸭石草


性能

甘、淡,寒。归肺、胃、小肠经。


功效

清热泻火,解毒,利水消肿。


应用

1.风热感冒、高热烦渴。本品清热泻火力强,治风热感冒初起,可配银花、连翘、薄荷等药用;治热入气分高热烦渴,可配石膏、知母、芦根等用。

2.咽喉肿痛、痈疮疔毒。本品有清热泻火解毒之功,用于热毒咽喉肿痛,常配板兰根、玄参等药用;用于痈疮疔毒,可配紫花地丁、野菊花等药用。

3.水肿尿少、热淋涩痛。本品甘淡而寒,既能淡渗利水以消肿,又能清泄湿热以通淋。治湿热水肿尿少、热淋涩痛,可配浮萍、白茅根等药用。


用法用量

煎服,15—30g。鲜品60-90g。


使用注意

脾胃虚弱者,用量宜少。


古籍摘要

1.《本草拾遗》:“主寒热瘴疟,痰饮,疔肿,肉癥滞涩,小儿丹毒,发热狂痛,大腹痞满,身面气肿,热痢,蛇犬咬,痈疽等毒。”

2.《日华子本草》:“鸭跖草和赤小豆煮,下水气湿痹,利小便。”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花色素糖苷类化合物飞燕草素、飞燕草素双葡萄糖苷-飞燕草苷、阿伏巴苷等,此外,还含鸭跖黄酮和多肽苷等。

2.药理作用:本品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有明显的解热作用。

3.临床研究:用鸭跖草、贯众、黄芩、射干、板兰根,水煎服,治小儿水痘76例,服药5天水痘全部干燥结痂者69例(新中医,1983,6:35);用鸭跖草、板兰根、贯众、黄芩、射干,水煎,浓缩,分两次服,治小儿上呼吸道感染42例,41例服上方后迅速退热(浙江中医杂志,1985,2:61);用鸭跖草、蒲公英、桑叶,水煎,每日分3次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患者30例,有效率84%(陕西中医,1990,6: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