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珍言录·内科·肿胀
(重定向自名医珍言录/内科/肿胀)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水肿多实证,其来也暴;气肿多虚证,其来也缓;湿热肿在虚实之间,其来不暴不缓,必先见别证而后胀满。
水肿多实证,其来也暴;气肿多虚证,其来也缓;湿热肿在虚实之间,其来不暴不缓,必先见别证而后胀满。(清•王旭高《王旭高医案》)
解释 水肿,即风水。风为阳邪,其性急速,风水相搏,故来势急暴,可见目睑、四肢乃至全身皆肿,并有恶风、发热、肢节痠痛或咳嗽气喘,或咽痛舌红等症。气肿,亦称气水,属虚,病由肺脾气陷,气不化水所致,病起比较缓慢,多有神倦气短,面黄、纳呆、便溏、头晕等证。湿热肿,为虚中夹实,起病不急不缓,大多先见纳呆胸闷、便溏、溲黄、口苦、苔腻等证,而渐见肿胀。
凡治肿者,必先治水;治水者,必先治气。
凡治肿者,必先治水;治水者,必先治气。(明•张景岳《景岳全书》)
解释 治肿者以逐水外出为目的,故曰先治水,但治水非单纯用攻逐之剂以直接泻水,而应着眼于调整脏气,故又曰先治气。气与水关系密切,气行则水行,气振则水化,气滞则水停。如气滞之肿,多见胸胁苦满,舌瘦苔白,脉弦等证,可用逍遥散。气虚之肿,多见神倦气短,便溏纳呆,舌胖淡,苔腻,脉弱等证,可用四君子汤合五苓散。气逆之肿,多兼火热证,证见头面浮肿,口苦呕吐,嘈杂,心烦,舌红等证,宜用左金丸、栀豉汤等以清降气火。
通阳则浊阴不聚,守补恐中焦易钝。
通阳则浊阴不聚,守补恐中焦易钝。(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卷三•肿胀门浦案)
解释 此为叶天士论虚寒膨胀的治则。虚寒臌胀多为脾胃肾的阳气式微,水寒之气不化而致,证见腹大胀满,早宽暮急,神倦肢冷,下肢浮肿,小便不利,舌质淡暗,脉沉细而弦等。叶氏提出以通阳为原则,用药宜取“纯刚”,如本案药用人参,半夏,姜汁,茯苓,干姜,枳实,以及用硫黄为主药的玉壶丸。综观叶氏治虚寒肿胀的医案中亦大多用附子,干姜、人参,半夏,姜汁等,极少用黄芪,白术,山药等补中,可见叶氏对虚寒膨胀的治疗是急治其寒,缓治其虚。